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人生消極掰》影評:老師,也是人!
人生消極掰影評一部電影,一個平行世界的故事
來自:石墨社(smshe189)
永遠不要甘於平庸,就像那98%的人一樣!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中國是一個推崇尊師重道的國家,傳統倫理中,也有天地君親師的說法。
師,排在君親之後,可見其地位之高。
的確,我們中華5000年璀璨文化,從累積到傳承,這是師者的功勞。
劉慈欣在《鄉村教師》中,描寫了西北鄉鎮裡一個時日無多的教師,拼盡最後力氣向學生人生消極掰了力學三大定律。
也正是這一行為,讓地球免於毀滅,讓外星文明認定地球具備足夠的文明水平。
劉慈欣在書中說:
「你是想告訴我們,一種沒有記憶遺傳,相互間用聲波進行信息交流,並且是以令人難以置信的每秒1至10比特的速率進行交流的物種,能創造出5B級文明?!而且這種文明是在沒有任何外部高級文明培植的情況下自行進化的?!」
「這幾百年前就在歐洲化為塵土的卓越頭腦產生的思想,以濃重西北方言的童音在二十世紀中國最偏僻的山村中迴盪。」
承擔起這個責任的,就是老師,他起到了人類知識與文明傳承的作用,而這份責任,正是從他的老師那裡接過來的。
這部《鄉村教師》,也正表達了劉慈欣對教師群體的尊敬,同時也帶有對人類文明傳承和教育事業的思考。
所謂傳承,是一個大的概念,也是一種廣義的描述。
它不只是指知識,課本上的文字,文章的意義,數字裡的奧秘等等,人類文明之所以璀璨奪目,就是因為我們不是在反複累積已獲取的知識面貌,而是通過一代又一代的革新和思考,把已有的知識,變得更加開闊。
而老師,就是這個紐帶。
因此,今天我要給大家推薦的這部電影,是與老師有關,但又不僅僅是老師。
《人生消極掰》(2018年),約翰尼·德普主演。
1
這一次,我們的老船長不再嘴砲不斷。
一開場,他便被宣判了死刑。
作為一個大學終身人生消極掰,他本可以在課堂裡正經的教學,在家中享受上流社會的物質,在社會上獲得榮譽。
然而,這一切因為肺癌晚期戛然而止。
如果不治療,只有半年的壽命,治療的話,可能會延長1年半。
人生消極掰在這一刻才意識到長久以來的生命沒有意義,也徹底揭開了之前所過的虛假生活。
在家庭晚餐上,本來他想要跟家人坦白自己的處境。
卻不曾想女兒先開口,表示自己是同性戀。緊接著,妻子坦白,她跟人生消極掰的上司,大學校長偷情。
如果是平時,或許人生消極掰應該大發雷霆,至少是驚訝痛苦。
然而,相比之下,這些事情都已經毫無意義。
可想而知,自己這個看似穩定的家,其實一直潛藏著矛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
人生消極掰夫妻之間已經很久未曾交過心,兩人也不再感受到愛的力量。
心灰意冷的人生消極掰開始放飛自我。
他開始拋棄以往的教學思路,用顛覆自我的形式,來面對學生。
包括勸退內心不喜歡他的課程的學生,將課堂移到酒吧、花園,允許學生上課使用手機,抽菸,甚至是吸大麻。
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他鼓勵學生認識自我,勇敢說出內心的想法,不要隨波逐流。
他通過讓學生整個學期閱讀一本書籍,然後站在同學面前說出自己的觀點,培養學生自我認同和思維能力。
此時的人生消極掰,可以說擺脫了曾經課堂上正經授課的桎梏。
也更加凸顯他作為人生消極掰,在傳道授業解惑上的作為。
除了課堂之上對學生的引導。
生活中對於女兒的教導,也是他作為師者的體現。
他和妻子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截然不同,當女兒在桌上說出自己是同性戀的時候。
他的回答是,我還以為是什麼事呢。
而妻子的回答是,不,你才不是呢。
兩者的回答其實表達了不同的教育概念,人生消極掰的想法旨在表示認同,尊重女兒的個人選擇。
但是妻子,一上來就否定了孩子的意見,隨後還補上一句,我最了解你。
針對這句話,女兒的回答是,你一點也不了解我。
這個家庭,女兒跟父母之間的關係其實很疏遠,很大程度上,源於人生消極掰夫妻對家庭的不管不顧,同時也有妻子對女兒教育方式的霸道與單向管理的原因。
當人生消極掰知道自己時日不多,想要回歸家庭時,卻發現這個家原來支離破碎。
於是,他開始修復女兒與家庭的關係,也對妻子體現出包容和理解。
在生活中,人生消極掰只有一個同事是日常好友。這個朋友總是在他危難之時挺身而出,得知人生消極掰將撒手人寰,也是最傷心的那個。
人生消極掰是個理性的人,他一直很重視自己的名聲,好友靠近他安慰他,他總害怕別人說自己是同性戀,所以很排斥。
後來才慢慢意識到,朋友的關心是多麼可貴。
同時,他也是一個非常傲氣的人。
當所有人都對妻子的作品表示讚歎時,只有他說出對作品不一樣的看法。正如校長家中晚宴的時候,當所有人都沉浸在歡笑之中,只有他表達了自己的情緒。
這就是他在教會學生和自己的女兒,要勇敢表達的做法。
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屈從於現實,總是讓自己變得虛偽,說些言不由衷的話,讓自己變得不那麼自己。
這是可悲的。
所以,人生消極掰的意義,不再只是課堂上陪學生翻讀課文那麼簡單。
如何表達對傳承的理解,人生消極掰做到了言傳身教。
而這一切,發生在他即將離開人世。
如同《鄉村教師》中的鄉鎮老師一樣。
2
我一直覺得,教師不應該是一個群體,而應該是個體。
就好比我們不應該在父親節、母親節、端午節等有特殊意義的節日裡,只知道在朋友圈裡發一條動態,似乎在祝全國的父母親人節日快樂,卻捨不得給自己的父母家人打個電話一樣。
教師節,9月10日,是一個全國的節日。
每一年的這一天,無數的新聞資訊,廣告頭條,朋友圈動態,充斥著對老師的敬意,對師者的祝福。
然而,真的老師感受得到嗎?
