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鋒迴路轉》影評:一部觀影體驗如「過山車」般的推理懸疑片
鋒迴路轉影評《鋒迴路轉》的海報上,富豪小說家、一家之主哈蘭(Haran)坐在中間,身後站著他的眾多家人,以及大偵探布蘭科(Blanc),營造出了一種古典推理舞台劇的韻味。
這部影片也如同海報傳達給我們的信息一般,人物眾多卻個性鮮明,打光和表演呈現出舞台劇風格,每個人的背後都隱藏了一些故事,隨著劇情的展開,真相逐漸浮出水面。
這部電影是典型的經典推理懸疑電影(whodunit),即由業餘的或半專業的偵探推動故事發展,不斷向觀眾給出線索,讓人思考「誰是罪犯」。雖然這算不上注重「詭計」設計的本格推理,作案手法並不令人拍案叫絕,但導演憑藉他紮實的功底,講了一個充滿反轉卻不那麼燒腦的精彩故事。
導演拍攝的用意
導演自小是一個阿加莎迷,阿加莎的推理小說,對他來說就像「可口的飯菜」。影片的故事推進中,導演不斷給出部分真相,提供一種「偽全知」的視角,節奏緊湊,讓觀眾一直跟著偵探思考疑點是什麼、誰是兇手。
比較嚴謹和紮實的劇本,以及演員們到位的表演、良好的故事推進節奏,讓觀眾從頭到尾都有比較深的沉浸感。甚至結尾處,偵探對護工瑪塔說「一開始你的鞋子上就有血跡」時,觀眾可能還會認為故事並沒有結束,真相不止於此。這種意猶未盡感,讓人哪怕走出電影院,依然在回溯電影的細節。
雖然是阿加莎迷,但導演設定的故事背景頗有對當今美國的諷刺。一個表面光鮮的富豪家庭,家庭成員卻暗地裡各懷鬼胎,虛偽、欺騙、貪婪、自私;一個如履薄冰的移民護工,雖然貧窮,卻善良、可靠。一邊是偽善的富人,一邊是真誠的窮人,這樣的設定,體現了現實的諷刺和戲謔。
但導演拍攝此片的主要用意,正如他自己所說:「我希望它能成為一個過山車」,觀眾可以跟著幽默而不失反轉的情節,在電影院進行一次刺激和有趣並存的體驗。這部反轉反轉再反轉的電影,在營造「過山車」體驗上來說,無疑是成功的。
多層次的懸念
電影開場,傭人拿著寫有「my house my rules my coffee」的咖啡杯上樓,給一家之主、富豪推理小說家哈蘭送早餐。作為一個懸疑推理電影,每一個鏡頭都應該傳達一些信息。電影鏡頭拍攝了老宅的一些表情誇張、詭異的裝飾品,頗為滲人,既暗示了一家之主「推理小說家」的職業,也暗示了這個家彌漫的詭異氣氛。
隨著傭人進入房間,觀眾很快就被吸引進了故事,因為沙發上躺著喉嚨被割、已經嚥了氣的一家之主哈蘭。
電影一開場就向觀眾拋出了第一層懸念:這位豪宅主人到底因何而死?是自殺還是他殺?
帶著疑問,我們跟隨探案警察和大偵探布蘭科,逐一認識了相關人物。這一段或許出場人物過於密集、信息量有點大,但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還是能讓我們對這一家人有個大概的了解。
每個人的故事都經過了反轉。起先,每個人都強調自己「白手起家」,強調那天的生日宴「其樂融融」。但隨著互相揭發,我們馬上發現,這些偽裝成白手起家的家人,卻在那天與哈蘭的私下談話中,暴露了他們對這位富豪小說家的依賴甚至憎恨。生日宴當天,每個關鍵人物都與哈蘭有過爭吵。
琳達(Linda)的老公理查德(Richard)因為出軌的事與哈蘭發生爭執,哈蘭說:「你去告訴她,或者我去」;美隊飾演的蘭森(Ransom)與哈蘭因為遺囑問題發生爭執,被蹲在廁所玩手機的Jacob聽到;哈蘭與兒媳婦喬尼(Joni)發生爭執,因為Joni同時拿兩份女兒的學費,哈蘭決定給她簽最後一張支票並永遠不會再給她錢;哈蘭告訴幫自己運營公司的兒子Walt,他不需要繼續運營自己的書,可以去開創自己的事業。
故事發展到這裡,我們一定會理所當然地認為,在這複雜的勾心鬥角中,一定有人因為懷恨在心而設計殺害了哈蘭,「自殺」的可能性幾乎完全被排除。
但故事馬上發生了第一次反轉:哈蘭的護工瑪塔(Marta),這個所有登場人物中看上去最不可能是兇手的人,卻因為錯拿藥瓶而失手「殺害」了哈蘭。
故事的發展似乎超出了常識範圍。根據瑪塔的敘述,當得知自己已被注射了100g致命劑量的嗎啡後,哈蘭想到的竟然是為瑪塔製造不在場證明,為此,他甚至不惜自己抹脖子。
看到這裡,第二層懸念浮出水面:瑪塔是否能夠如哈蘭所願,順利擺脫嫌疑人身份?哈蘭為什麼付出如此大的代價也要幫助瑪塔?
