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哥吉拉II怪獸之王》影評:我敢說,這將是前無古人的第一「大」片

哥吉拉II怪獸之王影評

1945年,美軍在廣島和長崎,相繼擲下兩枚核彈。

近20萬軍民被炸身亡,隨即天皇宣告日本投降。

與此同時,有一個男人,聽聞自己所有家人都已因戰而死。

這個男人,叫本多豬四郎,是「電影天皇」黑澤明的學生。

1946年,豬四郎來到廣島,眼前的慘況令他永生難忘。

在電影界,流行這樣一種說法——

真正深刻的藝術,往往源於磨難和痛苦。

青史留名的大師,往往擁有悲傷的生活。

離開黑澤明後,痛苦悲傷的豬四郎,創造出一個蜚聲國際的藝術形象。

這個藝術形象,首次出現於1954年,卻時至今日仍在被反復改編。

這說明什麼?

它,就像我們的孫悟空一樣,早就不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獸王。

它,已成為全世界流行的文化符號,給各國的創作者提供靈感滋養。

如今,它再次滋養了好萊塢,創造出一部前無古人的第一「大」片。

《哥吉拉II怪獸之王》

以下簡稱《怪獸之王》

《怪獸之王》裡的哥吉拉,有多大?

身高:119.8米。

體重:99634噸。

拋開動畫作品不算。

在所有哥吉拉真人電影中,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隻。

在所有哥吉拉真人電影中,這也是有史以來摻水最少的一次

怎麼講?

以往的每部哥吉拉真人電影,其實都充斥大量使人犯困的文戲。

各種人類聊著各種話題,巨獸只是藏在暗處,偶爾才露幾回臉。

比如,即便是2014版的《哥吉拉》,也沒改變這樣的拍攝手法——

開場,先來一堆黑白資料,再派出探險家進入漆黑一片的山洞。

接著,出現各種家庭戲,擁吻、談心、哄孩子睡覺……

半小時過去了,觀眾連巨獸長什麼樣都不知道……

為啥偏要這麼拍?

難道劇組不明白,許多人花錢買票,最主要就是為了看視覺奇觀?

非也。

創作者當然清楚,作為觀眾最想要的是什麼。

可是,瞅瞅自己的錢包,瞅瞅眼下的技術,導演也就只能被迫屈服。

《怪獸之王》不一樣。

據傳,《怪獸之王》的成本達2億美金,已屬好萊塢頂級製作陣列。

特效與場面,也的確超越了所有前作。

尤其是「王者基多拉」出場的一幕——

南極,先進的科技,喚醒了古老神話中的巨龍。

人類坐在象徵現代的直升機裡,既因它龐大的身軀而心生恐懼。

又因它華偉的線條,和超越自然規律的形態,感到一種難以言喻的壯麗。

看完點映後,我被一名記者隨機採訪。

記者讓我用一句話形容電影,我說——

目瞪口呆。

目瞪口呆,並不是誇張化的形容詞,而是我觀影時經常露出的真實表情。

摩斯拉展開羽化形態,斑斕的色彩搭配神秘的旋律,簡直宛如神祇降臨。

那種視覺與聽覺造成的心靈衝擊,我想用任何語言描繪都顯得空洞無比。

是的。

這一次,電影的主要戲份終於不再是人類。

這一次,大量鏡頭被真正交到了巨獸手裡。

或者說,被交到了「神」的手裡。

所謂哥吉拉,究竟為何物?

在1954年,本多豬四郎導演的《哥吉拉》中——

由於人類暗中進行核試驗,導致遠古巨獸被喚醒。

巨獸以核能為食,肆無忌憚地到處毀滅現代城市。

巨獸,是人類破壞自然環境,所招致的神罰。

換句話講,巨獸的降臨,是人類應得的報應。

在豬四郎的創作裡,除了對戰爭的恐懼之外,還有對政治和社會的諷刺。

比如,當學者證明,巨獸是因核試驗才出現在人類世界時——

統治階層的第一反應,既不是反思自己,也不是保護百姓。

而是首先要封鎖信息,防止人民「搞事情」。

多年以後,大熱美劇《切爾諾貝利》,仍在套用與此類似的台詞:

《哥吉拉》與《切爾諾貝利》

發現沒?

《哥吉拉》之所以經久不衰,並非全因為它的形象和身軀。

更因它探討的命題,蘊含成為經典的必要因素,也就是——永恆性。

人類與自然,科技與災難,政治與百姓……都是必須永遠反思的東西。

《怪獸之王》裡,人類的篇幅雖然較少,但仍延續了這些重要的思考。

比如,當學者說出「我們會成為哥吉拉的寵物」時,政客們哄堂大笑。

這一幕,讓我想起《三體》裡的一個經典句子——

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傲慢的人類,自以為征服了世界,卻不知自己的存在渺小如細菌。

