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鋒迴路轉》影評:五星推薦《鋒迴路轉》:沒有兇手,只有贏家

鋒迴路轉影評

經典最不缺的,就是致敬。

我們越抗拒,數量就越多。

我們期待越高,被打臉就來得越快。

這就導致,在「致敬經典」的世界,總有一類愛和觀眾死磕:

打著致敬經典噱頭的爛片。

比如文藝內核和商業外衣難以平衡的《攻殼機動隊》

放棄了劇本中原有的悲情內核和思索的它,是一部誠意滿滿的商業片,卻不是合格的漫改電影。

比如沒邏輯、沒劇情、沒演技的《我的新野蠻女友》

全片純粹是一場屌絲男的YY,而一個「新」字,立馬把男主角唯一可取的「專一癡情」給砸得稀碎。

再比如節奏拖沓、劇情弱智的《功夫之王》

「致敬」了《功夫》、《西遊記》、《少林寺》、《醉拳》等多部中國經典影片,卻透著一股對東方文化的無知和半吊子的愚蠢相。

好久不見一部「好看」的致敬片。

難嗎?

有點兒。

既要做到致敬,又要擺脫模仿、抄襲、融梗、翻拍...

既要有自己的思考,還不能讓人覺得「哪裡致敬了」名不副實。

這不,最近有一部致敬經典的影片,就做到了兩者兼顧——

鋒迴路轉

Knives Out

還有4天正式上映。

期待太多:

美隊和007主演。

一刀未剪。

爛番茄99%新鮮度......

小王很幸運,被「盜夢觀影團」邀請,提前觀影。

沒看過的朋友,可以先啃啃「北美首映口碑預告「過過癮~

(提示:以下內容涉及劇透)

007+美隊新片《鋒迴路轉》一刀未剪!定檔11月29日!_鋒迴路轉_電

有一說一,我看完的感受,一個詞來形容的話:

意外之喜。

我愛它,因為它致敬了那個人。

誰?

「推理小說女王」。

毋庸置疑,後綴只能有一個——

阿加莎·克里斯蒂。

這個作品銷量僅次於《聖經》和莎士比亞的女人,是真·人氣直逼上帝·流量女王。

我愛它的致敬,但我更要表揚它的大膽——致敬阿加莎,卻又「反」阿加莎

不賣關子,上硬菜——

致敬·創新

說故事前,先給大家科普一個知識點:鄉間別墅派

「鄉間別墅派」:阿加莎·克里斯蒂開創了偵探小說的「鄉間別墅派」,即凶殺案發生在一個特定封閉的環境中,而兇手也是幾個特定關係人之一。

說回故事。

一個女傭出現在鏡頭裡,端著準備好的早餐和咖啡緩緩上樓。

臥室空無一人,女傭早已見怪不怪,又緩緩走上了閣樓。

緊接著,一生尖叫響徹別墅。

逼仄的閣樓書房裡,一個滿身是血的老頭躺在沙發上。

現場無打鬥痕跡,死者面相安詳。

儘管在頭一天,死者剛和家人一起慶祝了他85歲生日,還是被判定為自殺。

也許是因為再也不想受病痛的折磨,急於擺脫剩下不多的難熬日子呢?

說不定人家就是覺得人生圓滿,想要時光停留在最幸福的時候呢?

扯淡!

一個推理小說家,邏輯思維、心理素質均在線,怎麼可能因為這麼虛無的理由結束生命?

一個要啥有啥的富豪,卻堅持每隔一段時間就出一本新書,對創作如此熱忱的他,只會嫌活得不夠久吧?

最關鍵是,來了一個偵探。

一個被匿名邀請來調查富豪死因、頗具聲望的名偵探。

以偵探一對一的審訊形式展開電影,死者的家人們如走馬燈般一個個亮相——

借助父親的投資發展了個人事業的大女兒,明明是吃軟飯的倒插門卻出軌的大女婿;

一個一天到晚只知道網上懟天懟地,但生活中唯唯諾諾的鍵盤俠外孫;

幫助父親打理所有作品出版等事宜廢柴二兒子;

對長輩們一臉鄙視,卻又玩世不恭的孫子——桃總;

死了丈夫卻還是依附於夫家,不斷揩油生存的兒媳婦;

靠著老爺子每年給予巨額學費才能上學的孫女;

每個人都竭力隱藏自己的秘密,使勁兒往別人身上甩鍋,在大家長死後紛紛撕破虛偽的面具。

乍一看,竟有些「劇本殺」的意味。

發現沒?

看似和諧卻分崩離析的大家族,疑似自殺卻留下巨額遺產的富豪,布景奢華卻壓抑封閉的鄉間別墅,擁有血緣關係卻互相推脫的嫌疑人們,以及浮出表面的「遺產繼承」的殺機......

這些都是致敬阿加莎的地方。

導演選擇大大方方地把這些「致敬」拿給你看,是因為他深知,自己取勝的關鍵並不靠這些。

反而,是要將這些一一打破。

比如,影片中出現的「嗎啡」,正是阿婆小說中常用的毒藥,可這個藥是死者死亡的關鍵,卻不是死亡的原因。

導演通過蒙太奇手法進行多次反轉,將看客利用以往觀看看阿加莎影視劇所得經驗,自己推測出來的「真相」一一反轉。

而最聰明的,大概就是「沒有兇手,只有贏家」的結局。

不懂?自己去看吧。

閉環·破局

影片一開始,那些有著阿加莎影子的情節,很大程度上干擾了大家的判斷。

每位家庭成員都有殺人動機,可是不在場證明又都很清晰。

就好像,他們之中好像真的沒有兇手。

還真沒有。

大家互相指責的口供,其實形成了一個完美的閉環

最後見過死者的女主走後,在家門口外孫和二兒子還見過下樓的死者;兒媳婦覺淺,誰要上樓都會把她驚醒,在死者返回樓上後她再沒被吵醒過。

這麼一看,難道死者真的是自殺嗎?

