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厭世女傭日記》影評::她被鎖住的人生
厭世女傭日記影評自去年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原: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頒給墨西哥導演阿方索·卡隆的《羅馬》後,此次墨西哥選出的參選作品,題材依舊類似《羅馬》,講述了墨西哥一位在高級酒店工作的厭世女傭日記,她的生活狀態。該電影是新人女導演莉拉·阿維萊斯首部處女長篇作,她憑藉此片也獲得了第66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最佳新導演的提名。目前該片在IMDb上評分7.4,爛番茄上也是100%的新鮮度、65%的受眾目標指數。
本片無疑是一部女性題材作品,而電影對女性關注的特別之處在於,採用高度紀實的鏡頭描繪厭世女傭日記的生活,少了份抒情,卻多了份暗湧的細膩。
年輕的伊芙在墨西哥城一座高檔酒店內工作,她是一位清潔服務員,白日裡進出每個空房,收拾清潔客人的房間。為了避免與客人接觸,她會小心翼翼到每一個房間,如果撞到了客人,她會一聲不吭悄悄走掉。當然酒店內什麼樣的客人都有,要是整理著床單,忽而發現床底下還有位睡著的客人,那也是正常不過的事情,可即便是受到了驚嚇或是感覺到尷尬,伊芙也得保持禮貌,趕緊向客人道歉。
要是有遲疑與稍微的不注意,被上司發現打掃時撞見了客人,伊芙就少不了被訓斥與責備的後果。所以對伊芙來說,就算是酒店的公共區域,也不是自己能久停的地方;要是實在避免不了被住客看見,那也得當空氣,附身擦拭玻璃不要發出聲音、從牆角撿起的垃圾,整理在一起也別嘎吱嘎吱地引起噪聲。除非是客人主動召喚,否則伊芙就要絕對遵守「空氣」法則的紀律。
因為伊芙是厭世女傭日記,所以一位阿根廷女住客注意到了她,讓她幫忙照看其小孩。忙碌於打掃房間的伊芙看著床上哭個不停的嬰兒,最終還是抱起了他,露出久違的笑容,不停拍打孩子的背部哄他入睡,因為她也同樣是個母親。然而當女住客詢問她的小孩是由誰照顧時,她只好委婉回答有人幫忙照看,竟沒想到的是,女住客稱讚她非常幸運,自己也想有人照看小孩,這樣就能回去工作。伊芙不再說話,露出了勉強的笑容,誰又知道離開孩子的母親究竟幸不幸運。
酒店提供員工住宿,所以伊芙很少回家,每當她打電話時,才會露出異常激動而高興的神情,然而每當掛掉電話,伊芙的神情會再次回歸暗淡的面貌,因為她知道需要不停地工作,賺更多的錢來養活自己4歲的兒子。每當中午吃飯的時候,她也會選擇吃最便宜的小吃充飢、夜裡她還得去參加酒店組織的高中學歷同等課程,只有這樣她才能提高自己的員工等級、去到更高的樓層,打掃更多的房間,拿到更多的薪酬。
伊芙就是這樣一位辛勤工作的厭世女傭日記,她很少流露自己的感情或是期待,對於幻想她也總是極力克制,但面對一成不變的工作,伊芙打掃住客的房間時,也會有忍不住去翻閱他們桌前書籍的舉動,她似乎想看看能住在高級酒店的人們又在看著什麼;亦或是面對窗前的清潔工每每對她的暗示,不做聲的伊芙亦會認為那是一種告白,久而久之的曖昧也讓她產生了對情慾的渴望,卻不知那只是別人無聊時試圖找尋的樂子。
也許這些只是伊芙在酒店一日工作的瞬間;也許這又是伊芙從來以往的服務作業,表面上她在持續不變的做每日相同的工作,而內心的波瀾也寫盡了她渴望改變的嘗試。
對女性低層勞動者的細膩刻畫使得這部克制的電影,在平靜中也依然非常生動,很難不會讓人想到去年的《羅馬》,它們在題材上、在關注對象上都有著太多的相似性。而這些影片的出現,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只有去如實描述她們的境遇,也許觀眾才能在感同身受中對她們更加關注。」
即使兩個故事發生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環境之下,伊芙和《羅馬》中的奇奧,兩者身上也有著相同的本質。大多時間裡,她們都是沉默者,是在各自的遭遇下保持沉默而久久注視著一切發生的女性,也因此她們的眼光中會有失落的時刻,但平靜的面貌給人更多的是一種「超越了隱忍的淳樸善意」。
