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首席指揮家》影評:為事業放棄豪門,貧民女逆襲的真相早在100年前就告訴我們了

首席指揮家影評

作者:伊姐 杉姐,本文首發《伊姐看電影》

01

有一部女性電影,我期待已久。

它就是《首席指揮家》。

這是2021年第一部高口碑女性勵志片。

1926年,女主安東尼婭·布里克是一位音樂廳服務員。

雖然家境貧寒,但她卻一直喜歡藝術,看到音樂家時的眼神,閃爍著光芒。

布里克與男主湯姆森的相遇,就在一場音樂會。

那是一個尷尬的開始,她接二連三不按常理出牌的舉動,讓湯姆森驚掉了下巴。

但,布里克的美是無法掩蓋的。

兩個人在夜色下跳舞,忘我地親吻。

之後,女主如願考上音樂學院,被錄取的那一天,湯姆森開著豪車在學校門口等她。

演到這裡,很多觀眾和我一樣,認為這是一個灰姑娘和白馬王子的瑪麗蘇故事。

但接下來發生的事,上演了驚人逆轉。

《首席指揮家》是根據女首席指揮家安東尼婭·布?克的真實經歷改編的。

安東尼婭·布里克,1902年6月26日出生於荷蘭鹿特丹,1989年8月3日去世於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

(她是母親與一位音樂家一夜情後的禁果,布里克兩歲時,母親因為無力撫養,把她送給了不能生育的沃爾迪烏斯夫婦。當生母想要回她時,養父母帶著她移民到了美國,並給她改名叫威莉·沃爾迪烏斯。養父母帶著布里克移民之後,生活並不富裕,養父靠掃街為生。)

布里克小時候一直住在貧民區,雖然家裡有一架父親撿回來的舊鋼琴,但她從來都不敢真正地彈奏。

因為房子隔音效果太差,她只能拍打琴弦,這個細節,在電影裡有體現。

布里克把所有的激情和生命都獻給了音樂,一生未嫁,是世界歷史上第一位公認的女性首席指揮家。

《首席指揮家》之所以值得看,很大一個原因是,它被稱為復古版的《愛樂之城》,電影中有大量大家熟悉並喜愛的古典音樂。

(兩個小時的電影,22首世界經典交響樂穿插其中。從巴赫、馬勒、德沃夏克、埃爾加、比才、德彪西、格什溫到貝多芬......在音樂的世界中暢遊,耳朵真的太享受了,陶醉到無法自拔,電影結束,我還特意把電影中演奏過的樂曲找來聽了一遍。)

最讓人驚喜的是,這些音樂融入在電影中絲毫不突兀,聲畫剪輯完全貼合了故事的情節。

  • 當她第一次彈奏鋼琴曲給湯姆森聽時,她選擇的是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詠嘆調;
  • 當她與反對她的人抗爭時,音樂是普羅科菲耶夫的《彼得與狼》。

02

《首席指揮家》除了真人故事改編和音樂之外,最有價值的是,呈現了女性在20世紀初,所面臨的婚姻、家庭、與社會的巨大束縛。

布里克生活的時代是20世紀初,轟轟烈烈的第一次女權運動已經在美國開展了近80年。 就算少數女性登上了政治舞台,但更大多數,真實的情況是無比艱難的。

電影中,鋼琴老師的家中已有五六個孩子,家中亂成一團,但師母還在懷孕,準備生下一胎。

養父母愛布里克,但卻時刻計算著成本,認為養女兒的錢終有一天需要她來償還。

打字員的工作根本就不需要打字速度快和正確率,因為大家承認的並不是女性的工作價值,僅僅是外表而已。

我們前文提到的瑪麗蘇情節,湯姆森的確愛布里克愛得發瘋,但僅僅是愛她的外表和性格,布里克有沒有才華,能不能繼續深造,他一點都不關心。

基於這樣的社會背景,當布里克在宴會上講出那句「我想當首席指揮家」的願望時,在場的名流貴族不顧形象,哄堂大笑,湯姆森也倍感尷尬,因為,大家認為音樂界永遠不可能有女首席指揮家。

那是一個女性首席指揮家站在舞台上會被口水和壓力「殺死」的年代,

為了追尋夢想,她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徘徊在各色渣男、吝嗇鬼、以及人身攻擊之中。

布里克的第一場演出,剛好與湯姆森娶富家小姐的時間重合。

鏡頭在兩個場景之間來回切換,是赤裸裸地在告訴我們,那個時代的女性,想要獲得自身價值,必須要拿愛情和婚姻來償還。

影片中最驚喜、最具有諷刺意義的人物設置,莫過於一直默默支持她的好友。

他給布里克工作機會,在布里克無家可歸時收留過她,甚至她在歐洲求學時,他也一直默默支持著她..... 當大家都以為這或許是布里克的真愛之時,故事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03