54版《哥吉拉》的結局,是科學家芹澤博士研製出了水中破壞素。

水中破壞素,毀滅性堪比核武,幾乎能殺死水中一切生物。

為了避免技術被政客盜竊濫用,芹澤博士拿著最後一枚破壞素潛入海底。

毀滅巨獸的同時,芹澤博士也以自殺的方式,帶走了關於破壞素的知識。

只能這樣子 它(破壞素)才不會落入壞人手裡

這樣的情節,莫說放在54年。

即使擱今天,其實也是相當超前的。

因為,芹澤博士的犧牲,並不是出於狹隘的民族主義。

他是為了提防邪惡的人類政府,為了保護整個大自然的生態鏈。

《怪獸之王》用一種巧妙的方式,既致敬了這個情節,又不失新奇性——

以下內容含劇透

基多拉號召群獸,對人類世界大舉進攻。

正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自己的朋友。

當人類束手無策,基多拉的宿敵哥吉拉突然攪局。

然而,戰至海底時,人類政府擅自投放了全新研製的「水中破壞素」。

下一秒,海面上浮現了無數魚群的屍體……

下一秒,基多拉從水中安全逃出,而哥吉拉的生命體徵降到了零……

這一次,破壞素並沒能殺死敵人基多拉,反倒毀滅了朋友哥吉拉……

為何會這樣?

為何同用破壞素,《怪獸之王》與54版《哥吉拉》的結果卻如此不同?

因為,《怪獸之王》裡的人類,正是芹澤博士用生命去提防的邪惡人類。

只顧自身利益,完全無視其它生靈;

誕生幾十萬年,卻導致90%物種的滅絕;

為了製造互相殘殺的武器,就在海底進行核試驗,濫殺無辜又汙染自然。

與基多拉相比,人類並不代表著正義,反倒更像貪婪無情的反派勢力。

倘若讓反派去戰勝象徵天神的基多拉,那電影的價值觀豈不出了問題?

世界正在劇變 我們所恐懼的大滅絕 已經悄然開始 而正是我們造成了這一切 也是我們擴散了這一切

這情節,這主題,誠然時間短暫,卻相當精悍又帶勁。

更帶勁的是——

電影裡有一支神秘組織,頗有劉慈欣筆下「地球三體組織」的意思。

這支神秘組織,致力於喚醒所有巨獸,以終結人類對地球的獨裁。

組織裡,掌管技術層面的骨幹,叫艾瑪·羅素(維拉·法米加 飾)。

艾瑪·羅素認為,地球好比一個生物,人類好比生物體內的一堆病菌。

為了避免病菌壯大後毀滅一切,地球只好釋放出抗體,也就是遠古巨獸。

地球釋放了一種迎擊病毒的抗體 也就是地球原本的統治者 遠古巨獸 除非它們全部被找到 否則我們的星球將會毀滅,人類也不例外

不過——

艾瑪·羅素的終極目標,並不是想完全消除人類。

而是要讓巨獸削弱人類的勢力,避免人類因愚蠢而走向自我滅絕。

這就像「地球三體組織」裡的拯救派,渴望讓更強的文明拯救自己。

說白了,艾瑪·羅素有點像葉文潔,一心想要改造人類的生活秉性。

她看似是人類的叛徒,實則初衷還是為了人類的未來利益在著想。

然而,艾倫·約拿(查爾斯·丹斯 飾)就並非如此了。

艾倫·約拿,是神秘組織的最高參謀。

得知基多拉並非所謂的抗體,而是企圖徹底滅絕人類的外星生物後——

他並沒有如艾瑪·羅素那樣倒戈立場,而是選擇堅持自己的信仰。

堅持喚醒基多拉,並支持基多拉稱王,即使代價將是全人類的死亡。

他為什麼要這樣做?

與常人不同,艾倫·約拿戎馬一生,參與過人類歷史上的多次戰爭。

戰爭中,他看清了人類的本性:為了利益,對同類都可以毫不留情。

由此,他就像「地球三體組織」裡的降臨派,極度推崇「物種共產主義」。

說白了,艾倫·約拿有點像伊文斯,殺人如麻的同時又心繫萬物蒼生。

伊文斯那句經典的座右銘,完全可在艾倫·約拿身上套用——

「我不知道外星生物什麼樣子,但我知道人類。」

這就是《怪獸之王》令我著迷的原因。

它的製作水準,是現代好萊塢的頂級水平;

而藝術風格和故事核心,則表現著神秘迷人的東方古韻。

哥吉拉的生命體徵降為零後,一名科學家帶著核彈潛入了海底。

與54版《哥吉拉》一樣,這名科學家的名字也叫芹澤博士(渡邊謙飾)。

為何時隔多年,好萊塢的創作者,仍要沿用老版電影主人公的名字?

從上一部,也就是14版《哥吉拉》中,我們已經得知——

芹澤博士曾經飽受戰爭帶來的苦難,家人也死於廣島核爆事件。

沒錯。

無論老版還是新版,芹澤博士這個角色,都影射了本多豬四郎的內心。

潛入海底後,芹澤博士抱著必死的覺悟,邁上聖殿的層層台階。

他用核彈為哥吉拉充能,以自己的犧牲,換取了天神的重生。

在被衝擊波燒成灰燼之前,芹澤博士說出了耐人尋味的一句話:

「再見了,吾友。」

這一刻,萬籟俱寂,畫面與配樂瀰漫著無窮的神性。

當哥吉拉於海面重新站立,一首全新編奏的《哥吉拉進行曲》忽然響起。

我相信,如此新穎又不失古典氣息的改編,已經足夠打動每一個特攝迷。

GodzillaMainTitle

友情提示:為達最佳觀影效果,此片應看IMAX。

-

添加公眾號:

luowj1996

不定期推送有獨立思考的高質量影評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