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奇愛力克斯》影評:這個世界現在還有純直的嗎?

奇愛力克斯影評

加了各種主觀胡思亂想的瞎jb扯淡 純屬個人觀點 非喜勿噴

很早就注意到了《奇愛力克斯》的官方預告。當時想的就是:Like, wow! 真的會有這樣題材的電影嗎?把一個直男強行掰彎?

當然,在崇尚多元化和包容性、呼籲各少數群體平權的21世紀,遇見各種各樣的題材我們應該都見怪不怪了。

不過要說到這一部真正吸引我的,是它向觀眾,尤其是身處迷茫期的青少年們提出的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How do you know you’re straight?

原文:How do you know you’re straight?

也許就像是影片中Dell所質疑的那樣:這個世界上現在就沒有百分百直的了嗎?我想想應該如何回答呢。

原文:Isn't there anyone plain straight any more?

相對直的還是佔據了大多數的,這實在是毋庸置疑。傳統的價值觀畢竟還是主導整個社會的動向,說到愛情,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仍然是異性相吸,會在腦海中浮繪出異性另一半的輪廓。不過要說是百分之百的直,那我想,在這個同性等亞文化興起的風潮下,可能是少之又少了。

人們會開始懷疑、克制、保持距離、敏感謹慎。因為非主流但的的確確存在的情感被搬上了檯面上,人們便重新審視以往不會注意到的細節與關係。比如,和同性過分親暱的行為,是否是屬於同性戀的範疇。我很喜歡聽的一檔podcast <This American Life>裡有一期<Enemy>,就講述了一對小男孩從親暱得讓別人都以為是一對到最後的反目成仇,至少有部分的原因是在於gay is not cool的概念被搬上了檯面,他們本來並不是gay,但身邊人的流言蜚語讓他們重新審視了本是無傷大雅的關係,讓感情不再純粹。對於他們我並不知道如何,但是對於某些人,一定會在他們心中種下疑問:What is the deal of me?

我不太懂這些專有的名詞,也許是泛性戀,或者性向流動,或者雙,whatever。人生來就不可能是絕對的,這是我的觀點。不過是輿論和風潮推翻了絕對論罷了。至於這場少數群體的發聲和崛起是否力度過大以致於影響了「直」男「直」女的性向純度,我就無法判定了。我想,其實所謂性向平權,表達的意思很簡單,就是很普通的,不是因為性而喜歡上一個人。

我突然想到了之前看《歡樂頌》裡頭有一段爭論,說的是安迪和另外四個女生的爭論,另外四個女生都無一例外地贊同「性」是帶來感情的唯一動機,而只有安迪一個人認為是因為人而產生了感情。正是在這一刻我,我對安迪產生了好感。因為,我也是這麼認為的。我總不認為,因為理性、接觸、認同而產生的感情是一種生理缺陷的愛情,或者說是稱不上愛情的感情。真的,我是覺得,我會因為一個人而去愛,也許也有長相、才華等諸多原因,但我覺得單純地是因為荷爾蒙或者「性」,我覺得不符合我。

也許這是一個很好的回答。

- Are you into vagina or dick?

原文:- I’m attracted to the person.

當然Dell還自帶吐槽……anyway……

原文:What the fuck that means?

人如果真的是被性所吸引從而產生感情,我總覺得這和動物無甚區別。既然認識有超於其他物種的思考力,就應該是因為靈魂相吸而產生情感。哈哈,回到了有趣的靈魂和好看的外皮的問題。實際上,都應該是重要的,只不過是因人而異,看哪一方面佔的比重大罷了。影片中Dell還提出了一個蠻有意思的觀點。這個觀點倒是和他的純「直」論有一定的相左。他說到,man crush。想必也就是被有趣的靈魂所吸引,而無關乎是男是女吧。

原文:A man crush on a gay guy

當然就青春電影本身來說,存在bug也再正常不過,何必糾結男主突兀的閃回、不見蹤影的蟾蜍或者除主角三人(我指Dell,不是Elliott)其他全是扁形人物的缺憾呢?既然這是一部以自我為分析的亮點的電影,何不把重心就放在男主的心路歷程上呢?要說他自大自傲,egotistical or egoistic,那Simon錯點好友的鴛鴦譜這件事也讓我很難原諒他啊(當然我還是選擇原諒啦)。我想說的是,那都不是重點。重點除了男主的心路歷程以外,值得一提的就是可憐的Claire了。

我和一女性朋友L聊天的時候,她和我說她十分害怕自己以後會找一個gay……現在的人都太會隱藏自己了,冷不丁就會被騙婚,成為gay們的擋箭牌。我其實是沉默的,因為的確,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我甚至不能保證我自己是不是,我相信也有不少人也是這樣在摸索中,指不定,就發現了不一樣的自己。

同樣是在<This American Life>的節目上<Double Life>中,我聽到了美國的同妻的故事,那些已為人父親的gay們給家庭帶來太多的傷害。這又讓我不禁感嘆,在自詡是包容開放的美國,在那一場場驕傲遊行、喊著「做自己」政治口號的光鮮外衣下,沒想到仍然會有很多人難以啟齒,迫於社會、輿論的壓力,傷害著他人,折磨著自己。在這個更為保守的國度,我不想繼續往下想。因為如果我是屬於少數群體的話,那會牽扯到太多太多我現在根本無從應對的麻煩和問題。我畢竟連現在自己的基本生活都是一團糟,何必再自尋煩惱。

感謝導演能在電影的最後賞給Claire一個美美的鏡頭

沒有一個包容的環境,又如何能夠根治因為性向不同而帶來的副作用呢?當我們為性向平權的時候,是否應該也考慮下被閉塞的文化氛圍下窒息的大多數受害者呢?Claire是可憐的被欺騙了感情,為了服務於電影的主旨,放棄了一切,成全了Alex的瀟灑與冒險;但她同時又是幸運的,她基本沒有付出太大的代價,就逃出了成為同妻的厄運。但是,現實生活不是童話般的電影,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仍然有數量不小的受害者們。

需要的是什麼?一方面是人們對自己,需要鼓勵人們去嘗試、去了解自己,不要將就地被推搡在社會的大多數中;另一方面是自己對他人,需要有更開放包容的環境允許這樣的嘗試,並且接受多種可能性的發生。而也正是後者,能夠起更大的正反饋於前者,推動社會的良好發展。所以,平權總是會鬧得轟轟烈烈很響亮吧。沉默地反抗,難以消融頑固的主流人的主流價值。

至少,看完<Love, Simon>,我單純被童話的美好和年輕的肉體所吸引,而看完<Alex Strangelove>,我對自己有了更近一步的認識和打算。

PS: 我在片尾竟然看到了Dion Yorkie……Where is your sebb?? hhh

見圖左下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