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賣場華爾茲》影評::我聽見,海浪的聲音
賣場華爾茲影評
也許很多人都聽說過鯨魚Alice的故事。1992年12月7日,這頭藍鯨被惠德比島海軍觀測站的中士維爾瑪·蘭奎發現,之所以能引發人類的特別關注,是因為它與其他同類有著一個明顯的區別,那就是其他藍鯨的聲音頻率都在15-20Hz,但Alice,卻有著52Hz的頻率,沒有其他同類能夠聽得到它的聲音。在被發現後的這20多年中,Alice始終孤獨的在大海中徘徊,從太平洋到大西洋,所有的同類都看到了它,卻沒有一個能聽到它的歌唱,聽懂它的心碎。
這頭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其實就像我們很多人一樣,生活在群體之中,卻幾乎沒有人能夠聽到我們的聲音,久而久之,我們便也不願意再吐露心聲,把自己活成了一頭身處人海之中的52Hz藍鯨,陪伴我們的只有海浪的聲音。今年上映的德國電影《貨櫃之間》,講述的就是這樣一類人的故事。
這部長達兩個小時的電影將視角放在了一個沉默寡言的男人克里斯坦身上,講述了他在一家大型超市當理貨員的日常工作生活。這是一部非常非常平淡的電影,就像平靜時的海浪,幾乎沒有什麼起伏,就是平靜的沖到岸邊,又平靜的回到海中,但卻有一種吸引力,牢牢地抓住了我,等到故事看完,我才發現,這個奇怪的吸引力,名字就叫做孤獨。
每天打卡上班,穿上統一的制服,換上統一的表情,做著重複的工作,連偷懶的方式每天都一樣,然後在每天同樣的時間裡下班,坐上每天都坐的同一輛公共汽車,跟司機相互問候每天都一樣的話語,然後回家,洗漱完畢躺在床上等待第二天的來臨,天亮了,一切有重新開始循環。這就是片中克里斯坦每天的生活狀態,相信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生活也是這樣的。
片中有這麼一個場景,工作搭檔布魯諾帶著克里斯坦來到了超市的水產區,超市的理貨員們管這裡叫「海洋」,在兩個大水缸中,擠滿了一條條活魚。「他們在這裡游泳,直到有人買下他們」,布魯諾的話音剛落,一條魚奮力的躍出水面,然後又重新跌落回水中。看到這裡我突然明白了,為什麼在之前的劇情中,幾次會在滿滿的賣場華爾茲,聽到海浪的聲音。這並非是錯覺,而是導演的一種含蓄的表達。
貨架、工作、人群、海洋,其實都是一回事,身處其中的我們,總有那麼一兩個有著52Hz的Alice,也總有那麼一兩個想要奮力躍出水面的魚,但對於其他人來說,這類人是奇葩、是怪胎,他們不理解,也不願意費心去理解;而對於那些與眾不同的人來說,他們不知道如何向別人表達自己不同的聲音,到最後就成了不願意去表達,寧願自己擁抱孤獨,做一隻頻率不一樣的孤獨的鯨魚。
所以說,這是一部觀眾區分很強烈的電影,在一般觀眾看來,這只是一部講述了一個小青年日常生活瑣碎之事的拖沓電影,但對那些內心時常感到孤獨的觀眾來說,這部電影就像是Alice收到了另外一個52Hz的同類發來的訊息一樣驚喜。在我看來,這部電影如同印象派風格的畫作一樣,讓我們在看的時候有一種似真而非真的感覺在其中,電影講述的是克里斯坦的日常生活瑣事,但卻又含蓄的表達了許多生活中看不到的東西。生活被工作所佔滿,工作是機械的重複,找不到任何的快樂,卻又為了糊口而不得不做,所有的情感在一天天中被磨平,熱情被熄滅,唯一能讓你感到慰藉的,只有升降機履帶摩擦時發出的海浪般的聲音,聽到那個聲音的時候,你才能感覺到,自己曾經是生活在大海之中的,逼仄的水缸不是海洋,而是你等待死亡的溫床。
為什麼有人會突然走向死亡?為什麼你認識了一輩子的人卻突然做出你無法想象的事情?因為他們的外表和他們的靈魂不是一個樣子的,他們就像那條突然躍出水面的魚一樣,突然發現自己只是生活在水缸之中,卻無法讓自己不去聽見海浪的聲音,於是他們想跳出去,即便回不到海洋,也不要繼續生活在這逼仄的水缸之中,而做出這個決定的時間是不確定的,有人用了幾個小時,有人卻用了幾十年。「真懷念過去在路上的生活啊」,當與克里斯坦亦師亦友的布魯諾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他考慮了幾十年的決定,終於在此刻做出了。只可惜,這句話如同Alice的歌聲一樣,沒人能聽得懂。
對於我個人而言,我非常非常喜歡這部電影,因為從其中我能找到自己的投射。這幾年來,我過得不快樂,最根本原因就是我知道自己要活在海洋之中,卻無力躍出逼仄的水缸,而身邊的人都覺得這個「娶妻生子、安於現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老老實實工作熬到退休享受天倫之樂」的水缸就是海洋。因此我把自己活成了一個想法古怪的大齡單身青年,「別人家」系列中的失敗案例。但好在,我找到了聽到大海聲音的方法,那就是把自己內心的文字敲擊出來,在支離破碎而又機械重複的生活中尋找慰藉。
寫於2018年11月11日夜,人生中的又一個光棍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