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人生消極掰》影評:人生,就是一次鳥鳴;死亡,是結束也是開始
人生消極掰影評我很久沒有看這種類型的電影了,應該屬於文藝片吧?上一次看純粹的文藝片,大概還是很多年前的黎巴嫩電影《焦糖》,印象如此深刻,完全是因為這片子影響到了我的英語口音……
德普這些年,已經成了個油膩大叔的形象,不論是自己不注意外形,還是和前妻艾梅伯難辨真假的糾葛。但偶然看到他樂隊Hollywood Vampires的表演, 覺得這還是那個懷著赤誠之心,有夢追夢的老小子。我不太相信輿論,且不論他人說法的真假,何況攙著有心人的揣測和推演、引導,其實不可信的成分居多——我不覺得自己的眼光很好,但依舊相信自己的判斷。
《人生消極掰》,這真是一個平庸的電影名稱,事先沒有看電影的介紹,只是衝著德普大叔去。
醫生布置得不近人情的辦公室裡,德普大叔被告知得了肺癌,他只問了兩個問題:我還有多少時間?不做治療還有多少時間?治療至多只有一年半,不治療只有半年。平靜得不像是個剛得知自己得了絕症的人。是因為人到中年,經歷多了,看淡了世間冷暖,對這些都更容易接受了嗎?
他怔怔地返回學校,接下來的幾句台詞都是F開頭的詞語。一個得知自己罹患絕症,時日不多的人,該怎樣去接受這個現實,又怎樣去面對這樣的現實呢?我還沒敢好好想象過這個問題。德普大叔憤懣地喊著Fu*k走進池塘,驚起一池天鵝。我以為他想自殺,可他卻又頭髮凌亂、一身狼狽從水中站起來,看起來真的老了十幾歲。
第一章 I have something to say(我有話要說)
餐桌前,婚姻關係家庭關係在這裡毫無遮攔地展現出來,德普叔思忖著怎樣把這個事情說出來,先冒出來的一句話,卻被太太要求閉嘴。女兒先開口說有事要說,她出櫃了。德普叔的表現倒是很能理解——他扶著腦袋說,天吶,我還以為是什麼壞事——是啊,跟我快要死了相比,這算什麼呀,但女兒被媽媽認為她只是在譁眾取寵想獲得關注的態度惹惱離開餐桌。
接下來太太坦誠出軌了,對象是德普叔的上司。德普叔覺得不可思議,認為搞外遇也要有品味麼,這個男人沒有蛋蛋,你也搞?但最終還是說,我不在乎。畢竟不是太太想要的反應,這讓太太對他們的婚姻更為絕望了吧?——因為沒有愛了,才會完全不在乎。當然我覺得這其中也有德普叔面臨死亡,覺得其他都不重要的態度。
氣憤得拿起紅酒離開餐桌的太太回頭問,你剛才想說什麼?可德普叔已經沒有想說的欲望,只是找了個藉口搪塞過去。婚姻生活是否最終的歸途都是讓人如此絕望?相互試探著,叛逆到傷害自己作踐自己想獲得對方的注意,可也許只是自取其辱。有誰敢說,自己的婚姻,可以一直幸福下去?畢竟童話故事裡,最後一句話只是「從此,公主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並沒有說他們婚姻之後的生活。我想因為所有的童話,只能止步於愛情吧?婚姻是一場曠日持久的煉獄。
德普叔面對著在課堂上與他爭論著女權主義話題的學生,蹙著眉頭,應該是覺得這是在浪費他寶貴的時間。他不耐煩地打算了學生,覺得那些為了及格留在課堂上,或者穿著隨意並不真心喜愛文學留在課堂的學生都是浪費時間,不如直接走掉,可以得到C的及格分。現實難道不是確實如此嗎?人頭濟濟的文科課堂上,注定只有一部分人可以成為學者專家,一部分人成為政府工作人員和官員,一部分人成為文秘這樣的白領。這樣的文學課對大部分人來說,都是沒有意義的,對只剩下半年時間的人生消極掰,更是浪費彼此的時間。這樣一來,只剩下十位不到。
最終他只是把自己得了癌症的消息告訴了自己最好的朋友,並要求保密。老基友抓著他的手,試圖安慰他。可是他此時心裡已經有了篤定的想法。
