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蜘蛛人:離家日》影評:對漫畫素材的隱喻性活用,漫威電影宇宙的承上啟下
蜘蛛人:離家日影評在漫威的電影體系中,蜘蛛人系列始終是最有特色的一個分支---相比漫威複製性較強的個人電影模式化走向,蜘蛛人的創作始終立足於「青春」,用總體輕的風格去展現青少年的內心世界,無論是作為超級能力擁有者的、還是作為普通青少年的。
在第一部之中,主創將重點放在了一個處於青春期而不夠成熟的彼得帕克身上。作為蜘蛛人,他第一次被認可為超能力英雄,而由此產生了一種小孩子獲得寶物、夢想成真一般的狂喜之中---當他被史塔克納入超級英雄隊列之後,他一刻不停地在在試圖通過DV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欣喜、或試圖努力回應史塔克的期待以確保自己的身份能夠被延續下來。而另一方面,作為青少年,他也第一次嚐到了愛情的滋味,而處在欣喜而又有些畏縮的暗戀狀態之中。可以說,在第一部中,作為青少年和超級英雄,彼得帕克在面對自己時,都處在一個極其不成熟的稚嫩階段。
而作為個人電影的第二部,我們當然需要看到主角的成長。因此,從青少年和超級英雄這兩方面同步進行的「成長」,即構成了本片的主要方向。作為青少年,他對MJ依然保持著暗戀的狀態,但由於他的青澀內心,而始終難以真正將這段戀情推進。在這一方面,主創巧妙地利用了復聯四中的「變沙」事件----變沙歸來的彼得帕克的身心年齡仍然處在五年前的青少年狀態,但沒有變沙的情敵已經「從一個傻小子變得又高又帥」。在電影裡,這位五年間成為了一個更成熟男性的情敵,充分地發揮著自己作為男人的魅力,嫻熟地對MJ展開追求,而作為變沙歸來的青少年彼得,則在飛機、歐洲各地處處吃癟,想要接近MJ而又羞於表達,只能旁觀著情敵的愈發走向勝利。實際上,借助「變沙」(它非常重要,在電影的開頭,導演即花了一大段去強調它的意義----它使得變沙者與倖存者之間,存在了五年的身心年齡差距),導演使彼得面臨了一個有關於「成長」的困境:變沙歸來的他,在愛情上面對的是更加成熟了的對手,因此他迫切地需要讓自己的心理年齡迅速成長起來,擺脫身體年齡所帶來的青澀稚嫩,才能在愛情上有所發展。
而另一邊,作為蜘蛛人,主創也置入了類似的迫切狀態:作為被斯塔克選中的鋼鐵俠接班人,他需要去面對作為超級英雄、且還是領袖超級英雄的責任,而這種責任之重,是他一個青少年所暫時難以扛起來的。在本作的大部分戲份中,彼得都處於一種不情不願的被迫狀態之下:他想的只是一次追求愛情的歐洲之旅,卻在被動的狀況下不斷被牽扯入拯救世界的渾水。這種被迫狀態實際上就構成了彼得與超級英雄身份的關係---青少年的他,稚嫩的身心還不匹配超級英雄的重任,但現實狀況卻推著他必須要去提早面對這些----在「酒店」戲份切換到「尼克弗瑞的基地」的銜接部分,導演先拍攝了一個「彼得面對同學關於是否會保護他們的發問愣住」的畫面,而後借用「發愣的彼得」,無縫接入了下一個基地場景,使得彼得面對同學的猶疑延續到了面對弗瑞關於作戰計劃追問的猶疑,藉此點出了彼得「被外界逼迫著推到超級英雄位置」的受迫性狀態。