大偵探布蘭科在豪宅裡展開調查。當他走到莊園一處的草坪上時,一個棒球被扔出來,預示著劇情的轉折。他遇到了一說謊就會吐的護工瑪塔。
案發當天晚上,瑪塔回到家裡,坐在媽媽身邊時,鏡頭給到了她鞋子上的一滴血跡。布蘭科之所以選擇瑪塔(Marta)作為他探案的助理,我想是出於兩個原因。第一,瑪塔一說謊話就會吐的體質,讓他便於分辨真假;第二,正如布蘭科在影片最後說的,他一開始就注意到了瑪塔球鞋上的血跡,他確信瑪塔與案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瑪塔戰戰兢兢地根據哈蘭給出的脫罪方案執行。雖然她用吸鐵石破壞了監控磁帶的磁道,踩爛了小道上的腳印,把狗刁來的木板扔掉,但還是留下了蛛絲馬跡,比如走廊地攤上的泥土、被偵探發現的爬入樓上的暗窗、看到她爬下來的奶奶、以及再次被狗刁回來的木板。而這些「證據」裡,最重要的兩件東西卻不在她手上,即不翼而飛的裝著藥物的包,以及可以證明哈蘭被注射藥物過量的血檢報告。
隨著劇情發展,第三層懸念出現了:誰拿走了血檢報告?這個人的目的是什麼?誰雇傭了偵探布蘭科?
瑪塔本能性地想要為自己洗脫罪名,不惜飆車赴約取走屍檢報告。在恐怖洗衣店裡,她原本有機會「殺人滅口」,卻沒有選擇這樣做。
最終,瑪塔還是決定把「真相」公之於眾,故事看上去似乎就要結束了。正當觀眾眼睜睜看著瑪塔即將在一家人面前交代事實、放棄遺產時,代表著反轉的棒球再次出現,身後的偵探打開血檢報告,匆忙阻止瑪塔「自首」。自此,劇情再次反轉。觀眾大舒一口氣的同時,又出現了第四層懸念:到底誰才是兇手?
正如偵探布蘭科所說,這個案件就像一個甜甜圈,你以為填上了中間的洞,實際上並沒有。層層遞進的懸念,不斷向觀眾拋出新的問題,讓人迫不及待地想要接近真相。
引導觀眾情緒,製造情緒起伏的「過山車」
這部並不以「巧妙詭計」取勝、也不以「大場面」取勝的電影,勝在懸念的疊加,以及對觀眾情緒的引導。
在這個爾虞我詐的家庭裡,瑪塔這個人物身份親切,贏得了哈蘭絕對的信任,而且她「一說謊就會吐」的特質,讓觀眾更加認同她的善良和誠實。導演正是利用了觀眾對瑪塔產生的「共情」,調動起觀眾的情緒,讓我們不禁替瑪塔捏一把汗,心想:她到底能不能按照哈蘭所期待的那般脫罪?
觀眾如同坐著「過山車」一般,始終替瑪塔捏一把汗,看到她露出破綻時憂心忡忡,看到她脫罪時又開懷釋然。一旦觀眾的情緒被調動起來,這就不再只是一個冷冰冰的案件了。這種「參與感」,也是這部電影吸引人的重要原因。
真相到底是什麼?
影片的最後,瑪塔站在二樓露台上,以主人的姿態拿著印有「my house my rules my coffee」的咖啡杯,詭異一笑,看上去似乎令人生疑。甚至有人提出,瑪塔對於哈蘭死亡那一天的描述,是否從頭到尾都是謊言?會不會是她驚慌自己失手用錯藥後,刻意營造出了哈蘭「自殺」的假象?
但球鞋上的血跡是她那天凌晨回家坐在媽媽身邊時就有的,如果她是兇手,應該會注意清理血跡、銷毀證據才對,不至於穿著有血跡的球鞋而一直不自知。
所以我覺得,這部電影並沒有更多「真相」,影片中給出的即是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