電影《她的錯誤教育》影評:「和媽媽一起縫衣服讓我變成gay」
她的錯誤教育影評「同性戀矯正治療」聽上去像是上世紀的東西,在20世紀最初的數十年裡,歐美的許多醫生、心理學家等各種專家學者都在發明各種矯正同性戀的方法,包括激素治療,還有臭名昭著的電擊療法。
「計算機之父」阿蘭?圖靈就是一名深受其害的被治療者,他曾說「我夢到自己已經轉變為了異性戀,但現實中我每天都想自殺。」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之後,同性戀治療在歐美漸漸被認為是毫無科學依據並且十分殘忍的,而同性戀也不再被認為是一種需要治療的疾病。
在中國,雖然早在2001年同性戀就已經實現非病理化,不再被認為是精神疾病,然而不少同性戀者還在不正規的心理治療診所被迫接受治療。這其中有被父母強迫來接受治療的青少年同性戀,但也有不少是自己主動尋求矯正,目的不外乎為了順應社會、過「正常」生活、為了父母和家庭。
今年有兩部講述同性戀矯正治療的電影,《被抹去的男孩》(BoyErased)和《她的錯誤教育》(The Miseducation of Cameron Post,港譯「性教獄」也很有意思),題材類似,都是講述宗教背景下青少年被迫進行性傾向矯正的故事。
(文內有劇透,下滑請謹慎)
原本以為這類同志傷痕題材一定會是悲痛而沉重的,而用了一個半小時看完《她的錯誤教育》之後我才驚喜地發現,原來這類題材也可以處理得輕鬆有趣。
故事講述的是名叫Cameron的女孩在畢業晚會上被發現和另一個女孩車震,於是她的家人把她送到了專門治療同性戀問題少年的一家有宗教背景的機構,那裡有各種「性別錯亂」的少男少女,他們需要分析自己的罪、小組討論、完成作業、祈禱、接受藝術治療等。
這家機構的兩位總管是Rick和Lydia。Rick據說是一名「被治好」的男同,他有一次在gay bar時被教會的人抓個正著,他說「是上帝來拯救我了」,從此他就變成了異性戀,現在甚至還交了女朋友。而Lydia則是Rick的親妹妹,是一名心理咨詢師,是她把自己的弟弟「治好」了。
有這樣奇葩的姐弟作為機構的總管,這裡展現出來的信念和價值觀也就不足為奇了。Lydia在初次見到Cameron時就覺得這個名字已經十分男性化了,如果再簡稱為更男性化的Cam就會加劇性別錯亂。
她還走到另一個長髮男生面前,強行用髮繩紮起男生的劉海,因為頭髮太長也不符合「正常」的男性形象。
被改造的第一步,就是要分析同性戀背後的原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冰山圖」,露在海面上的冰山代表same-sex attraction(SSA),同性性吸引。對了,這裡的人不准有人自稱為homosexuality(同性戀),只能用SSA來代替。
大概是因為他們覺得同性戀是個明確的身份認同,而同性性吸引只是代表一種罪惡的誘惑,你只需要抵抗住這種誘惑,就能擺脫罪惡。
而冰山沒有露出海面的一大塊區域,則是需要這些青少年自己去挖掘的背後原因,比如家庭因素、童年陰影、不恰當的興趣愛好、朋輩的影響……等等。對著冰山的那艘船則是你的家庭、朋友、社會,冰山是你面臨的一個大障礙。
來看看這些青少年在自己的冰山圖上是怎麼分析自己「性別錯亂」背後原因的:
Erin(女生):因為和父親一起看太多足球(造成自己過於男性化);身邊漂亮的女生朋友讓自己感覺女性特質不足
Mark(男生):缺乏與父親之間的肢體接觸;對足球教練的過度迷戀
Helen(女生):對教會合唱團的女生產生不合時宜的迷戀
