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鋒迴路轉》影評:推理迷看鋒迴路轉
鋒迴路轉影評劇透注意!
從個人觀影感受出發,比起客觀分析更多的是主觀想法。
影片利落地拉開帷幕,一幢略顯陰森的莊園展示在觀眾眼前,顯然這就是案件發生的場所了。莊園謀殺案再配上兩條獵犬的暗示,我下意識地認為這是英國某某莊園,直到警察自報家門才反應過來。之前沒意識到,在我心裡「古典本格推理中的莊園」和「英式莊園」(也許還有「阿婆風格」)是直接掛鉤的。一方面體現了我的閱讀量不足,另一方面也說明英國這一偵探、推理小說發源地影響力之大,英國推理小說家們的普及率之廣。
提到阿婆,我認為保姆的角色設計是極具阿婆特色的,另外從偵探的身上也可窺見大偵探波洛的影子。保姆是本片中鮮明的真善美角色,儘管在案件調查中有迷茫,但也頂住壓力未倒向犯罪一方。電影用了不少篇幅來豐滿她的形象。但看到諸多影評致力於打破原有推理過程和分析出「新的兇手」,我認為除了案件本身的漏洞之外,一位清白無辜而且最終形式上「獲利」的角色在現在是欠缺說服力的,這樣的角色有些過時了。事實上,阿婆筆下的一些女角色也受到相同的詬病。
再說說偵探,影片後期的一個細節透露出偵探一直對保姆有所懷疑,但即使如此也讓她加入調查過程中,因為她「有一顆善良的心靈」。偵探不只依靠確實的物證來判斷嫌疑人,也通過分析對象的性格和為人處事來判斷該人犯罪的可能,後者可以說是心證了。這樣的偵探真的是富有人情味,這能使冰冷的犯罪過程中有讓人喘口氣的空隙,不過在人情味上下的工夫也會使得最終對兇手的推理證明帶有「道德審判」的味道。這種道德則依時代不同而有或高或低的說服力。喜歡這樣並非冷冰冰的推理或是對這種模式感興趣的人們,我推薦阿婆膾炙人口的《東方快車謀殺案》,影視改編中大衛蘇切特版本的最後陳述令我印象非常深刻。
詭計方面,因為只看過一遍記憶不是非常清楚,就簡單說說幾點不錯和欠缺之處。
從影片開頭老人陳屍房間到保姆的回憶再現自殺一幕,除了警方和其他涉案人有「自殺」的猜想之外,保姆母親在家中說過「你姐姐的朋友剛剛自殺了、體貼點吧。」母親的觀點顯然是保姆自己說的話的轉述。我一上來把這裡視作和其他家庭成員一樣的「猜想」了,沒想到這居然真的是對真相的表述,可謂敘述性詭計了。另外,保姆說謊會嘔吐這一點,很有日系新本格推理中設定系的味道,相當於在人們熟識的遊戲規則中加入全新的規則、引入新鮮的邏輯關係和推理可能,主打復古的本片中難得地採用了時興的推理小說處理手法。再者,本片聚焦Whodunnit,即最終解決兇手動機和「是誰匿名請了偵探」還是相當有趣的。蘭森先於眾人得知遺囑內容這一點把我徹底卡住了,不過也給了我一個事件發生順序推理的啟發。我之前不能接受過於傾向動機的推理作品,不過《鋒迴路轉》「物證上公平,在動機上作文章」的觀感意外地不錯。
然而在案件第二部分,即女管家受害部分,我認為存在時間線漏洞。蘭森若是在和保姆同去法醫鑑定所之前給女管家會面、並給她注射了過量嗎啡,按照影片開頭建立起的「過量嗎啡注射十分鐘內就會死亡」的共識,蘭森在殺害女管家後要經歷和保姆驅車前往鑑定所、圍觀警察調查、追車、被警察逮捕一系列事情,這中間肯定超過了10分鐘,保姆後來在洗衣房見到女管家時應該已經死透了。同理,蘭森和保姆一起行動期間沒有機會跑去和女管家偷偷見面和殺害她,他只可能在和保姆匯合之前對女管家下殺手。
優缺點說了這麼些,最後以推理迷被「服務到」的地方來收尾吧。《鋒迴路轉》還原了一個完整的古典本格推理從詢問、取證到推理的過程:詢問的部分我腦中就激動地排起了時間表、族譜等等;取證的過程中我記下了一大堆對破案毫無用處的細節,影視化這個過程對我吸引力太強了,但感覺畫面信息量的運用還沒到頂;最終嫌疑人齊聚一堂、偵探展開推理時,警員的小動作「你不要打斷偵探的推理嘛」令我會心一笑。在細節上亦有很多致敬之處,推理小說家之死、推理小說家「策劃案件」、推理完備仍需物理證明真兇,影片背後顯然是個「懂」推理之人。我因此看的非常開心。當然這樣「粉絲向」的電影也有其局限性,復古令人懷念、但人物需要新鮮血液,而且為了觀賞性而犧牲掉的複雜性也很可惜。總之,期待更多好看的推理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