這就造成了電影中蜘蛛人的一系列具體行為。開頭中,他羞於面對熱情的社區居民,只能倉皇逃竄,在這裡,主創強調了彼得多次開關面罩的動作,去表現他作為蜘蛛人面對外界的躲避心理。而到了歐洲,當他收到來自史塔克的伊迪斯眼鏡時,他首先將它用在了對情敵的反擊之中----一種首部中的「不正確使用超級英雄力量」、「不成熟的超級英雄」的表達延續(尼克弗瑞:你還沒有準備好)。而在主線中,他則發現了一個比他更成熟且可靠的神秘客,因此作為青少年的他想要將自己難以肩負的重擔拋開,所以將史塔克的遺產交給了對方。在對抗元素的數場戲份中,主創刻意地製造了蜘蛛人作為超級英雄在戰鬥中存在感的稀薄,反襯以神秘客奮力抗敵捨己救人的英武。以此,電影著力地表現了二人作為超級英雄在責任感和職責履行上的一種、呈現給彼得的表面反差。而這一切,也正是彼得將代表能力的遺產交出的原因----他作為超級英雄太稚嫩,不能承擔此任,只是在被推著走上這條道路,因此將這份責任甩給了成熟的成年人。
但是,隨著電影在後半部分的發展,「成長」的主線也逐漸地開始推進了。神秘客的黑化,促成了彼得的快速成熟----他的幻想都是假象,而他也只能重新依靠自己。因此,在外部需要的逼迫之下,彼得迅速的成長起來,在心理年齡上真正地越過生理,而成為了一個足以肩負責任的超級英雄。在這個表現環節上,主創對於本部作品中的反派選擇,可謂是恰到好處的。神秘客製造幻象的能力,讓他成為了彼得「擺脫青澀,完成心理上的成熟」的最好對家。他的手段,成為了彼得作為純真少年的天真幻想的隱喻---他不止製造了神祕客對戰元素怪的幻象,也給彼得製造了「可靠的成人世界」的幻象。而他博得彼得信任的初始契機,也更體現了彼得的天真。他和彼得的首次對話中,在他敘述自己家人死去的時候,導演給到了他撫摸婚戒的特寫,去說明彼得對他的信任來源:基於愛情的共感----年少的彼得,他單純到整個世界都圍繞著自己的情愛,也會因為他人的情愛表達就去相信對方。
在電影中,神秘客的騙局,在客觀上打破了彼得的天真和幻想、促成了彼得的「成長」主線的完成----這個世界並不只有情愛,還有更多的個人慾望、名利誘惑、欺騙背叛。可以說,善於製造幻像的神秘客,在電影的前半部給彼得製造了一個天真美好的幻象,在後半部則在彼得面前打碎了這種幻象,從結果上促成了彼得的心理成熟化:他對世界的認知不再如孩童般無邪,而深刻地意識到了其真實的樣貌。而彼得面對幻象的戰果,也象徵了這種心理的變化----從開始的深陷幻象(即使已經發覺到神秘客的真面目,但在第一次交戰中依然不能應付),到最後識破神秘客試圖通過再一次的情感共鳴來獲取彼得的信任時直接看穿並奉上「我不會再被你騙了」。
由於蜘蛛人的高人氣,他在漫威電影的第二階段之中,勢必擁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從他成為鋼鐵俠接班者的設置上,就可以看出這種將他推上復聯頭牌的態勢了。因此,作為一個頭牌甚至新一代復聯組織中的核心人物,蜘蛛人需要全面的成長,才能讓他的地位變得合理化。但是,可喜的是,在這樣的現實需求之下,本片的主創做了一些非常正確且合理的決定。
首先,他們沒有去展現一個瞬間變得強大而又領袖群倫的彼得帕克。在「成長」為主題的本作中,成長到足以擔當起英雄責任的彼得,其立足點仍然站在「保護周圍人」的位置上----在電影的最後,被火車撞飛後上演「紅色蜘蛛崛起」的彼得,其所對抗的神秘客,依舊是「雖然想要製造大謊言來矇騙世界,但依舊不忘了要去殺死彼得同學們」的行為邏輯;而在電影的結尾,主創們最後的落腳點,依然是和MJ終成眷屬的彼得----在戀愛線收束、以表現「對於愛情表達從男孩的暗戀成長為男人的明戀」的「成長」主題的同時,也將作為超級英雄蜘蛛人的責任控制在了「保護所愛之人」的範疇內。比起復聯中的其他英雄,彼得作為蜘蛛人的格局似乎始終有些侷限狹小。但是,從創作角度講,漫威的每個英雄,都會有各自的獨特性,而電影宇宙中的蜘蛛人,其特色或許就可以歸為本作中所說的「社區的好鄰居」----創造出了蜘蛛人在電影宇宙中的角色獨特性,也方便了蜘蛛人系列在漫威譜系中"青春片」之獨特風格的營造。而從角色角度來講,超級英雄,並非一定要只想著拯救世界甚至宇宙,將目光聚焦在身邊人,也是一種親民的英雄形象,這也就賦予了電影版蜘蛛人以接地氣的感覺。