看著《首席指揮家》的時候,近些年的大女主戲,一幕幕在我腦海滑過。

《致命女人》中,外人看來,貝絲·安擁有的生活是妥妥的櫥窗精品。

然而,女鄰居一眼就看出了問題——羅伯想喝咖啡,他不說話,而是敲敲杯子,貝絲·安微笑著回應。

她過的,只不過是以妻子名義的女傭生活。

《美國夫人》中,女主菲利斯畢業於華盛頓大學政治學專業,碩士學位,二戰時做過砲手和彈道技術員,對國防和核戰爭話題表現出濃厚興趣。

1964年就參與政治,在國家共和黨機構工作,甚至幫助巴里·戈德華特拿下過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她甚至是個暢銷書作家,一本書曾賣了超過三百萬套。

但,她非常明白,自己身處男權社會的劣勢。

想要在選舉中獲得勝利,需要打扮成家庭主婦的樣子,在議政廳裡送麵包,站在男性立場,公然反對《平權修正案》。

想要贏得男人的目光,就需要站在台上穿比基尼走台步、露出八顆牙標準微笑,以及接受男人們的口哨。

《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中,米琪終於打破時代枷鎖,離了婚,走出了家門,成為一名脫口秀演員。

但她的薪酬是什麼?

她的薪酬很多時候不是錢,而是實物,衛生棉、以及煎餅糖漿等等,社會默認女性不配靠勞動獲取金錢。

很多人看完這些作品,關上電腦,安慰自己,這幸好是上世紀的事情。 但當代社會真正做到女性平權了嗎?就社會輿論而言,我們依然處於巨大的男性審視之下。

成都疫情流調,新冠女患者因為在酒吧,而被噴「去酒吧的女的活該,能有什麼好人」,沒錯,一旦女性出現猥褻、強姦事件,很多人的本能反應還是:

「穿那麼風騷,活該被騷擾。」

「晚上那麼晚不回家,她也有錯吧。」 就職場環境而言,我們依然面臨太多不友好。

就業選擇少、招聘性別歧視、面試被問婚戀、入職前婦科體檢、職場性騷擾……是每個女孩走上社會,要面臨的問題。 即使女性員工和男性員工一樣扛得住966,但綜合調查還是顯示女性整體收入低於男性17%。

在婚姻生活裡,大部分女性的價值,依然跟子宮緊緊綁定。

在婚姻家庭中,21世紀了,還有女性因為無法懷孕被丈夫、婆家活活折磨致死。

這些東西,男性願意去正視嗎?答案是,不。

既得利益者,不可能憑空放棄自己的權力。

講述女性家庭困境的韓國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上映時,女性觀眾為這部電影打出的平均分是9·46,而男性卻是1·76。 男網友留言稱「一群被害妄想症的狂歡,建議送她們去心理治療室」。

04

《首席指揮家》的最後,有一行字幕令人唏噓不已:

2008年世界上最具權威性的古典音樂刊物《留聲機》發布了世界排名前二十名的交響樂團,但沒有一個用過女性首席指揮一直到2017年該刊物的另一項排名顯示,全球前五十名偉大首席指揮家中依然沒有一個是女性。

她的地位,她的身份至今也沒被人承認啊!

如果說男性作為既得利益者,不願意出讓權利,我們最難過的是,很多阻擋女性前行的聲音,甚至根本就來自於女性。

將近百年前,在電影裡,女性對待布里克的態度非常傲慢。

而今天,孔雀舞女王楊麗萍美麗優雅半生,到頭來卻要被普通女性去指責「一個女人最大的失敗是沒一個兒女」。

董璇在丈夫出軌後仗義救夫被罵「原諒教主」。

馬伊琍在文章出軌五年後最終選擇離婚,之後交了新男友被噴「離婚才多久就有了新歡......」 女性到底怎麼做,才能逃脫同性的詆毀和指責,羞辱和鄙視鏈?

很多人提到女權,就要開罵「女權婊」,但女權不是要求女性的權利在男權之上,僅僅是平等而已。

一百年前,三妻四妾還是合法的,一百年前,我們還需要裹小腳,所以,不管道路多難,要相信未來,相信滴水穿石的力量。越來越多的女性影視作品湧入眼前,就是一次又一次為女性發聲的機會。

我們不能改變社會,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請記住,不管遭遇多少困難,依然要視自己如珍寶——那些傷害,不是你的錯。 你已經做得很好,請永遠記住,不管處在什麼環境裡,你都有權利,奏響自己生命的獨特樂章,因為,你就是自己的,唯一和珍貴。


大家好,我是杉姐。影評人、編劇、導演、教師小姐姐一枚,公號《杉姐影院》創始人。作品散見《幕味兒》《豆瓣電影》《第十放映室》《電影爛番茄》《武志紅》《遇見張小嫻》《外灘The bund》《灼見》《大象點映》《獨立魚》《伊姐看電影》《世界華人周刊》等公號。

杉姐不要讚賞,不要糖,就喜歡看你轉發+點讚哦!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