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鋒迴路轉》影評:More and better than a typical whodunit

鋒迴路轉影評
我不會起真實而不做作的標題...以下大約是一些雜感。

聽說這個電影口碑不錯、看到各大公眾號成天「阿加莎」「反阿加莎」就去看了,結果比預想中的好要驚喜很多。我能想到很多原因為什麼大眾把它和阿加莎而不是其他推理作家掛鉤,但我覺得它比一個典型的阿加莎的本格推理要好玩、經琢磨得多。

首先這個設定:一個上流社會家庭,家長被殺,其他人表面上其樂融融實際上齟齬不斷;不少人都撒了謊,不少人都有殺心,而最後的真兇往往讓人感到同情——就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說的常見套路。如果說電影最後的真相就是護士打錯了藥,只要講的不拖沓就會是一部不錯的阿加莎式推理電影。

剝去推理本身,電影的一個很好玩的地方就是它的政治隱喻,而這方面也有阿加莎的影子。雖說阿加莎是本格推理小說家,我猜測她也有可能再用這種模式體現對當時利慾薰心的墮落的上流貴族的反感。阿加莎反映的是二戰之後英國社會結構的顛覆,而這部電影在推理之外反映了過去意義上的「美國精英」階級的浮華和腐化,以及其對新興的移民精英階級的鄙視和恐懼。

更值得推敲的是,這種政治內涵一直或明或暗地貫穿在電影中。人物,有所謂的女強人、網紅、推特噴子、富二代、還有幾個正常點的人,正如當下或特指美國的社會縮影;把這幫人放一塊兒而產生的戲劇性很強的討論,自然也是主流社會對移民問題的看法(這裡很難說他們觀點是孰是孰非,只是反應了不同的立場,但是這些立場裡除了網紅沒有什麼人是或關心移民本身的角度)。電影一開始審問眾人時,那個由刀子組成的圓圈出現在每個人嫌疑人的背景裡,但只有在護士的鏡頭裡她是位於刀子的中心——一方面顯示她的與眾不同,另一方面呼應她之後成為眾矢之的。刀子暗指這個家庭或所謂「精英階級」,外表看上去威風凜凜咄咄逼人,實際上只是外強中乾的假刀。最後當大孫子惱羞成怒、撕破一切虛偽將刀子落在護士身上,護士的毫髮無損不單純是為劇情需要而製造的巧合,而是指紙老虎般的精英們終究傷不到善良的人。還有一點是很多角色都在強調自己「self-made man」(白手起家之人),這是美國夢的典型體現;對這種成功人士的崇拜和宣揚也將美國塑造成機遇之地,吸引更多的移民。不過實際上這家裡的二代三代並沒有誰是真正的白手起家,反而身為特權階層死咬著財富、鄙視自力更生的人。(個人看法:排外/nativism在美國其實也存在一百多年了...先來的人總是覺得後到的會破壞自己的利益然後上升到會危害到美國。兩類人的利益衝突現在和以後都會存在,就看時任的政府如何決策。)

繞回電影本身,其情節的推進可謂環環相扣、一波三折。作為一個正常智力水平的觀眾,我一開始期待的是尋常的推理,到中間是切換到上帝視角期盼偵探找到關鍵線索破局,找到老奶奶後我以為會變成「紅手指」,再後來是猜測美隊心懷正義而頂罪變成悲劇,最後方才看到完整的局和解。(不過我承認我中途忽視了委託人這一元素,不然的話很容易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但個人總感覺最後的發展有點太巧了,比如偵探和護士/大孫子正好碰上了且偵探追到了他們、"you" vs. "Hugh"、和萬一女佣沒有死之類的。


最後再放一些Trivia 1. 電影的標題和working title "Morning Bell" 都來自英國樂隊Radiohead的專輯Amnesiac中的曲名。 2. 導演管Craig的偵探角色叫"American Poirot"說明他應該意識到電影與阿加莎系列的相關性,但電影中偵探管護士叫Watson並說福爾摩斯的口頭禪"The game is afoot",令人迷惑。 3. 實際上有人指出護士說她應該打的止痛藥的實際劑量不應超過60 mg,而影片中則是打了100mg。 4. 嗎啡打過量之後並不是立即致命,應進行心肺復甦然後送醫(正如護士之後對女佣做的,且當時距大孫子注射已經過了2個小時)。 除了這兩個比較重要的漏洞,imbd上還列了不少大大小小的錯誤,所以說還是不夠嚴謹啊。 5. 導演說如果票房反響好的話,會拍關於Detective Blanc的續集。 6. (我說的)Daniel Craig說美國南方口音太...hhh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