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鋒迴路轉》影評:阿婆「推理」片之外還重視希翁的「懸疑」(微劇透)
鋒迴路轉影評《鋒迴路轉》是一部向舉世公認的推理小說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致敬的現代謀殺懸疑片,它的劇本很具有「阿婆」精神,將背景放置在一個表面溫馨實則分崩離析功的大家庭中。正如觀眾所期待的,大家長離奇身亡,一位偵探介入案件,通過一系列的問話和閃回,最後做出總結陳詞,找出誰是真兇。故事的主體框架更像是對阿婆的成名作《羅傑疑案》的改編,丹尼爾·克雷格飾演的布蘭科偵探一開始似乎是主角,但隨著死者哈蘭(克里斯托弗·普盧默 飾)的註冊護士瑪爾塔( 安娜·德·阿瑪斯 飾)的閃回,很明顯她成為全片的情感中心,這與《羅傑疑案》的「我」如出一轍,我將這稱之為「誘餌主角」。有趣的是,瑪爾塔與「我」一樣,都以偵探助手的身份示人,同樣都在掩蓋自己的某些行為,不過兩者的結局當然是大相逕庭的,不然就真成翻拍了。
《羅傑疑案》的「我」是從讀者角度來講故事的,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可以使讀者增加認同感。《鋒迴路轉》也是通過瑪爾塔的視角展開故事,隨著情節的發展,也使觀眾對她產生了情感認同,繼而達到設置懸念吸引觀眾的目的(即使影片已經過早揭示出一部分答案,即第一層「甜甜圈中間的洞」)。觀眾會站在她的立場,希望她的事情不要暴露。就像在電影《驚魂記》中,諾曼將瑪麗安的汽車推入沼澤,汽車緩緩下沉又中途停頓,觀眾就會站在兇手的立場,焦慮地希望汽車快點下沉。這是電影賦予的移情。採用瑪爾塔的視角還有一個好處,有助於誇大所有家庭成員的糟糕程度。這一點也與《羅傑疑案》相吻合,死者是位有錢的大家長,周圍的親戚都是需要錢的人,在大家長死後紛紛撕破虛偽的面具。
在我看來,布蘭科身上綜合了好幾位偵探的特點,他紳士的外表可以說是夏洛克·福爾摩斯般的迷人;他的南方口音,以及問話、總結的方式又與這個大家庭格格不入,好似阿婆筆下的經典主角——比利時偵探波洛;他那明顯的遲鈍,多數時候可能都不確定自己在做什麼的狀態,或只是等待時機,等到兇手出岔子落在他手上,是典型的美劇《神探可倫坡》的風格。布蘭科的盤問既荒謬又滑稽,不僅能夠了解這些人,還可以了解他們對彼此的感覺。德賴斯代爾家族的每位家庭成員對死者哈蘭都有自己的「心結」,又都有含糊其辭的不在場證明。他們講述給哈蘭祝壽當晚發生了什麼事,但影片立即剪輯到另一位家庭成員的回答,會反駁前一個人所說的一切。
導演萊恩·約翰遜其實在前作《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中,就安排過凱洛倫和盧克分別說出了三個版本的回憶故事,堪稱「星戰·羅生門「。《鋒迴路轉》在這一敘述方式上予以改良,不知你有沒有發現?所有嫌疑人(除了瑪爾塔)都在不斷對布蘭科和警察說謊,但閃回卻總是在講真話,這種不可靠的敘述者,徹底玩弄了觀眾。而布蘭科對每一條新信息的反應,會讓觀眾懷疑這名神探並不像我們所想象的那樣聰明。除此之外,影片還著重刻畫人物在接近真相時所面臨的反應,幾個人物在明在暗的博弈。在劇本的寫作上,它一而再再而三地在「自殺」與「謀殺」之間徘徊,打迂迴戰。哈蘭的死因起初似乎是自殺,但布蘭科懷疑是謀殺。後來哈蘭為了保護瑪爾塔而自殺,最後發現又變成了一種複雜的謀殺。這也是阿婆的慣用伎倆,她經常會用角色的自殺來換取另外一種謀殺的手段。而關鍵物品「嗎啡」也是阿婆小說中常用的毒藥,包括《H莊園的一次午餐》《煦陽嶺的疑雲》《外國學生宿舍謀殺案》《遺產風波》《懸崖上的謀殺》和《高爾夫球場上的疑雲》等都有用過。
與阿婆小說改編電影不同的一點是,它在類型慣例上做出了突破結構的嘗試,過早揭曉了部分答案,直接涵蓋了大家長哈倫是怎麼死的(當然,會有一些小疏漏)。隨著外面那個甜甜圈洞的揭開,觀眾不由會想,為什麼故事還在繼續?那些看過大量希區柯克電影(希區柯克講懸念而不是推理)的觀眾會知道故事為什麼在繼續——電影《迷魂記》原版小說的謎底在電影三分之一處就揭曉了,剩下的情節就是靠懸念推動了。希區柯克講求的方法是最好能盡早扭轉情節,讓觀眾參與其中,然後讓懸念而不是驚喜推動情節的發展。這裡我引用一篇《天才的陰暗面——希區柯克的一生》里希區柯克對於「懸疑」和「推理」兩詞的解釋,你會更加直觀:
「推理」和「懸疑」兩詞常令人混淆不清,兩者差距絕對是十萬八千里。推理是知性過程,如追究「是誰幹的」的解謎小說。可是懸疑基本上是情感過程,必須提供觀眾若干資料,才能展開懸疑元素。我敢說各位看過不少情節發展神秘難解的電影,各位不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那個人要這麼或那麼做。等你明白到底在搞什麼名堂時,電影已經演了三分之一。對我來說,那根本是浪費底片,因為其中沒有情感……觀眾無法產生情感共鳴……推理引不起我的興趣,因為那只是要讓觀眾摸不著頭腦,我覺得這樣做並不夠。
所以,不管你是不是很早就猜出了《鋒迴路轉》的兇手是誰,這都不重要——這部電影有足夠的陰謀和懸念讓你猜測和感興趣,最重要的就是它能引起你的情感共鳴。就像之前說的,你也會與瑪爾塔產生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