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鋒迴路轉》影評:全面劇透解析《鋒迴路轉》
鋒迴路轉影評以下內容為視頻解說的文稿,原視頻最初於2019年11月30日發布於B站及微博賬號:李里西。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原作者
嚴重劇透,請酌情閱讀!
視頻影評鏈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7525679/
我先把劇情整理一遍;
一位85歲高齡的推理小說作家在家中舉辦過生日派對後,突然割喉自殺了。警察通過簡單的排查後,認定這是一起普通的自殺事件。但是,也不知道是誰,給一位偵探寄了匿名信,要他去調查作家真正的死因。出於好奇,偵探參與到了作家死亡案的調查中,並向警察爭取了兩天的時間去調查真相,要是兩天後自己查不出什麼來,再以自殺的名義結案。
接下來,偵探一一盤問了來參加派對的每個人,並發現有四個人在派對中和作家起過衝突,他們分別是:
1, 作家的兒子
2, 作家那已經去世的另一個兒子的妻子 --- 也就是作家的兒媳婦
3, 作家大女兒的老公 --- 也就是作家的女婿
4, 還有作家那遊手好閒的孫子。為了表示尊敬,我們就不叫他孫子了,直接叫他美隊吧。
作家和兒媳婦起衝突,是因為發現兒媳婦一直在趁著自己給她的女兒匯學費款的機會偷錢,因此決定中斷對她的資金援助。
作家和小兒子起衝突,是因為小兒子不尊重自己對於作品版權的處理方式,因此打算把小兒子從出版公司中辭退。
作家和大女兒的丈夫起衝突,是因為發現了他出軌。
作家和美隊起衝突,則更多是因為這倆人一直都不怎麼對付,吵架已經成了家常便飯。那天,作家生氣地對美隊表示:自己的遺產都會留給那個一直在用心照料自己的護工,絕不讓家裡這些只會伸手要錢不知感恩的人再多占自己一分便宜。
其實,作家之所以要切斷對於子孫們的財務支持,只是因為想讓他們變得獨立、成熟,而不是一直像寄生蟲一樣依賴著自己活著。
但是,子孫們並不領這個情,他們一致對作家產生了仇恨,尤其是美隊,他知道,憑作家的個性,那些話絕對並不是說著玩的,他是真的打算把遺產都留給那個護工。不想讓外人得到財產的美隊,突然想到了一個名為the Slayer Rule的法律條款,這則條款表明:不允許犯有謀殺罪的人從被謀殺者那裡獲取遺產。因此,美隊打算把護工陷害成殺死作家的殺人犯,從而剝奪護工繼承遺產的資格。他先是假裝離開了派對現場,之後偷偷潛回房子,把裝有普通藥物和嗎啡的瓶子互換,想讓護工為作家打錯藥,從而去栽贓護工犯了故意謀殺罪。
但是,因為很熟悉不同藥物的外觀特性,護工在打藥時根本都不用看標籤,因此她並沒有弄錯藥物。可是,在偶然瞥到了瓶子上的標籤後,護工卻慌了;她誤以為自己用錯了藥,給作家打了大劑量的嗎啡,這會導致作家在十分鐘內死亡。
護工要去叫救護車,但是作家攔住了護工,並告訴她說:「這個位置太偏遠,救護車就算趕過來,也要十五分鐘以上,那時候我早就死了。我真的不希望你進監獄,否則,你那個非法移民母親就會被驅逐出境。所以,不要叫救護車,反正我怎麼樣都要死,你一定要按我說的做,去擺脫嫌疑。」
之後,作家交代護工先假裝離開,然後再按照特定的路線返回房子,穿上自己的睡衣在房子裡晃蕩一圈,以此來混淆目擊者的試聽,打一個時間差,從而洗清護工的謀殺嫌疑。之後,作家就不顧護工的勸阻,割喉自殺了。為了不辜負作家的一片好意,護工只好按照作家交代給自己的方式照做。
有趣的是,作家告訴護工偷偷返回房子的路線,和美隊當時偷偷返回房子的路線正巧一模一樣。真的是爺孫連心了(或是另有隱情?咱們稍後再解釋) - -
第二天,美隊得知,作家竟然不是死於嗎啡注射過量,而是自殺身亡。知道這其中一定有貓膩的他於是偷偷找來了偵探調查真相,希望能夠把護工的嫌疑給揭發出來。所以,偵探收到的匿名信,就是美隊寄的。
