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雙後傳》影評:無聊透了!浪費了這麼好的演員陣容
雙後傳影評論起好萊塢的天才女演員,一定繞不過西爾莎·羅南。
她還不到25歲,卻已經演了15年戲,提名過3次奧斯卡,說她是這世界上演技最好的90後女演員之一也不為過。
但前有提名去年奧斯卡影后的《伯德小姐》,後有和梅姨、艾瑪·沃森一起出演的明年大熱門影片《小婦人》,羅南今年衝擊頒獎季的電影《雙後傳》則顯得有些尷尬。
被媒體和大眾抱有極大期待的《雙後傳》在上映之後口碑並不佳,IMDB評分6.4,爛番茄新鮮度只有62%,豆瓣更是跌破及格線,只有5.9分。
IMDB
爛番茄
豆瓣
在獎項方面也不盡如人意,今年的奧斯卡上,表演獎項提名顆粒無收,只提名了最佳服裝設計和最佳化妝與髮型兩項裝修獎。
和同「宮鬥」類型的《寵兒》一比相形見絀,那麼到底是什麼造成了《雙後傳》成為如此這般呢?
《雙後傳》講述了兩個女人之間的鬥爭,故事的背景是16世紀末,伊麗莎白一世成為了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
伊麗莎白的表妹妹瑪麗一直居於法國,但18歲那年返回蘇格蘭親政。
瑪麗信仰天主教,因此信奉新教的伊麗莎白擔心她也可能奪取英格蘭王權。
兩個女人就政治、婚姻、信仰等多方面的爭議展開了角逐,兩人雖有親戚關係,卻始終沒有見過面,通過戰爭、談判等手段競爭了數年。
本片的導演喬希·羅克是第一次指導電影,雖然女性電影由女性導演來指導會更加細膩,但喬希·羅克作為導演的經驗實在是不足。
她此前一直是戲劇導演,雖然履歷相當漂亮,但戲劇和電影本質上是有極大區別的。
《雙後傳》過於浪漫和解構了,它幾乎是假定觀眾都了解16世紀英國的王室紛爭以及朝代更迭,在已經對瑪麗和伊麗莎白有了詳盡的了解之下才來觀看這部電影的。
這種自信給影片的敘事帶來了災難,在歷史傳記片的框架之下,極大的弱化了背景鋪墊和時代推力,單純的將人物作為刻畫重點。
但問題是缺乏背景和來源的人物又極其單薄,時間順序混亂,主線故事鬆散,令影片變得平庸甚至是尷尬。
導演所想深入討論的內核全部趨於結論,不論是天賦和結局的因果論,還是女性在男性權力之下的掙扎生存展現,全部都流於表面了。
如果你恰好不了解這段背景,那麼影片進行到一半的時候你可能都無法理解人物的行為,更不用說探討動機了。
歷史傳記片的基礎功能應該是幫助觀眾多維度的思考,而不是給觀眾設置門檻。
再者,《雙後傳》作為一部女性電影來說,對於女性形象的刻畫也並不成功。
《寵兒》裡的三個角色,一個入圍奧斯卡女主,兩個入圍女配,靠的就是三個女人之間相互利用、傷害、相愛所帶來的悲愴感和戲謔感。
它在政治鬥爭中直面了女性天生所帶著的軟弱、冷漠以及嫉妒心,角色的特質被時代的洪流推動向前,身不由已卻又合情合理。
但也沒有徹底將其變成後宮甄嬛傳,還是將人物放在了無情、殘酷的政治鬥爭中的,每個人物的轉變都和大環境的變化相輔相成。
而《雙後傳》中瑪麗和伊麗莎白作為雙女主,卻沒有這種張力。
兩個處在權力頂端卻身不由己的女性彼此鬥爭,但同時相互依賴,這本該是一種複雜的情感,卻呈現的沒有那麼濃烈。
羅南只展現出來的自己不屈、堅毅的一面,卻沒詮釋出瑪麗這個角色的複雜性,在國家、兒子、婚姻面前,羅南的表現還是稚嫩。
瑪格特·羅比則好一些,在偏執和瘋狂這些負面情緒的演繹上還算出色,可缺乏其他方面的展現,還是使得伊麗莎白這個人物更像是個瘋子。
瑪歌特自述角色時認為「兩人之間有一種姐妹情,彼此相愛,但這種愛又非常複雜,因為彼此的生存都威脅到了對方,」她解釋說,「這是這兩位角色間的愛情故事,非常非常複雜的愛情故事。」
歷史上的伊麗莎白一世終生未婚,她才華傑出、精明開朗、堅強圓滑,以其開明的政治而著稱。
她在位期間是英格蘭在近代的第一個「黃金時期」,政治、軍事、經濟、金融、文化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在她即位後,可以說,不但成功地保持了英格蘭的統一,而且在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統治後,使英格蘭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之一。
而在《雙後傳》中,這些人格特質均沒有得到任何展現,幾乎所有的政治鬥爭都被抽真空了,兩個女性的愛與恨變得非常私人和情緒化,配合眾多高度凝練化的台詞,整部電影太像是導演所拿手的戲劇了。
有意思的是,泰勒·斯威夫特的男友喬·阿爾文恰好參演了《寵兒》和《雙後傳》兩部戲,而且角色都是女王背後的男人,雖然角色有點雷同,但演的還不錯。
《雙後傳》因為雙女主戲份的失衡反而使得身邊人的戲不錯,外網有評論說瑪麗身邊的侍女一角色如果片方好好公關一下的話說不定還能撈個女配,也足見主角表演方面的不足。
電影最好的方面已經在獎項上獲得了反饋,雙女主戲雖不出色,但服化道的確精良。
瑪麗剛到蘇格蘭時,服裝非常乾淨純潔,然後隨著故事越來越黑暗,暗色調也逐漸在服裝上蔓延開來。
故事本身沒有帶來的嚴肅感和華麗感藉由著服化彌補了一些,我看完之後倒真是很想擁有一件華麗的大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