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鋒迴路轉》影評:一場美式懸疑盛宴
鋒迴路轉影評如果執導過兩部《星球大戰》、兩季《絕命毒師》、高分科幻片《環形使者》的導演Rian Johnson不夠吸引你,那麼曾飾演007的Daniel Craig、美國隊長Chris Evans大概能讓你心動。《鋒迴路轉》的巨星陣容,在電影開始之前就已經引起了觀眾的期待。
反派美隊與偵探007
《鋒迴路轉》的引進很突然,在十一月初指定觀影計劃的時候我還沒有在片單上看到它的名字。但當我看到它優秀的豆瓣口碑後,立刻就購買了上映當天的電影票。
而它果然沒有讓期待它的人失望。
傑出的鏡頭語言
《鋒迴路轉》最讓我感到驚嘆的是傑出的鏡頭語言。它在初看時就比劇情先一步吸引我,而二刷時也比劇情更加令我回味無窮。
其中最為出色的毫無疑問是開頭警官與偵探對家族成員的「審訊」。導演首先採用類似於實際採訪的機位設置,讓每位角色在「審訊」中的首次出場都位於觀眾視野最清晰的正面中景鏡頭中。這種設置一是能讓觀眾快速記憶角色,二是與他們在一開始充滿「愛與和諧」的偽善言辭相呼應,共同塑造出表面溫暖的家庭形象。
接下來,導演運用按琴鍵、拋硬幣和仰視鏡頭,教科書一般地把這位翹著二郎腿的偵探塑造得「神秘而自信」。隨著偵探的加入,原本和諧的氛圍被打破,其中三位家族成員開始編造謊言。此時,逐漸拉近的鏡頭使他們欺騙時的面部表情在特寫中異常清晰。
除開鏡頭,「審訊」這一段的剪輯也巧妙得令人咂舌。不同人物、回憶與現實、真相與謊言的穿插讓觀眾看得十分過癮。從這裡開始,我就已經被這部影片牢牢吸引了。
另外一個值得一提的細節對是女主人公瑪塔的處理。從片頭一直到影片展示她腦海裡的「真相」之前,她的面部基本都處在半明半暗之中,我認為這是導演對於這個人物的「不確定性」的暗示。
步步緊追的故事情節
至於大部分觀眾最在意的,本片的劇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收到的大部分反饋都是正面的,但也有少部分認為劇情欠佳的人。
著實,《鋒迴路轉》在懸疑片中,反轉並不算很多,算不上令人大吃一驚或絞盡腦汁的類型。由於導演在影片的四分之一處就公開了一部分真相,所以對於大部分觀眾來說,「疑」的感覺在這裡就消失了大半。但在我看來,這恰是此片的特色——較早地為觀眾揭開部分謎底,可以讓觀眾把更多注意力放在人物的心理刻畫上。
不如說,心理刻畫與人物塑造才是本片的重點,我尤其喜歡本片的人物實力相對平均,不論是偵探、女主還是罪犯,都沒有突然的降智或者升智行為。
總得來說,我個人對《鋒迴路轉》的劇情是比較滿意的。更何況若不作為知曉所有劇情的人來看,當觀眾真正在觀影的時候,由於它合理的故事架構與毫不拖沓的故事節奏,是基本無法移開雙眼的。
貫穿全片的人性與政治諷刺
由於沒有做任何功課,剛開始看到它充滿古典色彩的畫面時,我差點以為這是一部英國片;但當我看到它充滿美國味兒的笑點與政治諷刺後,便再沒有疑問了。
除開對於移民政策與川普的諷刺,影片對於貪婪人性的諷刺可以說是表現得十分明顯的。不論是對偵探的謊言,還是得知遺囑後的暴怒,抑或對瑪塔的態度轉變,都諷刺著這「白手起家」的一家人對金錢的貪婪。
另一種可能
一百個人看完懸疑片會有一百種理解。我的想法雖然不算普遍,但也有人提出,它大概是這樣的:
老頭在得知瑪塔打錯藥的前後說了幾句話:
1、我不怕死,只想在死前把這一切問題或多或少地解決一點。(打藥前)
2、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殺人方法,我要把它記下來,如果有人故意換了藥,我就會在十分鐘內死去。(打藥後)
3、如果叫救護車來至少要十五分鐘,而如果你還「碰巧」沒有解藥,我就死定了。(打藥後)
以電影中老頭聰明而神秘的人物設定,當他在說後面兩句,尤其是最後一句時,他極有可能已經明白了是有人想害他。而又因為他的聰明,所以再進一步,他想到藥其實已經被偷換了,自己不會死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所以他或許是明白了蘭森想毒害他,陷害瑪塔。想到這一點的他,對自己的家人徹底心冷了,於是他決定如同自己書寫的推理小說一樣,讓自己的死成為一個謎,同時,解救勤勞善良的瑪塔——不論這個「謎」是否被揭開,瑪塔都會得到善報。
當然,又或許這根本不是編劇的想法,只是我的一點小小臆想啦。_(:з」∠)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