作家在割喉自殺時,濺出的一滴血沾在了護工的鞋上。其實,偵探在見到護工的第一眼時,就已經注意到了這滴血,知道作家的死一定和護工有關。
但另一方面,偵探又覺得善良的護工並不像是謀殺作家的真兇,這背後一定另有隱情。於是,他故意帶著護工一起查案,趁機去挖掘真相。
對了,還有一點必須要提,那就是:護工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毛病,一說謊就會嘔吐。這個設定,在最後,也成為了大家找出真相的關鍵。
至於美隊的借刀殺人計劃,其實並不是萬無一失。當他趁著所有人去參加作家葬禮的機會,折回到房子裡去把之前被自己調換了瓶子的兩種藥再調換過來時,恰好被管家看到了。
管家知道,美隊不是個好人,在看見美隊調換藥瓶後,管家於是理所當然地認為:是美隊用藥毒死了作家。管家的表妹恰好就在為作家做尸檢的法醫中心工作,管家於是拜託表妹為自己弄來了一份作家的屍檢報告。
其實,這份屍檢報告的內容中只是表明,作家並非死於嗎啡注射過量;這也就意味著,屍檢報告的存在,能夠證明護工的清白,因為護工原本就沒有把藥弄錯。
但是,不清楚內情、同時又看不懂屍檢報告上那些專業醫藥名詞的管家一心只以為,這份屍檢報告就是美隊為作家下毒的證據。於是,管家把屍檢報告的複印件匿名寄給了美隊,並約他出來見面對峙;同時又把屍檢報告的原件藏在了自己平時藏大麻的大鐘下面。
這時,律師那邊宣布了作家的遺囑。大家在得知護工竟然是作家指定的唯一財產繼承人後,瘋了似的開始攻擊護工,護工也被嚇得不知所措。美隊於是趁機假扮成知心大哥哥,從護工的嘴裡套出了作家死亡的前因後果,並得知了護工其實並沒有因為自己調換了藥瓶而用錯藥。因此,他直接改變了策略,假裝表示會幫護工掩蓋罪行,並要求她把獲得的遺產分給自己一部分,以作為答謝。
因此,在收到管家寄來的那份屍檢報告複印件後,自以為已經掌控了全局的美隊一點都不慌。他先是按照屍檢報告複印件上的地址,放火燒了那家法醫中心。這樣一來,能夠證明護工清白的證據就消失了。
緊接著,美隊又以那份屍檢報告複印件為基礎,在修改過一些關鍵信息後,做成了一封勒索信寄給護工,讓護工誤以為自己當初為作家打錯藥的事已經被人發現;同時,美隊還給護工發送了一個匿名郵件,把她引向了管家約自己見面的地點,好讓護工認為發現了真相並想要趁機勒索的就是管家。而事實上,美隊早已經提前在約定的地點見過了管家,把她迷暈後注射了大量足以致死的嗎啡。這樣一來,他就可以把隨後趕來的護工栽贓成是謀殺管家的兇手了。
但沒想到的是,等護工來赴約時,管家竟然還沒死。她告訴護工說:Hugh did it. 意思是:美隊是害死作家的真兇。
在這裡要說明一下:正常人是不會叫美隊Hugh的,傲慢的美隊唯獨要求佣人叫自己這個名字,所以管家才會習慣性地稱呼美隊為Hugh。但是,因為身體虛弱,發音不清,護工誤以為管家說的是:You did it.意思是:你就是害死作家的真兇。這讓護工嚇出了一身冷汗。
其實,從護工的角度看,管家此時已經奄奄一息,只要她一死,自己的秘密就沒人知道了。但是,護工還是毫不猶豫地為管家叫了救護車。她的善良,幫助她逃過了美隊設下的詭計。
在把管家送進醫院搶救後,護工對偵探坦白了一切真相。她也把作家所有的家人都匯聚在房子裡,打算當眾說出作家死亡的內情,並放棄遺產繼承權。在宣布這一切以前,護工也把管家藏在鐘下的那份屍檢報告原件翻了出來,交給了偵探。
至於為什麼護工能輕鬆找到那份屍檢報告原件,答案很簡單,那就是:管家一直喜歡把東西藏在同一個地方,這一點,護工和兒媳婦的女兒都知道。
但是,護工剛要宣布一切,偵探就突然衝過來打斷了她。原來,偵探已經從作家的屍檢報告原件中看出,護工並沒有為作家打錯藥,同時也推導出了美隊的所有陰謀。終於恍然大悟的護工也附和著偵探對美隊說:管家已經搶救過來了,只要她一恢復意識,就立即可以指證你的罪行。
一聽說管家沒死,美隊就慌了。他乾脆破罐子破摔,嚷嚷著說:那又怎麼樣啊?不就是弄死個人嗎?老子有錢,能請得起最好的律師打官司,老子不怕!