我想起我們在上學期間,教師節的行動,是集體湊錢給班主任買一件小禮物。
這件禮物,對於班主任來說,是可以感知的。
當然,後來想想,我們也只關注到了班主任,而其他老師似乎並無這個待遇。
我們作為少不更事的學生,其實滿懷對老師的尊敬,這才是當今社會一直推崇的尊師重道的理念。
而,反之,就像我們只關注到了班主任,其實為人師者,不止一個人,也不只是在課堂。
我們現在口口聲聲喊的教師節快樂,其實是狹義上叫法,主要面對的是課堂上的人民教師。
而師者,更應該是廣義上的叫法,所謂傳道授業解惑,則為師者。
工作中教會我們方法,指引我們提高效率的人,是老師。
生活中解答人生疑惑,給予幫助扶持,是老師。
自由學習中,有對知識點的答疑解惑,是老師。
教會我們思考人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等,也是老師。
尊師重道,重在尊重,也是社會所推崇的精神準則。
而傳承,重在指引,這是先行者不可或缺的品質。
老師當然不會在乎社會上所有人,對著空氣喊的那聲教師節快樂。
但是,每一位師者,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被認可或者得到成果的時候,他會很開心。
3
老師,也是人。
我們喜歡給老師賦予權威,其實這倒是不必要的。
老師的權威在於實現了自我價值,然後被認可。而不在於社會強加的價值。
尊師重道也不在於每個人的一句老師辛苦了,而是對於真真實實的那個人,一種情感上的反饋。
因此,我們的班主任在收到禮物的時候,他會開心,但他不會在乎網絡上成群的祝福聲。
當然,這之後,他依然嚴厲。
教師也是人,他也有自己的生活。
社會上所宣揚的理念,總讓人覺得教師這一職業已經成了一個身份。
其實課堂之外,他還是一個普通人。
就像《人生消極掰》中的表現,人生消極掰會生病,也會變得不那麼老師,他也會面對婚姻危機,面對子女教育問題,甚至是工作壓力。
我們在跟風似的,喊著教師節快樂,其實只是站在外人的角度,對一個老師的呼喊,卻忽略了老師作為人的本質。
我的初中語文老師,一個文質彬彬的中年男人,常年騎著一輛二八自行車。
他有著讓我們羨慕的文采,他的書法是我當年一直模仿的對象。
他的嗓音沙啞,但不影響他給我們授課時的認真。
他會在我們午休時,一個人出了整塊黑板報。
他,在我們畢業8年後,因胃癌逝世。
得知這個消息,是在學校的官方微信上。
一篇訃告便是老師的一生。
畢業後一年,曾有機會去老師家中夜話,老師給我們買了瓜子,那一夜,我們只是聊了畢業之後的感想,老師給了我們鼓勵,那一句,成了永別的話。
同樣是那個學校,另一位老師,平日裡很霸道,很兇。他會侵占我們的體育課來教數學。
但是,我們更關注的是他和妻子的關係。
他們的家就在教師對面,有時候課間還能看見他的妻子揮著菜刀對他咒罵。
那一刻,他不像個老師,是一個無奈的丈夫。
只是,老師妻子最終因病去世。
辦完喪事不久,老師又繼續上課了,他的眼裡滿是傷感。
還有許許多多關於老師的事,無論是自己還是家人,課堂之外的他們,也照樣承受著一個人的悲歡離合。
因此,我更願意把老師看成一個普通人。
4
一個普通人的選擇,就顯得正常的多。
沒有那麼多高大上的理由和理想,也沒有那麼多社會強加的責任。
有些人,僅僅是因為看中這個鐵飯碗。有些人,是真的熱愛這個職業。
而他們都或主動或被動的影響了一群人,也是這群人,從老師那裡接過知識,塑造人格,然後進一步將這種思想傳承下去。
這看似一個不那麼直接和主動的過程,就是文化和教育的本質。
于謙在今年有部電影叫《老師·好》,其中有一條隱藏的線索,便是對老師最好的註解。
于謙飾演的苗老師,是一個傳承的紐帶,在他的影響下,曾經的學生也走上了講台,將當年所接受的思想,講給另一群人聽。
而苗老師其實最開始的路,不會是老師。只是,因為受他的老師影響,最終靜下心來擔起師者的責任。
所謂傳承,也是人的傳承。
在清華大學校慶電影《無問西東》中,其實也就是師者的傳承最好的體現。
那裡面並非每個人都是老師,但是,後來人都是從先行者那裡繼承了衣缽,這一代又一代,連接起了思想和人性的光芒。
所以,與其說感恩天下師者,你對得起指引你前行的人,便是最大的感恩。
也是對老師,最大的尊重。
-END-
一部電影,一個平行世界的故事
看完這部電影,你有什麼想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