書寫這樣的女性是很不容易的,即使是長鏡頭前的遠景,一些看似不易流露表情的刻畫能夠順勢下去,但往往這樣的情景其實更難將內裡的情緒構建出來,而演員在這一過程的自然流露確實尤為重要。無疑,兩部片子的主角,伊芙與奇奧都非常動容,亦如The Guardian的電影評論員Simran Hans對處理伊芙的細節評論道「即使她看著一個被丟棄的塑料瓶,也帶有一種強烈的好奇研究心。」正是她沉默中飽含力量的姿態,讓整個平靜的畫面也富含著一份流動的情緒,在渴望與漠然的差異之間不斷暗湧。
說起伊芙的渴望與整個漠然環境形成的差異,也讓人看到了《厭世女傭日記》與《羅馬》更多的不同。《羅馬》通過整個環境的結合描摹出一份沉重歷史背景下的女性面貌,而《厭世女傭日記》似乎將束縛女性的這股壓抑貫徹到底,電影的拍攝幾乎全是在酒店室內直接完成,因而觀眾看到伊芙不同時間段的勞作也會隨之有種錯覺,這就如同Screen Daily評論這部電影時所認為的「伊芙這種處於恆久工作的狀態,就像是被困在這裡,永遠走不出這個酒店一般。」這體現了一種室內封閉性造成的壓抑景觀,但實際上這本來就是伊芙真實的生活狀態。
此外,灰冷色調也讓整個室內的商務簡約性在此充滿了矛盾感,這對厭世女傭日記伊芙來說,本來就形成了一種距離。這是一種,她就在其中,卻永遠無法真正融入的差異感,也由她「空氣」般的存在與住客們「漠視」的姿態一併造成。
所以白日的房屋與窗外更加明亮的視野也形成了一道對比,她被籠罩在豪華卻冰冷的室內不停工作,而那廣闊的世外對她來說也成為了遙不可及的某種嚮往,也許只有出去她才能見到自己的孩子,可是她不得不不停工作,所以她出不去,所以未知神秘也不屬於她。唯有當她躺在窄窄的床上,在黑暗中看著發光的手機,伊芙在困窘之間卻也終於流露出了少有的愜意。然而這樣的姿態依然是轉瞬時間的,隨即到來的機械運作聲,立刻打破了那份愜意帶來的寧靜,似乎也暗示著這裡的人註定要像機器一樣不停工作。
電影《厭世女傭日記》的戲份相對單調,但這並不妨礙它對主人公困境的深刻展現,也許它沒有《羅馬》那份宏大與精美的視聽語言,但主人公伊芙和奇奧一樣,會激盪觀眾的心靈,並且那份來自低層女性的壓抑是貫穿始終的。
莉拉是一位年輕的創作者,她早前活躍於戲劇和舞蹈,因而這部電影實際改編自她早前的舞台劇;而創作這齣舞台劇的靈感又是來自於法國藝術家蘇菲·卡爾的一本書《旅館》,讀此書讓莉拉認識到一些人的生活可能一直圍繞於一邊的垃圾與一邊的貴重物品,可以這是一種難以置信的生活面貌,但這就是酒店服務員們日復一日的生活與工作,因而她坦言「通過創作此電影,也希望能夠表達出一種缺失、張力與對身份尋求的認同。」
而面對很多人認為本片帶有強烈的極簡主義和現實主義混合風格,導演莉拉則認為她們的創作團隊一開始並沒有一定要按照所謂的某個風格去走,不如說是在與團隊緊密的分工合作中促成了一次有機的成功嘗試。這讓她意識到一個重要性:「對於女性,或者所有人來說,放手去做,撒手冒險有些時候也是一件尤為重要的事。」也正是因為莉拉鼓足勇氣,嘗試挑戰困難,提前做好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她最終才能夠順利地在17天內拍攝完了在這所高級酒店的所有戲。
同樣,在不可避免的一些粗糙背後,因為其細膩性與對主人公困境的真誠關注,才能讓所有觀眾感受到那份客觀冷靜背後,溫柔目光的注視,而這也來自於女性創作者獨特的審美體驗與思考。
作者|西西繆排版|林伊純校對|孫勝男 王施澳
購票鏈接請點擊:公布 | 2019山一排片單及搶票攻略
相關鏈接:公布 | 2019山一國際女性電影展完整片單 「全球狂潮」單元 |女性電影與目光 「非凡女性」單元 | 反抗、遺忘和死亡:三位女導演的傳奇電影人生 「華語力量」單元 | 「女人是‘一切無’」,是自由
特別鳴謝
官方特約合作夥伴
IAS美妝
官方網站:www.oneiwff.com
官方郵箱:contact@oneiwff.com
官方微博:山一國際女性電影展
官方微店:山一國際女性電影展
版權說明: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歸山一國際女性電影展所有,感謝喜歡的朋友轉發,轉發時請註明出處。用於商業用途時,請務必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