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鋒迴路轉》影評:金羊觀影團|| 一把明嘲暗諷的利刃
鋒迴路轉影評最近優秀的新片非常之多,觀影團該如何冷靜應對選片的抉擇難題呢?小孩子才做選擇,大人當然全都要,恭喜觀影團實現了首次一週三更(已載入金羊史冊),竟於倒閉的邊緣起死回生,闊步邁向全盛時期,史稱——「思卡盛世」
Vol27,《鋒迴路轉》,由萊恩·約翰遜指導,丹尼爾·克雷格、克里斯·埃文斯等主演
復古莊園,離奇死亡,眾說紛紜,各懷鬼胎,百態盡顯。像一齣群星雲集的華麗劇本殺,古典本格推理與黑色喜劇共冶於一室,並加入萊恩約翰遜的大膽創新與解構,如同懸疑推理口味的甜甜圈嵌套著另一個政治諷刺內核的小甜甜圈,有的人嚐過愛不釋手,也有人覺得乏味、刻板,甚至難以下嚥……回顧往期《寄生蟲》、《小丑》,似乎可以得出結論:在2019年,「口碑大爆的類型片注定兩極」成了一句必然靈應的不幸魔咒
本期觀影團我們將目光聚焦到這部影片上,掀起一場關於其質量優劣、野心與實現力的爭論與探討。
拔出鞘的,是一把直刺人心的利刃,還是虛張聲勢的玩具刀?
本期觀影團共19位友鄰參加,16則短評,均分6.9分。
——年度級的院線體驗:志不在「真相」的類型佳作
@幻,8/10分
復古腔調,內核卻是徹底的反類型偵探片。當這個操著南方奇怪口音的神秘偵探以「罪惡之家」的方式闖入上流社會,故事的發展卻遠超乎觀眾預料,廣義上的「真相」早在45分鐘時就已揭秘,更大的議題驅動著故事發展。反轉又反轉,到了最後才能意識到這辛酸的故事背後竟有幾分溫暖,也藉此對於顯露的政治意義完成了最後的嘲諷。出彩的結構,出彩的群像,真要說有什麼不足就是幾場戲的調度攝影偏電視劇化,但仍有設計的足夠精彩的主觀鏡頭。
@思路樂,8/10分 (金羊集團霸道總裁)
大概是今年好萊塢最富趣味性的劇本了,嚴肅、古典而優雅。萊恩·約翰遜拍出了屬於美國社會語境下的《寄生蟲》:本土上流人士的「寄生」實則蠶食,外籍傭人移民的「寄生」卻是拯救,再看看現實,這個劇本所要指向的「有關人士」應該非常明顯了。儘管本質是「文本電影」,萊恩·約翰遜所交出的答卷依舊讓人滿意。2019,真的是個類型片大年。
PS:我一直等著克雷格把車裡那杯可樂喝下去呢......
