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哥吉拉II怪獸之王》影評:跑偏的美版《哥吉拉2·怪獸之王》,它不是小怪獸,是日本的心魔
哥吉拉II怪獸之王影評
何謂「哥吉拉」
哥吉拉是日本流行文化及全球最知名的代表符號之一,首次出現於1954年電影《哥吉拉》,至此已出現在多部影視劇、小說、動漫遊戲中。
1954年的初代哥吉拉,設定的是一種生活在侏羅紀和白堊紀之間的罕見兩棲類爬行動物殘存個體,因氫彈試驗的影響而出現在地面上。
後代的哥吉拉皆以核輻射或核廢料為食,主要特徵為身體會發射輻射熱線。(摘自百度百科)
為什麼日本會創造出一個因為核輻射影響的大怪物哥吉拉?
那時因為日本是唯一遭受過核打擊的國家,並且是兩顆原子彈都放在本土。在日本電影《新哥吉拉》中,表現了因核打擊造成的民族內心恐懼而戰勝的哥吉拉形象,在電影中,同樣表現了日本極大的政治野心和軍事抱負,並對當前日本的本國和國際政治地緣表達了一定的不滿,以及臆想的改變。
日版2016《新哥吉拉》
2016日本新版《哥吉拉》劇情上並不是傳統意義的「打怪獸」的影片。這裡的哥吉拉可以說最老實的,上岸跑幾趟,走一走,除了破壞點城市建築,在被攻擊的時候還了幾次鐳射光標,大部分時間居然是站立休眠,被制服的方式更是奇葩,往嘴裡灌一些血液凝固劑……
這並不是一部災難片,是一部政治野心片。每當日本遭遇地震海嘯,網上總有一些歡欣鼓舞的聲音。作為生活在災難地帶,以及唯一核武器打擊的日本,特斯拉是他們創造出來戰勝的幻想。《新特斯拉》前二十分鐘展示了舊官僚的低效率和懦弱無能,得到的一點樣品都被美國帶走了。直到計劃在四十歲當上美國總統的日裔女青年與年輕中層官員聯手,在自衛隊不堪一擊的十分鐘表演後,頂住聯合國對特斯拉的核打擊,最終用血液凝固的方式冰凍特斯拉。
其中細節值得深思,
一是日本民眾對核打擊念念不忘卻不記得遭受這種「恥辱」的原因,
二是在美國的保護下對自身防禦能力的不滿,副部長可以單獨會見首相,三是政治地位的不足讓其缺少獨立自主,片尾首相對法國大使鞠躬是因中俄政治立場不同只能尋求法國的幫助。
此片小小展示了日本自衛隊的能力,當然並不會像影片中如此不堪,其高效的組織布陣讓人心有一驚。《新特斯拉》今年大賣說明了幾個方面,「恥辱」陰影一直是日本發展的動力,不滿美國的保護欲扶植美國總統代理人,解禁二戰後設置的自衛限制,積極加入聯合國常任理事會。
美版《哥吉拉》
近期上映的《哥吉拉2,怪獸之王》是續接了前作2014拍攝的《哥吉拉》。
這部電影最大的改變,就是把最為反面角色的哥吉拉改為正面角色,成為守衛地球的保護神……不知是否為了營造視覺效果,給哥吉拉建立了對手,整篇的大場面……而且怪獸之王中,與哥吉拉對應的是來自宇宙的非地球生物三頭飛龍,片中章子怡飾演的華裔角色,講出西方認為邪惡的龍在中國是圖騰。
不知道這樣的設定是不是政治隱喻,畢竟其他小怪獸甚麼樣的都有……沒有必要一定要用龍的形象來作為反面角色。
與哥吉拉協同作戰的,或者說「喚醒」哥吉拉的小怪物是在中國雲南孕育……片中台詞調侃這倆是不是有特殊的情感關係……這個小怪物的造型,有時候像一隻昆蟲,展開翅膀又有點鳳凰的造型。不知道這又是不是一種政治孕育,表示日本與中國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與第一部相同,更多的打鬥場景放在了夜間,一定程度上為了營造氛圍,突出怪獸之間的「光學武器」,如果是白天,效果不明顯。也可以說放在夜間是為了掩蓋視覺特效的細節……出個大樣就可以走來走去,暗環境加上打鬥引起的揚塵,模糊的形象反而能夠表現出威懾力。
當然這種怪獸打來打去的電影,看動作就好了,別看劇情……人物的設定是豎不起來的,更經不起推敲……以家庭作為災難片的切入點是好萊塢電影的怪用套路,離異或者不和睦的家庭,因為孩子依然貌合神離的在一起,或者已經分居(離婚),災難來了,從不信任到回歸家庭,短暫的溫情後就是犧牲……《末日崩塌》《僵屍世界大戰》……很多好萊塢電影都是這個套路……
果然是前期-果然是自己家孩子-
偽3D電影,如果不是在4D廳,這個電影索然無味……
下面來說說4D廳——
4D廳
在4D廳看過兩部電影,一部是在石家莊奧斯卡看的《蝙蝠俠大戰超人》,還有一部就是今天的《哥吉拉2怪獸之王》。
所謂的4D廳就是可移動的座椅,座椅有按摩器,可以隨著劇情對屁股進行刺激,影廳內安裝有特殊的燈光,可以跟隨劇情發出光閃,同時可以營造刮風下雨甚至下雪的體驗……
觀看的時候思考一個問題,4D影廳營造的類真觀影環境,是以誰的視角?客觀的,還是主觀的,視角的變換會不會讓觀眾有脫戲的感覺?
《哥吉拉2怪獸之王》前部分,在中國雲南麗江時,小怪獸破繭而出,影廳座椅出現打擊的效果,小怪獸要出來了,憋的一泡屎也差點打出來……
電影中出現飛機顛簸的時候,座椅也會隨著擺動。這個搬動不管是不是主角體驗,都能出現……這樣的操作常常容易出戲……一會是客觀的飛行顛簸,一會是主角的搖晃,還能夠出現怪獸的行動感覺……
傾斜的角度有些大,感覺像坐過山車,不抓穩座椅扶手彷彿都能飛出去。我做的中心位置,這個座椅的扶手已經出現了明顯的晃動,而旁邊靠邊的座椅都麼有這樣的問題,可見被折磨的不少。
電影的畫幅在增加,技術也在革新。3D視覺在某些電影場景中確實比2D帶來更深的沉浸觀影感受。而這個4D確實也能帶來不一樣的觀影感受,總覺得差那麼一點味道,畢竟跟隨電影劇情的真實沉浸感,也僅有vr技術可以實現,現有的影廳條件還不成。
這之間最大的問題應該是就是固定的畫面與移動的座位,這種不對等的關係。電影是動的,承載電影畫面的銀幕是固定的,運動視線與固定物體之間很難建立聯繫。
如果把電影通過vr設備播放出來,再加上移動座椅,不就是商場裡vr視頻體驗麼?
未來觀影可能不需要發3D眼睛,每人一套VR視覺設備即可,這樣電影院是不是就變成了私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