另外,在本作中,主創們也沒有使用原作漫畫中極其重要的「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來走捷徑、讓彼得在這樣一種他人的「點化」之中完成「頓悟」。主創們明白,作為一個前作中還是懵懵懂懂、對愛情和超能力都處於原始的興奮狀態的稚嫩少年,彼得的這種「點化式」頓悟和瞬間成熟是有些缺乏說服力的。因此,主創利用了「變沙」這個大事件,點出了彼得的「不夠成熟」,並利用成熟情敵的存在來讓彼得去「必須急劇成熟」。而這也與作為超級英雄的彼得形成了同步----他不想去面對作為超級英雄的責任壓力,但外界的情況又讓他作為超級英雄而「必須急劇成熟」,並且神秘客的存在給予了他早早打破天真世界觀從而心智成熟的契機。彼得的成長,是基於外界種種需要和打擊之下的「一夜早熟」,而非他人(哪怕是親近的本叔叔)的點化而生的頓悟---相比頓悟,或許本作的處理,會讓彼得的成長顯得更加可信而現實,甚至現實到有點殘忍。
而在電影結尾的彩蛋中,一個比較有趣的設計是,神秘客公布了蜘蛛人的身份。換句話說,彼得帕克,需要以公開的超級英雄來面對世人了。實際上,這與電影開頭的「彼得反復開閉面具」的隱藏身份行為形成了呼應,串起了整部電影----這個前後的變化,正好應和著彼得作為超級英雄的成熟度變化。在漫威的電影中,復聯核心的超級英雄,無一不是以真實身份示人----史塔克就是鋼鐵俠,而美國隊長的長相也眾人皆知,雷神的前女友和戀情動態甚至都被路人掌握得一清二楚。也就是說,在漫威電影的世界觀中,公開身份和超級英雄,有著隱約的等同關係。這一點,似乎引出了蜘蛛人下一步個人電影的進展。漫威的個人電影系列,都是各個英雄在逐步地接受並建立作為超級英雄的自我、逐漸深入對自我責任的認知、最終成為「英雄本我」的過程。在這一部中,彼得內心成長,在內心中接受了英雄的責任,完成了相較於第一部的進階。而在下一部中,經由身份公開,可以推測主創的思路:彼得將真正成為核心復聯成員那樣的存在,進而獲得在本世代「復聯」級別作品中挑大樑的資格,而在彩蛋中被誣陷的他所需要的,無疑是面對全世界的自我證明,來獲得世界對於超級英雄蜘蛛人的認可---相比本作的自我認可而言,更加進階的一個狀態。
這部電影,既保留了蜘蛛人系列獨特的「青春片」風格,又很好地完成了個人系列第二部所需要的「成長」主題,並且以此來平滑地實現了漫威電影宇宙第二階段之布局的需要---安排蜘蛛人走上一線和C位所需要的「內心成熟化」。從這部電影中,可以確實地看到漫威影業成功的根源所在:從能力上講,他們可以非常好地在單片主題的表達完成度、和電影宇宙發展規劃的整體需求中,做到兩方平衡。在《鋼鐵俠》、《美國隊長》之中,我們就可以充分地看到漫威影業的這種平衡能力,但為什麼漫威電影從整體來看存在著良莠不齊的情況呢?因為這一切都有一個前提----漫威需要認定,這個系列、這部作品的重要性,是他們值得去花費心神並運用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