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哥吉拉II怪獸之王》影評:一場華麗的怪獸互毆!配得上年度大片的稱號嗎?
哥吉拉II怪獸之王影評遠處緩緩降落的紅色亮光,城市陷入一片混亂,濃煙繚繞,殘亙斷壁,人們四處逃散。這是《哥吉拉II怪獸之王》開場的一幕。
看過《哥吉拉1》的朋友應該熟悉這一幕,尤其那幾縷亮光。它出自第一部裡發生在舊金山的結尾大戰,哥吉拉手撕穆托情侶,拯救人類免去更大的災禍。而那亮光實則為1中的名場面——以男主為首的小隊從天而降,深入大戰現場,執行終極任務。
這一幕告訴我們2緊接著1展開,也昭示怪獸電影宇宙的連接更加緊密。
這場設計,令我想到了另一個前途坎坷的電影宇宙DCEU。在《蝙蝠俠大戰超人》的開頭,大本飾演的老爺(蝙蝠俠)出現在《鋼鐵之軀》超人與反派終局決鬥的場景中,打鬥造成了城市被毀滅,死傷無數,令超人給蝙蝠俠留下難以磨滅的壞印象,也為隨後兩人的「瑪莎」大戰做了鋪墊。
同樣的,《哥吉拉2》第一幕中,緊接著紅色煙霧,我們的主角馬克、艾瑪和女兒麥迪森登場,背景裡突然出現哥吉拉雄偉的身形,他們在怪獸的這場混戰中失去了自己兒子安德魯,喪子之痛徹底改變了他們一家的命運,也就此引出了2的主線故事。至此,發生在2014年的舊金山事件給了主角一家強烈的人物動機,他們隨後基於此動機,做出的一系列行為,驅使著《哥吉拉2》的劇情發展。
作為一部好萊塢A級製作的商業電影,《哥吉拉2》擁有足夠多的怪獸互毆場面,中段與末端的大戰,堪稱毀天滅地,時長基本佔據了全片的一半以上。一改前作的灰暗畫面,也不同於1中哥吉拉始終若隱若現,到結尾才360度展露了全貌,一度被觀眾吐槽為「名不副實的《哥吉拉》」。
到了第二部,導演和主創們儼然明白觀眾的爽點,於是這一次不僅要讓怪獸鼻祖哥吉拉早早登場,還拉來一眾日本經典怪獸形象,摩斯拉、拉頓、基多拉「站台」,影片給予了它們足夠多的戲份展現,基本以人類遠觀,被驚豔的表情來烘托他們的龐大與未知,隨後來個遠景怪獸全貌,讓觀眾也大飽眼福,在幾場大戰中,更是上下左右的鏡頭全都會照顧到。
從這一點上來看,《哥吉拉2》確實滿足了觀眾觀賞怪獸爽片的主要需求。
人類戲份重點展現了男主馬克一家,尤其是妻子艾瑪的作死行為。維拉·法米加飾演的艾瑪·羅素博士,是帝王組織的領導人之一,她一直潛心研究怪獸行為,並製作出武器奧卡,可以用來穩定怪獸的情緒,意圖通過釋放這些遠古怪獸,使人類糟蹋了幾千年的世界恢復生態平衡,用毀滅來實現重生。
這個「經久不衰」的人物目標,我們幾乎可以在大大小小的好萊塢滅世大片中看到,《復仇者聯盟3》中的滅霸,《神奇女俠》中的阿瑞斯,《侏羅紀世界》、《但丁密碼》等等。從創作的角度看,這早已屢見不鮮,但也無從苛責,畢竟人類與環境生態仍然是當下,不容忽視、極其嚴肅的普世問題。
可怕的是這種行為的極端,多數建立在一個自私的心智上,由一個並不理智的瘋狂科學家突發奇想。喪子之痛是誘發艾瑪做出一系列舉動的關鍵。但《哥吉拉2》有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前期關於艾瑪喪子的鋪墊有些少,瘋狂形象的刻畫也非常有限,我們很難對這個角色產生足夠的認知,也無法帶入進她的立場去感受,整體還不如「小11」(米莉·波比·布朗 )扮演的女兒角色更立體。這也和影片在戲份分配不均衡有關,畢竟影片把大部分時間都留給了怪獸互毆的動作場面。
作為人類戲份的另一組群像,芹澤博士、格林漢姆博士、薩姆·科爾曼、陳玲博士組成的帝王組織幾乎都承擔了重要的戲劇任務。
必須要說的是,除了陳玲博士,另外三個角色在怪獸宇宙前兩部中已出現過。技術主管薩姆·科爾曼(托馬斯·米德蒂奇 飾)首次登場於《金剛:骷髏島》,而渡邊謙飾演的芹澤教授與莎莉·霍金斯飾演的格林漢姆博士,在《哥吉拉1》中就有不少戲份,到了第二部更是處在領導地位。
莎莉·霍金斯去年憑藉奧斯卡最佳影片《水形物語》為內地觀眾熟悉,除此之外她在《帕丁頓熊》系列中也有出色表演,是一個以演技與氣質取勝的女演員。可莎莉在商業大片中的嘗試並不多,《哥吉拉》1、2中的角色都淺嘗輒止。
