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艾莉塔:戰鬥天使》影評:關鍵的兩個人——《艾莉塔:戰鬥天使》的前世今生
艾莉塔:戰鬥天使影評文 3000
最近大家都在看和都在聊的,是正在上映的電影大作,《艾莉塔:戰鬥天使》。
首先,直接拋出一個大家都知道但都沒想明白的問題:為什麼漫畫叫《銃夢》,電影叫《艾莉塔:戰鬥天使》?
一般的答案都是,因為在美國這套漫畫叫這個名字,所以卡梅隆也只能遵循美版通行的名字來拍片。但是,美國漫畫版為什麼要改名呢?凱麗為什麼要改叫艾莉塔呢?
這就是我們要講的兩個人中的第一個故事——
Story 1
Fred Burke和他的《戰鬥天使艾莉塔》
《艾莉塔:戰鬥天使》對於一般電影觀眾來講,這是《阿凡達》的導演卡梅隆心心念終於拍出來的一部電影大作。而對於動漫愛好者來說,《銃夢》則是木城Yukito在上世紀90年代創作的一部漫畫。日文原版漫畫的名字就是漢字的《銃夢》,日版也有英文標題《Gunnm》(gun+dream,銃+夢)。
給《銃夢》取一個本土化的名字
這部漫畫創作過程中就陸續輸出到全球海外市場並大獲成功。
幾乎所有的海外譯製版漫畫版都叫《銃夢》或《Gunnm》,除了美國——美版引進時的出版商Viz做出了修改書名、人名、地名等一些列本土化的操作,作品名字就變成了《戰鬥天使艾莉塔》。
在有些國家和地區的出版界,為引進作品進行本土化移植是非常常規的操作。因為出版商認為書要大賣就得面對本土用戶,不應該讓帶有外語發音或複雜詞彙的書名、人名干擾到讀者。甚至不惜給書或電影起個非常庸俗的名字,甚至偽裝成之前賣得好的其他作品的續作來帶動人氣。
比如有一版《浪客劍心》被譯作《神劍闖江湖》,《潮與虎》被叫作《魔力小馬》,電影中最有名的就是《肖申克的救贖》被譯作《刺激1995》。
在美國出版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第一冊,名字也不叫《哈利·波特與賢者之石》,而是《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因為出版商覺得逛暢銷小說區的讀者一看到書名上的「哲學家」(賢者,philosopher)一詞就會被嚇跑,不如直截了當一點。
這裡要聲明一點:知道日文原名的美國讀者,也覺得原名更酷,改名這事兒非常莫名其妙,並不是很喜歡Alita這個本土化的譯名,但是已經約定俗成了,就只能這樣了。
作為集英社海外試水的Viz當年也以保證銷量的本地推廣為第一優先。《銃夢》美版一直負責翻譯的漫畫編劇Fred Burke曾經解釋過做本地化譯制的原因:「Viz發行的漫畫並不是僅僅針對硬核的漫畫和日本動畫愛好者。」(1993年10月Animation News「Ask John」專欄)
於是,基於「面向大眾」這個理念,Burke首先把作品名字由自造詞Gunnm改為劇中一章的標題《戰鬥天使》,這樣看起來更好賣一點。然後按照英語出版的習慣,書名裡最好有主角的名字,比如《PJ和神火之盜》(《波西·傑克遜與神火之盜》)、《HP和魔法石》(《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於是他要給女主角凱麗(Gally)改一個更容易在北美推廣的名字,據說Gally的意思是荒蕪,而Gall的意思是苦悶,總之不太好……(很多美國讀者雖然吐槽給主角改名字這件事,但也明確表示Gally發音很怪)
關於Alita這個新名字,Burke也曾給出過兩種不同的解釋,較早時期他聲稱是在翻閱一本給寶寶起名的書時看到了一個略微有點外國腔調的名字Alita,意為「高貴」。
而另一個晚些他給出的說法是Alita來自一部1924年的蘇聯科幻黑白默片《Aelita,Queen of Mars》(火星女王艾莉塔),認為這暗合了故事的走向之類的……
總之,就是你了!Battle Angel Alita!好幾個A!還挺符合英語押韻習慣的……