美隊這麼一嚷,就相當於是認罪了。這些話也被在場的警察錄了下來,成為了鐵證。
其實,管家已經搶救無效死亡了。護工撒謊,只是為了刺激美隊說漏嘴。但是,別忘了護工有一個神奇的體質,那就是:一撒謊就會嘔吐。她一下子吐了美隊一臉,美隊可能是覺得太噁心了,氣得要拿刀捅死護工。沒想到,那刀竟然是把玩具刀,連個蒼蠅都扎不死。
最後一個鏡頭,是護工站在房子的陽台上,居高臨下地看著樓下的作家家人們。她的手裡拿著一個杯子,上面寫著:
「我的房子,我的規則,我的咖啡」
這個杯子,在影片的最開頭處也出現過。它表明:護工已經正式接受了作家留給自己的遺產。
但是,影片中並沒有告訴我們,護工是否會用作家的遺產去幫助作家的家人。我們只是從劇情中得知,護工唯獨承諾過作家兒媳婦的女兒,會負擔她的大學學費。而兒媳婦的女兒,雖然也曾經在家人的威脅下出賣過護工,吐露了護工母親是非法移民的秘密,這才讓家人有機會用這一點去要挾護工,要護工放棄遺產。但她也算是作家的所有家人中,仍然保留著一點純真和良知的一個。
以上就是電影的全部情節。為了表述清楚,我在描述劇情時,是打亂了順序說的。而原片中的劇情推進節奏,真的是既有條不紊,又令人出乎意料,非常非常吸引人。雖然故事的前半段進展緩慢,但細節鋪墊很足,影片的表現力也很優秀,完全沒有拖沓感。直到最後十幾分鐘,所有真相才爆炸性地被揭示了出來。
而在此之前,也有許多小暗示指明了美隊的大Boss身份,例如:
兩隻狗狗對誰都很友好,唯獨會對著美隊亂叫;
作家的老母親在把護工錯認成美隊時,說了一句:「美隊,你怎麼又回來了?」--- 之所以說「又」回來了,這是因為她已經目睹過美隊偷偷爬窗戶了。
還有美隊故意提醒護工查看郵件的行為,也有點做作。
另外,美隊和護工,都曾經陪著作家下過棋,而作家始終都在說:護工的棋藝比美隊更高超。棋盤上,美隊比不上護工;就像在現實中,美隊的狡詐也敵不過護工的善良一樣。而當時,被美隊更換了瓶子的兩份藥,也是先被放在棋盤上,之後才被作家掀翻的。一切的起因,似乎都是源自於這小小棋盤,所帶來的隱喻。
除此外,影片中相互呼應的巧妙鋪墊橋段、以及有趣的細節設定,也有很多很多。
下面舉幾個例子:
1,正是因為作家家人看不起管家這種傭人,不讓她參加葬禮,所以管家才會在留在房子中時,發現美隊的陰謀;
2,和護工下棋時,作家曾經諷刺美隊說:這孫子連玩具刀和真刀都分不清。最後,美隊果然真的是分不清 - -
3,作家女兒的丈夫曾經手賤把作家桌子上的球扔出了窗外;正是因為這樣,作家女兒才會在把球放回原位時,注意到作家留給自己的信,得知了丈夫出軌的事實;
4,最後在結局處,竟然出現了《權力的遊戲》同款鐵王座。護工坐在椅子中央時,所有的刀尖,恰好都指向護工。這也暗指了護工身為移民,在整個家庭裡、以至於在整個社會大環境中的不利地位。而且,椅子本身,也能夠暗指家庭內部為了爭奪遺產而引發的一場「權利的遊戲」。
因為只看過一遍電影,所以我也沒有辦法還原出全部細節。總之,影片中,到處都充斥著一種不確定的暗示,真相似乎觸手可得,但你就是抓不到它。直到最後,才會恍然大悟。一切,都很輕盈,但也很紮實。每一處的劇情設定,也都是有求必應、有因有果。
《鋒迴路轉》,由執導過《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的Rian Johnson 同時擔任編劇和導演。早在2005年,導演就產生了製作這部電影的想法,並在創作的過程中大量借鑑了英國偵探小說家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的作品,例如《東方快車謀殺案》、《死亡陷阱》、《私家偵探》、《尼羅河上的慘案》等等,綜合了眾多經典懸疑元素於一身,並以此為基礎,創造出了一個更複雜、更有節奏感、更有層次、更符合現代人口味的作品。優秀的配樂,恰到好處;豪華的演員陣容,也天然賦予了這部影片巨大的娛樂價值。整個故事中,不但包含著嚴謹的思維邏輯,還囊括了豐富的現代社會信息,機智、巧妙、犀利、有趣。而一直在反轉的劇情,更是充滿了魔術感,把傳統的故事結構,玩出了新花樣。