Adam(男生):和母親一起進行了太多女性化的活動(縫補衣服)
Jane(女生):身邊缺乏擁有穩定男性氣質的親人;過早接觸到了毒品和酒精
正當Cameron糾結該如何填寫自己的冰山圖時,早就知道主管喜歡什麼樣的套路答案的Jane告訴Cameron:父母早逝、參加男性化的運動,這些因素導致了你成了拉拉,這些都是主管喜歡聽到的答案。
當他們在進行藝術治療時,Adam看到一張女生騎馬的圖就隨口編造了一段話:她在揮別過去的性別錯亂,迎來嶄新的異性戀時代。還被老師表揚了。
整部電影到處都是這樣的幽默又荒謬的片段,與其說是主管們在教青少年如何與「同性性吸引」這一罪惡進行鬥爭,不如說青少年自己在學習如何與這個不包容的社會及大人們進行鬥爭。
他們有些人在努力改造自己,強迫自己愛上異性,但深夜卻仍然控制不了同性情慾;有些人並不想被機構控制,背地裡乾著吸大麻、偷東西等叛逆的事;有些人飽受內心的矛盾和糾結,想直面真實的自己卻被親人、社會、信仰所壓制,最終拿起刀傷害了自己……
而我們年輕的主角Cameron,她從一開始便是游離在群體之外的特別女孩,她毫不掩飾自己對同性的慾/望,完全認同自己的同性戀身份,也不覺得這有什麼問題,在進行團體活動時,她腦子裡想的都是以前和女友在一起的曖昧畫面。
但後來她才發現自己的女友原來背叛了她,說一切罪過都推到了Cameron頭上,她自己卻避免了被送到這個矯正機構。這讓她備受打擊,失去了愛情,她又嘗試投靠家人,她打電話給送她來這家機構的姨媽,說自己想回家,但姨媽卻又打著「我愛你」的旗號拒絕了她的請求。
後來她又漸漸認識到了這個機構的可怕之處。在那個男生試圖自殺後,有社工前來詢問調查事件,Cameron說這裡的青少年都在遭遇情感暴力,主管和老師們在操控他們,使他們厭惡自己,以達到矯正性傾向的目的。
而社工只是說:我們只是來調查這裡是否有虐待,但不會去調查機構背後的使命是否正確。
這樣的矯正機構不免讓人想起國內那些所謂治療網/癮的機構,國外的同性戀矯正機構利用的是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而國內的網/癮治療機構則是利用孩子們對於家長和權威的無條件服從。
這些所謂的矯正治療本質上都是厭惡療法,即讓他們厭惡自己的身體和慾望,無論那是對同性的性慾還是打遊戲的慾望。這導致太多青少年的成長過程裡幾乎沒有讚美、肯定和鼓勵,而只有批評、恐懼和自我厭惡。
故事的最後,Cameron和另外兩個不想被控制的人一起策劃了逃離,三人坐在卡車後座,向騎摩托車的男生調情,他們終於找回了自己,也完成了成長的過程。
在當今美國,仍有77萬人在接受各種各樣的同性戀矯正治療。然而,導演在這部電影裡並沒有什麼野心來表現議題的沉重性,在片子的結尾也沒有給出徹底的悲慘結局或是皆大歡喜的結局,甚至就這樣戛然而止了。
《她的錯誤教育》只展現了女主角在青春期成長過程中遭遇的一點「她的錯誤教育」,這件事並沒有重大到改變了她整個人生,或許只是她青春期的一段小插曲,讓她體驗到了友情的可貴、愛情的脆弱,以及要在這個不包容的成人世界裡繼續做自己的艱難。
沒有沉重的權利宣言,這部輕鬆有趣的青春小品,推薦給大家,希望每個人在成長的道路上經歷過糾結後,都能找到最真實的自己。
文 | 生魚片
編輯 | @一顆青杏_田野
更多內容,請關注:
微博 @青杏醬
微信公眾號【一顆青杏】【青杏熟了】
轉載及合作事宜聯繫 wang@greenxxo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