順便提一句:《銃夢》的女主角凱麗雖然沒有明確的原型,但作者自己認為凱麗(Gally)這個名字,是受高三時看過的科幻小說《群星,我的歸宿》(曾被前田真宏改編為動畫《岩窟王》)影響,從主角格列佛·弗雷(Gully Foyle)的名字而來的。
1993年,Viz已經和木城Yukito溝通過美版《銃夢》確定要修改人名了。所以木城Yukito在接下來的連載中埋了一個與此有關的梗——在漫畫第49話中,凱麗被諾瓦教授困在世界重啟的夢境裡。夢裡的諾瓦是個好人,他和伊德一起撿到了凱麗,他給少女起了個名字叫「艾莉塔」。「凱麗」這個名字則屬於一隻貓。後來凱麗正是因為藏在貓體內的「本名」,才擺脫了諾瓦的控制重新醒來。而在女主角原本就叫「艾莉塔」的Viz美版中,為了保持劇情邏輯上連續,只能與日版相反:諾瓦給女孩命名凱麗,而貓叫艾莉塔。這是艾莉塔和凱麗唯一一次出現在對方的版本中。所以說,並不是美版漫畫從日本原作中得到了艾莉塔這個名字,而是原作者配合了美版的改名加了一筆。
Burke對《銃夢》更多改編
其實Burke老兄為《銃夢》做的更改還不止這些,他把撒冷(中文漫畫中翻譯作沙雷姆)改叫「提法雷斯」——意為「美麗」,來自卡巴拉生命樹的中間位置(eva和鋼煉裡都出現過)。後來劇情中出現了沙雷姆的上層建築耶路,兩者合為耶路撒冷之後,Burke只得又給耶路改名叫「凱特雷斯」——依然來自卡巴拉生命樹,位於頂點的「王冠」。幸虧耶路再往上沒東西了,不然你可怎麼辦啊……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挖坑麼!
《戰鬥天使艾莉塔》在北美是通過漫畫店渠道銷售的。看過《天才大爆炸》的觀眾應該知道,北美的漫畫(Graphic Novel)是一種大概32頁左右的小薄本,每月在漫畫店上架更新。
為了配合這種發行方式,《艾莉塔》的章節也配合一冊的頁數作出了調整,每冊獨立的漫畫都有個新的標題,而且畫面完全鏡像成從左向右翻閱。
從1995連載到1998年之後,很快趕上了2000-2005年的全球日本動漫大爆發(死火海犬網鋼種和命)(這幾部作品分別是《死神》、《火影忍者》、《海賊王》、《犬夜叉》、《網球王子》、《鋼之鍊金術師》、《機動戰士高達SEED》、《機動戰士高達SEED DESTINY》),Viz就按照日漫的風格重新集結成和原版一樣的9冊漫畫出版,這就是現在絕大多數讀者手上的美版《艾莉塔》。
因為《艾莉塔》在硬核讀者中的爆紅,Burke繼續擔任木城Yukito後來兩部作品《灰者》和《水中騎士》的翻譯,木城Yukito也在北美擁有了無數狂熱的漫畫迷——其中就包括當時還很年輕的宅胖導演吉爾莫德爾托羅。
他把這套書推薦給了他的朋友——詹姆斯·卡梅隆。
現在,來看第二個人的故事——
Story 2
詹姆斯·卡梅隆和《艾莉塔:戰鬥天使》
時間是1995年。
40歲的詹姆斯·卡梅隆剛剛完成了一個80頁的劇本,他預感到今年自己的雜事兒會比去年多得多,就把劇本先收了起來,準備看看明年的情況再說。
整個1995年卡梅隆只以編劇和聯合剪輯的身份參與了自己前妻凱瑟琳·畢格羅的《末世紀爆潮》,影片男主拉爾夫·費因斯一年後靠《英國病人》拿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而凱瑟琳的奧斯卡來自13年後的《拆彈部隊》,劇本還是卡梅隆推薦給她的。
1994年是屬於施瓦辛格的一年,《最後的幻影英雄》(1993)、《真實謊言》和《魔鬼二世》的連續堅持,終於讓大家又回想起了這個奧地利大壯的喜劇潛力。
但對於卡梅隆來講,被中國觀眾驚為天人的《真實謊言》不過是一次跟阿諾的小試牛刀,他真正在盤算的是重操《深淵》時的舊夢,帶上一支IMAX隊伍去拍自己玩深海潛航的紀錄片。
在招兵買馬的過程中,他突然發現與其找個攝影隊伍和自己一起下去,不如乾脆把自己想去下潛的地方拍個電影吧——於是他回到好萊塢四處遊說,拉了派拉蒙和福克斯兩家一起投資,開始拍攝改變了電影工業面貌的巨作《泰坦尼克》。