不。

至此,影片雖然給出了「劇本殺」的首輪投票,還原了全知視角下的第一次「完整的真相」。

但還有一個非常大的bug——死者的護工兼保姆

和死者關係親密的她,又會帶來什麼破局的線索呢?

時長還未過半,一看就有隱情。

既然是毒殺,為何屍檢報告中未發現任何毒品呢?

既然毒殺了死者,為何最終調查結果顯示死者是自殺呢?

小保姆是不能說謊的,如何迴避了偵探的審訊呢?

小保姆離開後,死者孫女凌晨三點聽見的狗叫暗示了什麼?

最早離開的孫子蘭森真的沒有任何嫌疑嗎?

看似癡呆的死者母親無意中提供的破案關鍵線索又是什麼呢?

劇情一而再再而三地在「自殺」與「謀殺」之間徘徊,在不同階段揭示了不同的秘密,而不是一蹴而就。

愛推理的我,愛極了它。

悲劇·喜劇

阿加莎的作品,大多充斥著陰謀、暴力、血腥、兇殺,還有人性深處的罪與罰......

無論充滿正義的復仇,還是惡意地為錢所使,故事總是偏向於悲劇,充滿暗黑的色彩。

可是《鋒迴路轉》卻不一樣。

它「反阿加莎」的最大創新,就是讓一個悲劇擁有了溫暖內核,並走向喜劇的和解

即使在探案過程中,影片也盡可能的通過「喜劇」方式,去淡化懸疑推理帶來的嚴肅悲劇氛圍。

而且那些喜劇化的處理,並不低俗,讓看客不自覺就笑出來。

一個例子。

小保姆逃跑,被偵探堵住。面對偵探關於遺產和蘭森的相關疑問,她撒謊了。

然而下一秒,她就在偵探眼皮子底下吐了。

為了掩蓋痕跡,她吐在了可樂杯裡。

大部分的喜劇片會選擇非常低俗的處理方式,讓上車的偵探喝掉(我要吐了……)。

然而,《鋒迴路轉》屬於少數。

它將這個梗拋出來,就不管了,放任觀眾在「天吶,他不會喝了吧」和「拜託,千萬別喝」的擔憂中徘徊。

最後發現偵探並未中招,偵探躲過一劫,觀眾會心一笑。

除開喜劇,影片對政策的針砭時弊、嘲諷移民政策的部分也拍得很有深意。

比如這家人對待小保姆的態度。

表現得是如何善解人意,視小保姆為「一家人」,可是連小保姆來自哪裡都不清楚。

死者的葬禮也沒有邀請她。「我想讓你來,但他們不讓」,這番話不止一個人對小保姆說過,那到底是誰不願意讓她參加葬禮呢?

還有遺產宣布前後的變臉。沒有涉及到自己的利益時,他們就是高高在上的施捨者,「我們是一家人,我們會照顧你的。」

當發現有人動了自己的利益,馬上對小保姆圍攻辱罵,還拿她母親偷渡者的身份威脅她。

呵,多麼虛偽!

而這樣一個精彩的故事能呈現出來,除了劇本精彩、導演優秀,自然也少不了主角們的演技加持。

007扮演者丹尼爾·克雷格在影片中出演了英國紳士拽著濃厚的美國南方口音、卻又穿著英倫風格的花格呢外套大偵探。

美國隊長克里斯·埃文斯顛覆出演桀驁不羈的少爺蘭森,後半場才正式登場,卻不容忽視。

恐怖片專業戶托妮·科萊特(《厄運遺傳》、《夙願》)飾演兒媳婦、女強人大女兒由《月光光心慌慌》主演傑米·李·柯蒂斯扮演、《被解救的姜戈》主演唐·約翰遜則是那個倒插門女婿、以及「反派」專業戶邁克爾·珊農則飾演努力證明自己地位的二兒子......

群咖雲集,神仙打架,不可謂不精彩。

這不用影片有很多個譯名,《福比利大宅謀殺案(港)、《上流謀殺案》、《致命遺產》......

但或多或少,都有些流於表面。

我最喜歡的,還是《鋒迴路轉》。

契科夫說過,「如果你在第一章說牆上掛著一支來復槍,那麼在第二或第三章,槍必須響。如果槍沒響,那麼它就不該掛在那兒。」

電影中有很多關於「利刃」的意象:富豪自殺的匕首,讓保姆逃過一劫的伸縮刀,致敬了《權利的遊戲》裡的鐵王座的滿牆刀劍......

那柄對人性進行考驗的「利刃」出鞘,刺破了人性的虛偽,刺破了人心中的成見,刺破了很多人看到的所謂真相。

而那被一個個謊言編製的迷霧掩蓋下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那個印著「MY HOUSE,MY RULES,MY COFFEE」象徵著權利的杯子,又會落到誰手上呢?

答案,11月29日,得你們自己去找了。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