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前男友行不行》影評:綁架來的,逃亡掉的愛情。
前男友行不行影評
有句話說的好,「謎一樣的氣息」,我想電影最吸引人的一點便是具有謎一樣的氣質。
一直和別人說,我喜歡的電影總是要像不真實的那一部分時間,這種不真實並不是題材詭譎,而是不論在講什麼,能在那兩個小時後左右把人拉去一個他現在不在以後也大概率不會在的時空。在我看來,紀錄片不是電影,因為紀錄片太真實,記錄片是好的影視作品,但不是電影,在這一點上,我對於好的虛幻有說不清、多到不好意思表達的喜好。
我今天要說的電影就是有著謎一般的氣息,《前男友行不行》。
這部小眾的電影在下載頁面上甚至沒有過多的介紹,豆瓣上也只有一篇影評。怎麼去評判這種小眾電影值不值得看,有一點便是,不是大廠出品卻有著不錯的演員,那導演或者劇本總有出彩之處。本片的導演曾經指導過《九歌》這樣的文藝片,看看豆瓣的影人列表上導演邁克爾溫特伯頓的作品不都出名,最新的電影《倫敦戰場》,大美女Amber也沒有讓電影評分更高,但是這位出身於牛津大學的高材生似乎一直對吊詭的劇本有著巨大的熱情,在電影《前男友行不行》中,故事的奇特走向一直牢牢抓住觀眾的心 ,是以懸念為主的劇情片從頭到尾都沒怎麼崩的好作品。至少在我看來,電影需要在一開始讓觀眾與電影的主角有共情連接,這一部就做的不錯。
電影還請來了轉型成功的大帥哥戴夫帕特爾,這個小孩兒,也不能這麼說,還真是是從小看著長大的,熊孩子時期的《skin》到再大一些名震一時《貧民窟的百萬富翁》,職場新手也有《新聞編輯室》,現實題材中《孟買酒店》也表現不錯。作為在英國長大的少數族裔,那種與西方文化疏離又親近的氣質與身俱來,在《前男友行不行》中,一個沉默寡言的印度裔(好像是)英國人,完全是為戴夫量身打造的。
電影並不長,90分鐘的時長正好是一部小眾電影標配。
故事一開始,戴夫飾演的殺手(我在下文中簡稱他為殺手)在收拾行李,出門,去機場。機場的那一場過安檢的戲碼耐人尋味,殺手因為少數族裔的長相經歷了格外細緻地搜身與行李檢查,導演給的鏡頭中空曠的機場其餘的乘客暢行無阻地通過,再聚焦到殺手的面部特徵,習以為常的不耐煩。然後鏡頭跟著行程快速切換著,轉眼到了破舊擁擠的印度。
這個時候觀眾一直困惑殺手的目的,結合電影名稱《前男友行不行》和目的地印度,和主角的印度裔臉孔,參加一個在家鄉舉辦的婚禮為什麼會這麼匆忙和心事重重。故事在路程中快速發展著,從英國到印度的鄉下,孩子們光著腳在塵土飛揚的到路邊嬉鬧,殺手依然一臉嚴肅卻也冷靜的安排自己的事情,分兩段路組車,入住不同的酒店。直到一家武器店買了兩把手槍,在熟練地掂量槍的分量時,我有一種假設,這貨是不是去搶婚的?事情越來越讓人疑惑。
這是一個宗教感濃厚的鄉下婚禮,鄉親們熱情地接待了他,他們用蹩腳的英語溝通,殺手說自己是新娘的大學同學,同樣認識新娘的哥哥,不會說旁遮普語因為太笨。殺手和周圍的人容入得太自然了,和每一個對於老家久別重逢而尬聊的人一樣,在此,我依然覺得他與新娘之間發生了什麼,是來破壞婚禮的。
殺手等到半夜,帶上手槍潛行到新娘家中把她劫持出來,我才發覺,他們互相其實是不認識的,到現在,導演依然沒有告訴我們到底發生了什麼。殺手在慌亂下殺掉了門衛,事情變得開始有點失控了,顯然殺手和被劫持的新娘都沒有預料到這點,兩人落荒而逃。
接下來還是一系列場景的快速切換,特別設計的是,新娘剛入睡或者剛醒來的時候被殺手告知起來趕路,新娘的疲憊感直接傳達給了觀眾,營造出一種逃亡感。如我,一直對故事的走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漸漸地,殺手與僱傭他的男人聯繫(男人名叫迪佩什),我們才知道故事是這樣的:新娘不滿意自己的包辦婚姻,想要和在大學時的愛人私奔,方式就是在婚禮當天當做被綁架而後失蹤,因為這樣的女性失蹤案在印度很普遍。但是意外的,殺手在綁架新娘的過程中失手殺掉了門衛。
殺人這件事在這個故事中是一個轉折點。
迪佩甚覺得殺人引來的麻煩(案件被登報了)太大了,已經不是簡單的失蹤綁架,這樣全城的人都會尋找新娘,於是出更多的錢想要殺手把新娘送回去。我們看到這個男人完全不似對於愛情堅貞不屈的癡情種,反而輕佻浪蕩,這麼大的事情好像玩一樣,他沒有直接對新娘說出拋棄的話,一邊對新娘顧左右而言他,一邊和殺手如同談生意一樣想要解決此事,殺手於是為難了。
殺手的處境很妙,一方面懊惱自己殺了人,帶著女人躲藏也很困難,另一方面在逃亡的過程中,對新娘產生了微妙的情愫。他問過女主他們私奔的計劃,是那種典型的愛情至上逃脫傳統束縛的理想故事,他可能被打動了。於是殺手很氣憤男人背信棄義又膽怯,在一次爭鬥中,男人試圖襲擊殺手,被殺手反殺了。
在這個時候,所有的觀眾更是一臉懵,這下,雇主死了,他們拿到錢,然後該怎麼辦?