《泰坦尼克》的工作極大地振奮了卡梅隆的心情,他覺得電影的數字化創作時代即將來臨,於是在轉年的1996年,他宣布將在《泰坦尼克》完成之後,就把去年寫成的那個劇本拍成電影——暫定名為「880項目」。
卡梅隆就是這樣的人,他每一部電影中所做的技術嘗試和突破,所服務的對象其實都是下一部電影。
在1989年的《深淵》中,觀眾們都被那個流動的液體怪物嚇得毛骨悚然。但對卡梅隆來說,其實是關乎下一部電影關鍵創作的實驗。如果液體異形拍攝成功,那麼他就將在《終結者2》中使用液體金屬機器人這個角色;如果失敗,這個角色就要取消。
《終結者2》等到了勝利的成果,「880項目」則沒那麼幸運……
卡神與《銃夢》一見傾心
功成名就的1997年。
直到今天許多國家的電影票房最高紀錄都仍然停留在那一年,由《泰坦尼克》創造。但卡梅隆卻暫時中止了「880項目」的推進,他已經發現以當時的電影工業水平,根本無法支撐他把「880」拍成一部令自己滿意的電影。幸運的是,他這次把目光投向了一個最近剛剛感興趣的領域——漫畫。
雖然具體時間不可考,但吉爾莫·德爾·托羅把《銃夢》安利給卡梅隆的時間,應該差不多是在1995-1996年之間。
卡梅隆對《銃夢》一見傾心,進而對把漫畫改編成真人電影充滿了熱情。他選取了兩部漫畫作為自己的下一部作品選題:《蜘蛛人》和《銃夢》。
卡梅隆對《銃夢》的世界觀和角色魅力無比傾倒,一心想要把這部漫畫的改編權給買下來。但等他和福克斯在1997年聯繫到木城Yukito的時候,圍在木城Yukito身邊要《銃夢》的人已經很多了……
其實早在連載進行期間,過來溝通影視化的人就已經很多了,95年連載結束後大家更是蜂擁而至。
那段時期,連木城Yukito他們自己都經常開玩笑說「弄不好哪天連卡梅隆都得找過來吧?」結果還真的20世紀福克斯私下帶了話過來「詹姆斯·卡梅隆有興趣……」
因禍得福的「抄襲風波」
上世紀90年代的集英社和現在還不太一樣,那時他們剛剛在動畫化領域站穩腳跟,還不明白應該怎麼在國際上接洽真人電影,更何況還是各種好萊塢大牌。於是他們緊急和有經驗的各方開會,把電影化的業務委託給了廣告公司電通來經營。
於是,在國際上風生水起的電通就以木城Yukito作品電影化代理人的身份與各家溝通、交流。當時確實有幾個競爭對手排在卡梅隆之前:
候選人1:A·基特曼·何
大導演奧利弗·斯通的製片人(類似卡梅隆的製片人喬恩·蘭道),曾製作過《野戰排》、《華爾街》、《生於七月四日》、《刺殺肯尼迪》等鉅片,他最近的代表作是《盧旺達大飯店》。
候選人2:保羅·安德森
動作片導演,擅長東西洋兩開花。代表作《真人快打》、《生化危機》、《異形大戰鐵血戰士》。老婆就是《生化危機》的主演米拉·喬沃維奇。
最終木城Yukito和電通確定了兩大陣營:較早提出交涉的基特曼·何,和以卡梅隆為代表的後來者福克斯。
雖然基特曼陣營較早開始談判,但因為卡梅隆的神兵天降還是有了危機感,於是基特曼一方的代理人(日本人)向木城Yukito這邊告了個密——
「卡梅隆已經在沒有取得許可的情況已經開始拍攝一部照抄《銃夢》的電視劇了,名字叫《黑暗天使》!」
經過一番調查,電通馬上向卡梅隆和福克斯方面發出了質問。
讓大家沒想到的是,面對公函,卡梅隆竟然本人親自寫了一封解釋信(用打字機打印後簽名傳真過來的)。中心思想是「黑暗天使沒有抄襲戰鬥天使,我是戰鬥天使的粉絲啊……」
面對這樣的回復,行業律師、電通等方面緊急開會,討論各種可能和對策。最後,問題的關鍵其實只有一個——木城Yukito作為原作者,是否相信卡梅隆的解釋。
木城Yukito選擇相信卡梅隆。
其實,基特曼·何一方的日本代理人早就已經讓木城Yukito不爽很久了。此人不僅公開宣稱「我不信任電通」,而且連卡梅隆在拍攝《黑暗天使》一事的告發也刻意繞過電通,直接捅到了集英社負責木城Yukito的編輯富田先生那裡。
這一舉動差點讓木城Yukito和富田編輯之間的關係變得十分糟糕,讓木城Yukito十分火大。其實早在1994年,木城Yukito就因為繁重的連載壓力和跟集英社方面糟糕的人際關係而引發抑鬱症,於1995年突然草草結束了《銃夢》的連載。要不是責編富田先生的努力,估計還能不能繼續留在集英社都是個問題。集英社之所以把電影交涉任務委託給電通,也有這方面的考慮。