人生消極掰和太太分別坐在茶几和沙發上,面對面,喝著酒,坦誠彼此。人生消極掰說打算自由地生活,一直在悲劇的婚姻生活中扮演安靜的角色,他覺得夠了,是時候活得真實一點,接下來就想幹嘛幹嘛吧。有時候看到八卦新聞中說明星夫妻各玩各的,這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誰說愛情能曠日持久,為了形象苦苦撐著有什麼意義?還不如各玩各的更真實不是嗎?其實誰也不該因為自己真實而受到譴責,真實的行為沒有傷害到其他人,做了卻不敢承認才是傷害。
太太抽著煙問:我們的婚姻什麼時候變成了這樣子?如果我能回到過去,我都不知道自己該改正什麼。我突然在想,是誰錯了?是誰的錯導致了這樣的婚姻?開始沒有錯誤,過程也沒有錯誤,卻導致了錯誤的現在。我突然有點頓悟,一如我曾經的失誤,錯誤的只是沒有在合適的時候選擇分開吧?錯誤的鴻溝拉開了,相互傷害,自我折磨。
酒後,太太躺在被窩裡,說,理查德,謝謝你幫我。人生消極掰說,不客氣,照顧你一直是我最大的榮幸。他頓了一會,我看不透他在想什麼,又很快繼續手上的動作。
第二章 Fuck It And Fuck It Right 接下來,人生消極掰上課的地點改在酒吧、草坪,喝著酒,抽著大麻,放浪形骸,完全不考慮別人的眼光。他甚至當著學生的面在酒吧拉著服務員在洗手間臨時約了個砲,完全沒有作為老師的形象負擔,走回桌邊還在整理褲子。他讓學生幫忙找大麻,默認男學生幫他KJ,酒後在酒吧和女學生曖昧共舞。
我想我們這些在生活中道貌岸然習慣了的人們,看到這一幕自然是有點驚世駭俗的,覺得這樣袒露內心醜惡的那一面,實在不體面。可是自己內心也許有著更為可惡黑暗的欲望,不是嗎?我窺見過人們內心掩飾得好好的這樣可惡而黑暗的欲望,堅持自己是君子,衣冠楚楚,內心的男娼女盜早已勾結在一起——比如人生消極掰的太太和他的上司,便是如此。兩人在汽車旅館偷情,校長躺在床上討論著用學校的經費購買人生消極掰太太的雕塑作品。
此時人生消極掰帶著家裡的寵物狗,開著車,對小狗狗說,我感覺到,你媽媽在偷情。我想他不是完全不在乎自己的妻子,不在乎自己被戴了綠帽字,也是只是帶著一種死亡降臨的無力感,外加覺得婚姻束縛了彼此的快樂不如放飛。
第三章 I'm really going to die
人生消極掰的好基友在酒吧找到他,帶著他去參加癌症患者的互助會,可這對人生消極掰來說也是一種毫無意義的浪費,輪到他時,他一句話都不想說,還不如去繼續喝酒呢。
把喝高了的老基友送上出租車,人生消極掰的美女學生說要請他喝個晚安酒。哈哈,這在我看來,似乎是個曖昧的one night stand的邀請麼。曖昧共舞的時候,人生消極掰甚至告訴她自己得了癌症的秘密,可惜喝高了或者嗑高了的人生消極掰暈倒了。
進了醫院的人生消極掰,緊急聯繫人竟然是家裡的拉丁裔園丁,真是個值得玩味的細節,不是妻子不是女兒也不是好基友,而是個園丁。回到家中,踉踉蹌蹌上樓梯的人生消極掰依舊找了理由對妻子搪塞自己的病情。而面對與自己妻子出軌的校長的談話,他爆發了,覺得這樣的校長沒有資格指摘他。
夜間在床上看書的夫妻倆,太太察覺到人生消極掰的異常,可人生消極掰卻說自己沒有問題。他試著像從前一樣抓住妻子的手,畫面還沒有切換,卻響起了學生講授自己對文學作品理解的聲音:
一個人第一次愛上的人,不是他最後愛上的人(The person one loves at first,is not the person one love at last.)
愛不是終點,而是一個過程(love is not an end.It's a process through.)
一個人從中來了解另一個人(Which one person to know another.)