日本演員渡邊謙前不久剛在《POKéMON名偵探皮卡丘》中打了個醬油,我們立馬又看到他一臉嚴峻地再次演起芹澤博士。作為怪獸宇宙的串聯人物,芹澤博士的角色意義開始變重,他的人物形象幾乎代表著政府與男主馬克的反面——他認為哥吉拉不能殺,也和走極端的艾瑪博士有異——哥吉拉也不能用來毀滅再重建。
他對哥吉拉的態度,基本是實現人類與怪獸進行和平溝通與相處的鑰匙。
他說自己「尊重一切生命」,又說「人類才是怪獸的寵物」,從這些話中可以看出,他對以哥吉拉為首的怪獸,滿懷敬畏之情,甚至達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迷戀,所以他才甘願犧牲自己,來幫助哥吉拉。回看他的角色歷程,犧牲自我的結束設計還挺打動人的。他的壯舉已然寫明了影片想要表達的人與怪獸的關係,應該是朋友,和平相處,或者進一步說人類要依賴怪獸。
我們看到章子怡飾演的陳玲博士,一出場就非常幹練,她出自一個研究怪獸的世家,從奶奶那輩便加入帝王組織滿世界找怪獸。章子怡的戲份最為關鍵的便是說出東西方文化對怪獸的不同認知,中華文化自古就把諸如龍這種巨型生物當做神明看待,而西方則有屠龍的歷史。
這幾位人物除了進一步解釋了人與怪獸的關係,擴展了怪獸宇宙的世界觀,還為接下來的《哥吉拉大戰金剛》做了鋪墊。事實上,影片中多次提到了金剛的老家骷髏島,但金剛基本沒露面,觀眾只能從隻言片語中得知,這位蠢蠢欲動的,可愛迷人的大怪獸離開了老家,不知去向。
我們對怪獸片的熱衷,一定程度上源於對巨型生物的未知與恐懼。
這和洛夫克拉夫特筆下的克蘇魯類似,關於克蘇魯的定義——恐怖的、擁有偉大力量的古老存在,和影片中描述的遠古巨獸 基多拉與哥吉拉,是不是非常相像?人類與巨型生物的對比,是渺小與巨大的對抗,這吸引著我們想要靠近,也使得我們不敢靠近。就如影片中,多次出現的怪獸與人類面對面同框的畫面,嚴肅且莊重。
哥吉拉的誕生,本就緣於日本人對核輻射的恐懼,他們將恐懼具化為一種形象,創造了這一偉大的影視角色,而這種形象卻和誕生於好萊塢的金剛不太一樣。
金剛脫胎於現實中的大猩猩,用今天的話說便是更接地氣,而哥吉拉的形象則不可名狀的多,具有令人可怖的特質,甚至可能是醜陋的,比如,日本2016年推出的特攝片《新哥吉拉》裡的哥吉拉就有些噁心。
傳奇影業找邁克爾·道赫蒂來指導《哥吉拉2》,顯然有考慮到這一塊。邁克爾·道赫蒂至今導演的兩部作品都是恐怖片,2007年自編自導的小成本恐怖片《別惹小孩》,一則關於萬聖節的邪惡故事合集,在恐怖電影圈為人所知。15年又指導了商業味更重的聖誕特供片《克朗普斯》,這部影片講述了聖誕夜神秘的怪物降臨小鎮,主角一家人被慘害的恐怖故事,影片同樣塑造了一個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怪物,但評價很一般。
之後幾年,他把自己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哥吉拉2》這部鉅製上面。所以,我們也可以從《哥吉拉2》中看到一些類似恐怖片中常見的Jump scare鏡頭。話說這兩年好萊塢大廠還真喜歡讓恐怖片出身的導演來拍A級大片,前有胡安·安東尼奧·巴亞納的《侏羅紀世界2》,後有溫子仁的《海王》、桑德伯格的《沙讚》,都是如此。
《哥吉拉2》總體上仍然是一部商業爽片,如果對它抱有極大的劇情期待,很大可能會讓你失望,我甚至覺得它在劇情設計上不如《金剛:骷髏島》。不過,拿三部怪獸電影進行橫向對比,它們絕對可以用半斤八兩來形容。
但《哥吉拉2》在大場面的設計,已經達到了某種極致,是爽片該有的姿態,如一件華麗的袍子,即便不合身,也會吸引你駐足觀賞。有些電影是為院線大熒幕而生的,而《哥吉拉2》毫無疑問能算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