既然電影的交涉已經完全是電通的業務,那麼就和集英社一點關係都沒有了。關鍵時刻把一點關係都沒有的編輯和出版社捲進來,讓木城Yukito直接就在內心斃掉了基特曼·何一方的的代理人。(木城Yukito和集英社的關係差到這樣確實很難令人相信,但事實就是如此,多年後木城Yukito和集英社徹底決裂後,也是電通幫忙協調他跳槽到講談社的)
總之,「黑暗天使抄襲事件」的結果反倒是讓告發者基特曼集團出局,而卡梅隆則由於親自簽名發傳真解釋的誠意而打動了木城Yukito。
此後木城Yukito再沒有和基特曼集團有過溝通,直接和卡梅隆-福克斯進入了簽約階段。電通和福克斯這種國際巨頭的簽約也是非常艱難的,這約一簽就是2年多。
漫長的籌備過程
2000年6月,福克斯註冊了battleangelalita.com和battleangelmovie.com這兩個網站。到年底時,合同終於全部簽好了。據說簽約金是當時漫畫史上的最高金額——一億美元。
簽約之後是一系列的準備工作,2003年卡梅隆去了趟日本,5月4日,富士電視台播出了對卡梅隆的採訪,正式公開了他正在執筆《銃夢》劇本的消息。
此次來日本,卡梅隆和木城Yukito深談了一次自己的想法,他說自己在親自寫劇本,有可能會大改。對此木城Yukito表示歡迎,歡迎他改,最好能讓自己大吃一驚。
卡梅隆另一個想法則嚇著了木城Yukito,他說《銃夢》要拍成3D電影。當時和現在可不一樣,世界上普遍還沒有什麼正經的3D商業電影。木城 Yukito覺得他是不是在說夢話啊……另外卡梅隆還提到自己還在醞釀另外一部作品,目前準備先拍《銃夢》後拍那一部,但實際怎樣得到年底才有結論。雙方約定年底再聯繫。
2003年底到了,一點消息都沒有。
先拍《阿凡達》再拍《銃夢》
時間來到了2005年的6月,卡梅隆決定他要模仿《指環王》的模式,反正都是3D電影,乾脆同時拍吧,先開始拍《銃夢》,同時重啟已經封存十年的「880項目」。
兩部都是動作冒險題材,都有宏大的未來世界構建,主人公都擁有一雙巨大的眼睛……但是宣歸宣,《銃夢》還是沒有要開工的意思,距離開始溝通已經過去快10年了。
木城Yukito憋不住又去問了製片人喬恩·蘭道現在進展如何。蘭道跟他說:「我們現在被一個小項目絆住啦,可能您得再等等。」
2006年2月,卡梅隆正式對外宣布,他決定向福克斯提出兩部作品的拍攝計劃,第二部是《銃夢》,第一部直接開始的就是那個「880」小項目,項目正式定名為——《阿凡達》。
卡梅隆這麼做的原因之一是《阿凡達》比《銃夢》更早立項,而且是他自己原創的故事,算親兒子。
另一個原因則顯得十分奢侈:他覺得如果兩部電影都大獲成功,那麼他接下來就不得不進入要同時拍兩個後續三部曲的重任之中……這是一種多麼可惡的煩惱啊!畢竟他在90年代已經無數次宣稱《終結者3》在拍了……
2009年,《阿凡達》再一次洗刷了地球人觀影的習慣,把全球電影市場帶入了IMAX3D時代,留給了電影市場一個肥沃得誇張的天地。木城Yukito在這一年也去看了《阿凡達》。
當時日本並不流行3D電影,全國也只有4塊IMAX銀幕,還不如北京一個城市多。
木城Yukito知道這就是卡梅隆向他許諾過的「未來的3D時代」,但他還是對戴著眼鏡看3個小時電影有點抗拒,直到電影開場……他發現卡梅隆的技術完全顛覆了他對電影藝術的想象極限,潘多拉星的叢林和納維人的真實感也遠超過當時位於技術巔峰的《金剛》。
他對於卡梅隆許諾給自己的《銃夢》又多了一分期待。
片名確定為Alita,羅德里格茲接替執導
2010年2月,趁著《阿凡達》的餘威,製片人喬恩·蘭道公開了《銃夢》電影的名字——《Alita:Battle Angel》。按說把角色IP放在前面無可厚非,可蘭道的解釋非常有趣,他說「卡梅隆導演只拍T和A這兩個字母打頭的電影。」Terminator、True Lies、Titanic、Aliens、Abyss、Avatar……好像……是這麼回事兒啊!
