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深海鯊機》影評:從到 到底差在了哪兒?
深海鯊機影評在引進外國片的時候,我們往往會為影片譯一個中文名,讓它「入鄉隨俗」。翻譯影片的中文名是一個集技術、藝術、想象力等為一體的活。很多國外影片在翻譯成中文名後,反而比原本的片名更添一抹驚豔。大眾熟知的,像《Ghost》,直譯幽靈,譯後名《人鬼情未了》;《The Lma&Louise》,塞爾瑪和路易斯,中文譯名《末路狂花》;《Leon》就不用說了,《這個殺手不太冷》,等等……這些都是經典。
也有翻譯的遭人詬病的,比如《Mr Smith&Mrs Smith》,在香港的譯名為《史密斯夫大戰史密斯婦》;《The Shawshank》在台灣的譯名為《刺激1995》……不知道奔著「刺激」倆字去看的觀眾有沒有失望。今天想說的,是我個人認為失敗的和《肖申克的救贖》異曲同工的一部在映作品——《深海鯊機》。
單從影名《深海鯊機》來說,很容易讓人想當然以為這是一部人鯊大戰片。從這個角度來說,本片當然是不合格的。如果要以人鯊大戰作為主線,那麼無論是故事進入正題、鯊魚出場、製造威脅,都顯然過於拖遝了。
而作為人鯊大戰的重頭戲,「戰」這部分,更是讓人失望透頂。沒有激烈的人鯊搏鬥,沒有主配角被鯊魚襲擊的慘烈景象,沒有血腥的殘肢斷臂鏡頭。甚至連一個鯊魚鋒利牙齒的特寫鏡頭都沒有。但你真的注意到,影片的片名,是《深海鯊機》嗎?
顯然不是。影片的開場字幕簡單明瞭地告訴了大家,影片叫做《47 meters down》。
很顯然,影片所要講述的是發生在海底47米的故事。以此作為主線,那麼主題進入的就不算拖遝了。非但不拖沓,而且驚艷。影片開始不久,導演和編劇便將主配角丟入了一個深達47米的雙重封閉空間。幽閉深海+牢籠。由此展開其後的一系列故事。
作為一部將故事安置在深海的電影,影片綜合了多重危機。最直接的威脅來源於氧氣耗盡。(一開始主配角沉入海底按理應該有身體機能的不適應反應,但是導演和編劇跳過了,我們也就不作討論了。)從深入海底時氧氣已不足50%開始,缺氧問題便貫穿影片始終。通過Lisa和Kate對Taylor彙報含氧量,其實也是在告訴觀眾,為觀眾也營造了一個缺氧窒息的氛圍。
並且缺氧問題也造成了後續的一系列危機。例如Kate的氧氣過度消耗後,換成對潛水一竅不通的Lisa遠遊尋找Harvey,並在過程中遭遇危機(游出懸崖那一段真是看得人脊背發涼)。也正是因為氧氣耗盡,導致Kate在取氧氣瓶的過程當中被鯊魚襲擊致使喪命。以及Lisa在換氧氣瓶的過程中出現氮麻醉導致幻覺等等。
在《47 meters down》中,鯊魚是作為第二大威脅存在。現實中有種說法是,人類並不在海洋生物鏈的環節中。鯊魚襲擊事件的發生,多數出於鯊魚誤將人類當做了海豹和海龜。本片中的鯊魚,更像是在印證這種說法。
影片一直在用流血鏡頭暗示鯊魚即將造訪。眾所周知鯊魚對於血腥味敏感至極。但奇怪的是,本片中卻沒有因為血腥味對鯊魚的吸引而導致主配角的直接喪命。
在墜入海底時,Lisa口中流出的鮮血將鯊魚吸引至牢籠旁。鯊魚在攻擊了一次牢籠後,便放棄了攻擊。在鏡頭中我們可以看到籠子其實並不牢固,一口下去籠子幾近斷裂。只需再一口,鯊魚便可咬破籠子,吃到美味。但是鯊魚卻沒有。
網上流行一個段子,說鯊魚看到人類。「咦?這是個什麼?咬一口。」不好吃,吐出來。「咦?這是個什麼?我也來咬一口。」不好吃,吐出來。於是,被襲擊者就這麼活活被咬死了。我想這點整好解釋了Harvey的死。首先Harvey並沒有受傷,鯊魚選擇了優先攻擊Harvey而不是受傷的女主。其次,如果鯊魚是為果腹,那麼Lisa也就不會看到Harvey落下的遺體了。很有可能的是,鯊魚只是出於好奇,覺得不好吃,又吐了出來。
最有力的一個證明在於海底只剩Lisa一人後。此時的Lisa為了夠到氧氣瓶而劃破手,又因為出現氮麻醉而沒有來得及關籠門。如此「有利」的條件,在此後Lisa出現幻覺的那段時間裡,鯊魚竟然沒有攻擊。甚至救援人員到達的時候,周圍一條鯊魚也沒有。
所以我認為,導演想要告訴我們的是,哪怕是出於好奇,鯊魚也是深海威脅之一。但請注意,綜合電影,鯊魚只是威脅之一。並且從主配角下水後,除了Lisa幻想的不真實的那一段,實際上畫面都沒再出過水面,從這個角度來講,《47 meters down》是相當緊扣主題的。所以將《47 meters down》翻譯成《深海鯊機》,相當於只截取了電影的片面,放大鯊魚這一威脅,製造噱頭,吸引觀眾。(當然譯制人員可能沒有這麼想,只是單純翻譯成了《深海鯊機》)。但無論如何,這樣翻譯顯然都是稱不上合格的。個人認為,影片翻譯成《深海47米》會比翻譯成《深海鯊機》更貼切。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反轉很驚艷。當所有人都以為Lisa和Kate得救時,結果卻是Lisa的一場幻覺。如果影片掐掉最後那段營救片段,鏡頭就固定在Lisa大笑的臉,越拉越遠,並以此結束。那麼影片就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