我覺得這隱喻著對愛情對婚姻的理解和祭奠,暗示著這不是人到了生命最後盡頭該花費很多時間去考慮糾纏的問題。
接下來是人生消極掰對學生的寄語,對課程的總結,對自己人生的反思。受著病痛折磨而躺在地毯上給學生授課的人生消極掰,讓學生把自己拉起來:
聽著,世界需要你們這樣的人,對你們來說,世界已在死去。接受這一責任,承擔起來,走出去,體現你的價值,回饋世界。這不會容易,永遠都不會容易。大多數時候,你會孤身作戰,但你一定要堅強。我祈求你們,不要屈從於平庸,就像其他98%的世人那樣,那就是對你們自己和這個世界造成極大的傷害。你們太有才華,不能這麼浪費掉,而你們只有一次機會,就一次機會,不要讓任何一刻白白流走。抓住它,讓它成為你的。珍惜每一刻,珍惜每一次呼吸。我告訴你們,人生,就是一次鳥鳴。
倒在辦公室地上的人生消極掰讓老基友扶著去了學校教堂,我記得他是個無神論者,一開頭一家三口在餐桌上,他就問,無神論者可以做餐前禱告嗎?他在教堂裡沉默了,思考關於靈魂的問題:
我回首往事,一切都能明白了,就好像這一切都是必然的。我們的靈魂為什麼是破碎的,這很荒唐,但是又很完美。仔細看一下的話,這也是完美的,你知道我的意思嗎?
這樣一句矛盾的話,想表達的是什麼?我不禁在想。如果這世上有神,而這一切都是被神安排了的話,就理解得通了。神性和人性是不一樣的,這樣的必然和偶然,完美和不完美,用超越人性缺點的視角來看,何嘗不是完美的呢?
在校長舉辦的期末晚宴上,不厭其煩的人生消極掰發表了一個小小的演講,他敲著水晶酒杯,先是諷刺了校長的行為,然後說到自己將要死去:
我快死了,比我以為的要早得多,在迎接死亡的過程中,我開始明白在我的一生中的大多數時間,我都被誤解了,我也失敗了,不只是沒能明白人生的有限,而是沒能去珍惜它。因此我沒能充分利用我的一生。
我們背棄了我們所擁有的最重要的義務,過著體驗豐富的生活,這是我們能獨立選擇的。抓住你的存在。我們何不讓死亡成為我們最親密的朋友,這樣我們終於能有一秒鐘時間,一毫秒的時間來珍惜我們剩下的一點點時間。最重要的是讓我們好好生活,這樣我們就能好好地死去,因為我們從未比這一刻更接近死亡。
背景音樂同樣掀起了一個小小的高潮,我流淚了。
第四章 The Time Has Come
人生消極掰告別了太太,告別了女兒。
獨自一人帶著小狗,在雨夜離去。在T字形的路口,他沒有向左轉,也沒有向右轉,卻直直地駛向沒有路的前方。
很多年沒有這樣靜下來心來看一部文藝片,也很多年沒有看到德普叔這樣精彩的表現,這是一部值得推薦的電影。
如果我知道自己即將死去,會是怎樣?嚇到顫抖還是憤怒地發洩?冷靜下來應該要整理自己的遺物一一交到我認為適合保管的人手裡吧——首飾留給我最寶貝的女兒,房產證保險單交給我的先生,囑咐他一定要好好照顧我的父母。該給父母親準備點什麼呢?總也要和親人一一告別吧?開著車去走一遍親戚,見一見許久沒見但心裡位置重要的朋友。再去去把自己從前想做又一直沒能去做的事情一一嘗試?最後拉著行李找一個安靜的地方,看著雨打芭蕉,溪水叮咚,靜靜地等候著最後時光的到來?
可我又會不會被仇恨攫住?會不會衝進前夫的辦公室,給他一個巴掌,大罵一句你這個不要臉的出軌畜生!會不會撕下前夫出軌對象偽善的麵皮?如果我來不及享受,來不及呼吸多一口空氣,也來不及讓那些不願意承認錯誤的偽善的人們付出代價。哇,我竟然有那麼不多甘心的事情,而這其中,竟然仇恨佔了好大一部分,真是失敗。
不,我應該好好珍惜如今,不要白白浪費了時間,偶爾虛度,但大部分時間要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怎麼做,不是嗎?充分利用自己的一身,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我們中國人是缺乏死亡教育的,似乎和性教育一樣,是難以啟齒的話題。可偏偏又是每個人的人生中必須要經歷的,這就導致了我們很多人在面對死亡和性的時候,跌跌撞撞,無所適從。
這裡也順便推薦兩本關於死亡的書《相約星期二》和《當呼吸化為空氣》,還有一部電影《遺願清單》。死亡是終點,也是開始,不如我們自己學著理解死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