@不死者,8/10分
先回復樓上,我也一直在等克雷格喝下那杯「胃酸飲料」哈哈
《星戰8》裡便暗覺萊恩約翰遜不可小覷,果不其然,竟然是一部美國本土化的「《寄生蟲》」!對阿加莎的致敬與重構,甜甜圈(推理趣味)嵌套著甜甜圈(政治諷刺),各自缺失的中心裡填充的是真相、家族矛盾以及社會議題。懸念的多次形變與主體轉移,黑色幽默情節的推理展開,確實達到了院線觀影的高潮,最後竟然迎接的是善良的回歸與光明的繼承?最後一幕,外籍「寄生蟲」與一群本土「寄生蟲」遙遙相望,仰角與俯視一下便把人性的優劣貴賤區分開來了
@德卡的羊, 8/10分
單純論觀賞性是年度最佳級別的了,從視點與敘述上大刀闊斧的邁向現代類型片。嫻熟的節奏把控與懸疑設置讓本片從本格推理到反類型處理之後,依舊能留有強大的戲劇張力。現代語境下製造古典主義影像風格,但同時也兼具時代議題,各種當下話題元素從第二幕開始大爆炸,文本層面的豐富度讓人應接不暇。
@妳的世界幾點,8/10分
劇作有趣的地方在於:它給觀眾營造了一個半小時的假象,尤其是偵探很蠢的假象,事態發展走向完全是反傳統套路的推理。比如老早就揭曉人物死亡過程,其實就是讓觀眾繼續看下去,轉移注意力:因為經驗告訴我們事情不會那麼簡單。劇作者正是抓住了我們這一心理,才會注入一些非常荒誕卻又合理的笑料。然後像所有的推理小說寫的那樣:偵探最後突然閃光(和之前的蠢形成反差,製造荒誕感)!然後揭曉一個驚人的答案。當然最後還要設置一個小彩蛋。所以說:鋒迴路轉的出色是觀眾和編導們合力而為的。沒有觀眾的耐心,也就沒有最後的驚魂時刻。
@03sanders,8/10分
反類型偵探片+政治諷刺喜劇。
在古典框架下完成絕佳的現代政治諷刺作品,貫穿全片的古典樂讓片子的仿古質感提高一個層次,觀看期間時不時想到上世紀的偵探片推理片以後希區柯克的電影。推理情節和劇作水平放在近幾年的推理電影中也算是上等水準,政治諷刺意味非常濃,幾乎上升到了指著鼻子罵特朗普的級別。最後的my house my rules my coffee絕對算今年最好笑的場面之一。
——無法擺脫「過譽」之嫌
@下次開船 ,7/10分
作為一齣懸疑戲來說是完整的,反轉、推理、謊言、真相,該具備的元素都有。阿加莎式的開篇,群像與全局交代的乾脆利落。劇情進展反本格推理,一二三幕劃分的很清楚。當然就我個人觀影體驗來說的話,懸疑故事的精彩之處,或者說令人眼前一亮的地方得益於草蛇灰線去造成誤解。當然就影片包含的移民問題、種族問題,快節奏的懸疑框架下,也只能是點到為止。
@和光同塵,8/10分
整體觀感上佳,完成度之高的商業電影確實讓人很滿足。劇作不斷翻轉,故事過度,古典主義還有膠片質感都是優點。當然為了劇本發展的失真設定是破壞整體的一個很大問題。
@身不在場,7/10分
標準的古典主義推理片,劇本完成度之高在當今的好萊塢幾乎是鳳毛麟角。第一幕和第二幕的推進節奏相當完美,在開片不到五分鐘後就密集的將此後需要的人物關係和案件敘事邏輯鋪設完畢。更加精彩的是在第一幕的最後就完整的將整個案件全部托盤而出,並不斷的在接下來的走勢中加固觀眾對於這一版「真相」的認可度,以至為最後一幕的反轉做足了準備。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到第三幕的時候,影片已經有點洩氣了,不僅很隨便的將故事的主線從「是否能抓住兇手」轉移到「是否能繼承遺產」,以此來消解行進中人物動機和表現等我不足,並且血液報告和說謊就會嘔吐的設定也過於兒戲。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一部數字攝影的影片,《鋒迴路轉》在對膠片的模擬度上達到了新高,尤其是克雷格與老太太對坐時的輕微過曝,實在是深得膠片攝影的精髓。
@法式曌影,6/10分
被吹過了。只能說是有趣的,但遠不是精妙的。完全用故事撐起全部,還不是一個很優秀的故事。開場與第一場審問戲的節奏型、結尾一鏡的諷刺幾乎是導演在影像上僅有的思考。這樣老派的推理還是有魅力的,群像刻畫突出,劇情的起承轉合、以及伏筆基本都是說得過去、值得探討的,也是這部「有趣」所在。但還是有相當多處過於戲劇化,這在推理中實在大忌;女主這樣重要的人物居然被直接扣上了一個「撒謊就會吐」的奇葩設定更直接削弱了整個故事的邏輯感。至於什麼反類型、政治/階級諷刺,對於推理故事建議還是先老老實實講好故事本身再做討論:這些元素只能錦上添花,無法雪中送炭。 其實大多數驚喜之處居然是來自喜劇設定,迷影梗層出不窮,植入也相當自然,是讓這片娛樂性上佳的真正因素。
演技擔當居然是,,美隊???