所有的好故事,都是在說人性,這個時候,殺手的私心也慢慢藏不住了。他對新娘的同情心終於滲透出了喜愛,在新娘試圖靠近自己的時候他終於放下戒備也同樣回應於新娘。但是導演在電影開始一直到現在,新娘與殺手熟悉的過程中,對於新娘的性格包裹著的戒備也漸漸放鬆,這看似在與殺手熟悉的過程合理展開,實則給我們展現了一個故事的另一個版本。
試問在民風傳統宗親關係如此緊密的地方,雇一個跨國殺手去劫持一個女人逃走不是小事情,這需要很多很多錢,也要很多很多勇氣,這個勇氣不是故事表面呈現出來的愛。男人頑劣又膽怯,除了有錢其實挺蠢的。新娘在後來的性格展現裡其實遠不似看起來被家庭控制又嚮往愛情的傻白甜。因此我大膽地預測,故事裡最精明的人是新娘,她只是想要利用男人的錢和一點點愛情裡的勇為自己換來自由。只要離開這裡,其餘的都是bonus。
她同樣利用了殺手的惻隱之心,於是才能在一次次失手殺人後冷靜下來繼續跟著殺手跑,在每一個可以逃跑的機會都沒有想要逃。她甚至在夜晚假裝受傷的小獸輕輕靠在殺手身邊,這所有的一切與她在之前策劃逃跑的伎倆如出一轍。
只是她也沒算到,自己是真的在這個過程中喜歡上了殺手。
然後呢,可能你要說,他們沒有束縛,有錢,有假護照本,正好可以做一對亡命鴛鴦了。
沒有,新娘走了。
在一個清早,她輕輕穿戴好衣服,拿著一半佣金,買了車票離開了。
他焦急地尋找了住處和周圍的街道,遠一些的公園,這外顯的情緒與一開始的冷漠形成鮮明的對比,他接到新娘打來的電話。
她說:對不起,你可以回去沒有人知道,但我不行。
殺手掛掉電話,坐在床前悵然若失,眼眶濕潤;下一個鏡頭中,新娘坐著第一班長途車,清晨的陽光灑在她的頭髮上,她倚靠著車窗,一言不發。電影出字幕。結束。
電影裡沒有說明她買票去了哪裡,可能去了哪裡也不重要。是她裝作什麼都不知道地回去家人身邊,還是拿了足夠在其他地方生活的錢和假身份,她都沒有那麼信任與殺手的露水情緣可以令人生鋌而走險。有了自由就夠了,還是如我所說,愛情這個附加禮物她看了看,沒有收下。
就是這麼一個在最後也不能說刻意為之的反轉,讓懸念一直持續到最後。導演一直沒有忘記自己說故事的身份,沒有說教,也沒有偏向電影裡的任何一方,電影裡有殺戮,有愛情,有背叛,但是沒道德評價,平淡的就只是一個心碎人的故事。在這90分鐘,觀眾的視角從旁觀者漸漸帶入到殺手的內心,由殺手的內心揣測這個女人,然後被女人拋棄,因此在最後的一幕,殺手悵然若失的其實變成了觀者自己,那個在炎熱夏日的清晨,風吹著窗簾的飄動,令人窒息的失望和無力感,是衝著自己襲來的。
我喜歡導演雲淡風輕地說故事的風格,他在電影裡探討了各種各樣的非常態愛情關係,又總保持著冷靜客觀的距離,這可能與他早年跟隨伯格曼拍電影的經歷有關。演員戴夫帕特爾也特別好,在此片中貢獻了美好的腹肌。
推薦一看,在夏天找一個下午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