但是接下來,卡梅隆被《阿凡達》的重大成功拖累,果然只能繼續拍《阿凡達2》,而無暇他顧於《銃夢》。每年都會傳出《銃夢》延期和在做了的消息,一口氣就折騰了6年。
2015年10月,卡梅隆終於和羅伯特·羅德里格茲達成協議,由後者接替卡梅隆來開展《銃夢》的拍攝工作。卡梅隆把160頁的劇本和800頁的筆記交給羅德里格茲,羅德里格茲自己重新執筆寫劇本。
2016年4月,羅德里格茲的劇本完成,蘭道帶著翻譯成日文的劇本找到了木城Yukito——2018年7月上映,我們終於要開始了!
此時的木城Yukito內心十分平靜。
從開始接觸這個胖子到現在,已經快20年了。在這些年裡,木城Yukito已經好幾次說服自己卡梅隆可能已經放棄了電影化的想法。尤其是在2011年,他和集英社編輯部發生了激烈的衝突,一怒之下跳槽到了講談社繼續連載(也間接踢掉了北美的出版商Viz)。他的心態和20年前因為抑鬱而不得不含淚腰斬作品的自己已經天差地別。
只不過當他看到卡梅隆的深潛團隊打破人類潛海的世界紀錄時,還是會忍不住吐槽:「現在哪是玩兒潛艇的時候,趕緊給我回去拍電影啊!」
看過劇本之後,木城Yukito很開心,他覺得作品和自己的原作有微妙的重疊和極大的重塑,因此對電影沒有進行更多的指導。
他非常自在地享受著畫畫、出書、去片場探班、去全球巡迴宣傳的原作者生活。畢竟,這可不是一部就能拍完的系列電影,原作者也要努力!
2017年他去了美國探班,2018年底到2019年初他密集地跟著劇組在全球做巡迴首映。
這可能是所有《銃夢》的觀眾,第一次看見木城Yukito本人的樣貌。我個人早在2015年就見過前述時間的一些當事人,在2017年就見過蘭道,但也是在今年才第一次見到了木城Yukito老師。
不會變老的VFX虛擬女主角
2019年初,《艾莉塔:戰鬥天使》終於在全球上映。這部電影和前幾次卡梅隆的技術革命一樣,為全球電影工業指明了一條清晰的前進方向——系列IP電影的主人公,應當儘量使用VFX虛擬角色。
把電影名字從《戰鬥天使艾莉塔》改為《艾莉塔:戰鬥天使》,也說明他準備在艾莉塔這個角色身上灌輸不少於3部電影的精力。按照一部電影2-3年計算,這至少是個十年以上的大跨度。
當十年後我們還在看《艾莉塔:Last Order》的時候,我們不會看到哈利·波特系列帶給我們的尷尬,她也不會有纏身的緋聞和不斷攀升的片酬。艾莉塔將還是那個目光清澈的少女,一如從前。
對於深陷抄襲風波的《黑暗天使》,木城Yukito至今都沒看過。
他選擇相信卡梅隆。
李叔和3000老師在看理想X日談公園共同推出的《神作!一看入魂的日本動畫電影》的節目中,談論了13位日本動畫大師的13部作品,隨著不同的世代的變化,這些作品裡邊反映的主題也一直在變化,從日本在戰後跟美國的抗爭、博弈,到後來泡沫經濟、泡沫破裂……展現每個時代的樣貌,「動畫即人生」。
《神作!一看入魂的日本動畫電影》系列音頻節目,已正式完結,並取得了整個「傑作」系列中總銷售額最高的佳績,與全平台銷量最高的《10件作品裡的西方藝術史》共同位列榜單第1位!歡迎大家移步「看理想App」,盡情收聽,踴躍留言:)
長按掃碼收聽更多內容
「日談公園」是一個好玩又有料的播客節目,「2016年Apple官方最佳播客」得主,2018年獲得蘋果官網C位重點推薦,在全網創造了行業領先的播放數據。下設「日談看電影」、「日談喜劇人」、「日談奇妙物語」、「日談二次元」、「日談看世界」、「Ten New Songs」等獨立欄目,暢談影視、音樂、動漫、旅行、喜劇等青年文化話題。
投稿&商務合作請發郵件至
ritangongyua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