例如,故事中的死者,的確不算是他殺,而是自殺。只是,這自殺的背後,有著錯綜複雜的原因。
而在影片開始不久就被直接揭示出兇手身份的護工,最後卻成了唯一清白的正面人物。沒有動手殺人的人們,卻一個個,都是幫兇。在真相揭示以前,影片中對於護工這一「兇手」所表現出的同情,打造出了一種不一樣的人性主義。
除了是懸疑作品外,《鋒迴路轉》,也是一部全面的諷刺作品,惡狠狠地挖苦了種族主義、拜金主義、白人至上主義,並映射了移民等具有現實性的社會與政治問題。
作家的所有家人,都是白人,都帶著愚蠢、誇張又可悲的白人主義面具。最初,他們對於護工的態度很友好,大多數人也對於移民問題和種族歧視問題抱有相對溫和的觀點。但是,他們所有的道德和原則,都需要依靠著對於金錢的崇拜,才能加以維持。因此,當他們得知護工這個拉丁裔移民竟然拿到了所有遺產後,立即原形畢露,不顧尊嚴地對著護工亮出了自己的獠牙。,
正如影片的名字《鋒迴路轉》一樣,每個人,都暗藏著一把刀,隨時準備著刺傷一切威脅自身利益的人。他們認為,現在屬於自己的東西,就永遠都屬於自己,並且永不知足。即便遺產已經由作家依據個人意願依法留給了護工,他們還是覺得,自己理應擁有那些已經屬於他人的東西。
但是,他們忘了,作家的遺產只屬於自己,他有權做任何安排;至於移民問題嘛,這整個國家,都是由移民構成的;每個人的祖輩,也都曾經是移民。(在這裡只討論正常的移民問題,不討論非法移民。畢竟,「非法」二字,已經代表著不合法規)就像美隊在對著護工吼著「這是我們的房子,本該一直屬於我們」的時候,偵探立即一臉不屑地嘲笑他說:「什麼叫「本該屬於你們?」這個房子,也是作家當初從一個巴基斯坦人那裡買過來的。」
這些人,早已經忘記了歷史和社會的真相,忘記了資源分配的基本原則,也因此而弄不清楚,誰才是真正的敵人。這種前提下,他們攻擊他人的理由根本無法成立,手中的刀,也根本無法出鞘。因為,每個人都是在為了一種偽邏輯而斤斤計較。就像美隊那樣,憤怒地用刀扎出去,卻獲得了一個軟綿綿的笑話。
最後,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寫了一輩子推理小說的作家難道真的不知道有人打算設局謀殺自己嗎?
作家在死前的一週就改遺囑了,這是不是有所準備?
這麼聰明的一個人,為什麼偏偏要把和家人的矛盾一次性地全部挑出來明說?又為什麼偏偏要告訴美隊自己對於遺產的安排?這麼打草驚蛇,給自己拉仇恨,真的好嗎?
當時,作家硬要拉著護工下棋,而且還故意打翻棋盤,這個操作是不是有點做作?
既然要通過自殺來為護工脫罪,那作家為什麼不多花費個十幾秒鐘,寫一張簡單的字條,直接把自己定性成自殺呢?這樣一來,護工不就徹底不會有嫌疑了嗎?
作家交代給護工折回到房子的路線,和美隊選擇的路線一模一樣,這真的是巧合嗎?
當時,護工誤以為自己給作家注射了大量嗎啡時,曾說作家10分鐘內會死,5分鐘內會出現各種症狀。但是,從注射結束到作家自殺,這期間應該已經超過5分鐘了,作家難道就沒發現自己的身體並沒有出現護工所說的各種異常嗎?畢竟,如果按照護工說的那樣直接叫救護車,作家是不用死的。
而且,影片中,多次為作家的畫像推進了特寫,是不是有所暗示?
還有那個杯子,上面寫著「我的房子。我的規則,我的咖啡。」這是不是在指,作家也在事件中按照自己的規則,設了其他的局?或許他早知道美隊圖謀不軌,所以乾脆順水推舟、並另有打算呢?
畢竟,偵探曾經形容這個案子「就像是一個大甜甜圈,一環套著一環,結構非常巧妙。」有沒有可能作家本人就是這最大的一環?整個電影,或許就是個無限大的局中局中局中局中局…
看電影,就是可以隨便開腦洞的。在看到結局之後,仍然能找到更進一步的解讀空間,這就是編劇的高明。
總的來說,這部電影真的很精彩,絕對值得你的電影票錢。
以上內容為視頻解說的文稿,原視頻最初於2019年11月30日發布於B站及微博賬號:李里西。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