@意識流螺絲刀 ,6/10分
雖說猜到了真正的幕後兇手,但是故事整體發展還是感覺很有趣,只是除了「有趣」倒也找不出什麼其它優點了(況且有趣程度和昆汀相比還是差遠了),本應充滿挖掘潛力的犯罪故事以一個最安全的方式加以呈現,且關於當代美國政治方面的探討也實在是淺嚐輒止,也就使得本片沒有任何隱喻價值,就只是一個中規中矩的偵探破案故事罷了
劇本紮實,視聽工整,匕首指向真相的圓心,人物身份指涉當今政治。反類型古典推理,醉翁之意不在酒,所以電影也無甚趣味。
@香香菲舞,6/10分
三星。夢幻的全明星陣容,演技根本不是問題,問題是,某引進國的宣發力度太可怕了。看的過程還是挺過癮的,上帝視角下的不斷意外反轉,只不過,看到三分之二時幾乎已經猜到真相,推理線形式大於內容了罷,對於一個曾經酷愛推理小說的影迷來說,真希望推理過程再精彩一些。關於結局,我寧願相信另有隱情。007演推理戲有點可愛,退休後成立偵探事務所吧,可以另創不用動作戲的IP。
——推理與「寓言」的雙向失利:不及格的推理趣味、臉譜化的「紙片人」以及點水式的社會洞察
@卡佛啪啪卡夫卡,5/10分
這個劇本給明星大偵探能拍得到兩集嗎?影片告訴我們經典敘事模式確實有其生命力,尤其是當後人將顛覆,卻又不得不大費周章去圓回來的時候。讓人不滿的是死者作為著名推理小說家,故事竟沒有展示多少他的趣味,或者說他的「規則」,而只是在種族移民議題的「美國規則」外圍兜兜轉轉。於是正如結尾護士手上拿的杯子一般,只能尷尬地遮住「my rules」,炫耀地露出「my house」。
@空白岸,6/10分
這類依靠「揭曉時刻」的影片是不是非得把人物削成單薄的(且極其功能化的)紙片,才能構建一個看似滴水不漏的「出人意料」的故事?然而「人物」本身,才應是最不可測知的部分。但在這部影片中,劇情的推動永遠都是「行為」、「行為」、「行為」,並極力強化其對應「人物」的動機合理性,每一次的強化都將充盈在「人物」表面可供挖掘的「人性疑點」剝去,最終剩下一副骨架,一副早在影片開頭便已被一覽無遺的骨架。 此時,影片的定位應該被重新審視,它到底是一部懸疑偵探片,還是一個「類《寄生蟲》」的政治寓言?顯然它並不是後者,但若作為前者它也算不上高明。劇作並非是一個將「最不可能」變為可能的行文,而是努力消解「最可能」的可能性,最後再將已消解的一併釋出。在這個前提下,劇作或許也無法拓展「人物」的其他可能,於是「人物」兜兜轉轉又回到原點,而籌碼始終被攥在編劇手中。它撒了一個謊,而經過了漫長的一百多分鐘後才完成了「嘔吐」,它沒有膽量邀請觀眾參與博弈,而僅僅是奉獻了一場信息不對等的戲耍罷了。
(建議思路樂全文背誦)
僅打分:
@DoubleFeature:8/10分
@果樹:6/10分
今晚,新的一期觀影團《愛爾蘭人》將於19:00在豆瓣更新,據悉,多半咕咕,麻煩大家準時上線,給鴿王一個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