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愛x死x機器人的劇評 (1181)</h1> <div class="grid-16-8 clearfix">

愛x死x機器人的劇評 (1181)&lt;/h1&gt; &lt;div class=&quot;grid-16-8
英國伯明翰大學的Aaron Sloman:「人類的大腦不是通過魔法而運轉的,因此,大腦所能做到的事同樣也適合於機器人。」


《Sonnie's EDGE》

被第一集擬真的風格吸引了,反轉也很有意思,「That fear is my edge, the fear of death.」可以說很酷炫了。


《Three Robots》

第二集除了賣賣萌之外,倒是平平無奇,用比較老調調的方式在控訴環境汙染。


《The Witness》

第三集在賣弄設定,有點故弄玄虛的意思。


《Suits》

第四集的畫風也很喜歡,科幻大片既視感,做得很套路,卻也做得很好。


《Sucker of Souls》

第五集《噬魂者》,本以為能有什麼高級一些的設定,沒想到只是食人怪之流,無驚無喜。


《When the Yogurt Took Over》

第六集最短小精悍,卻也是最有想法的一集,當酸奶統治世界就是在說當一個更高等智慧的生物作為領袖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嗎?


《Beyond the Aquila Rift》

沒想到第七集的作畫比第一集更細緻,雖然不算新吧,還是很喜歡這種真真假假的幻想概念,特別是最後回歸幻象是一個比較好的結尾。


《Good Hunting》

第八集一看就是一個外國人做的清末中國風,前半段以為是個老套的人妖戀,沒想到後半段搖身一變成賽博朋克,直追阿麗塔。狩獵的標題也很有意思,開頭是人獵狐,結尾是狐獵人,而人又因此獵狐,竟是一個無解的死循環。


《The Dump》

很喜歡第九集過去和現在結合,故事和現實交疊的敘事方式。垃圾場中誕生垃圾精,沒有什麼毛病。


《Shape-Shifters》

第十集用了一個很好的角度去講獸性和人性,說是講獸性復甦,歸根結底還是講人性。有戰爭政治,講人性又滿懷情感,場面還十分血腥,稍微拓展開來就是一部很好的電影。


《Helping Hand》

第十一集Helping Hand這個標題是目前最喜歡的,一語雙關,翻譯成中文幫手也是如此。有種在看《Saw》的既視感,無比肉疼的同時不得不佩服Alex的果決。生命的脆弱和頑強在這一個短片裡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絕望中孕育著希望莫外如是了。


《Fish Night》

第十二集,「如果人的靈魂真能在房子裡出沒,為什麼動物的鬼魂不能它們曾經生活過得地方出沒?」很難想象兩位西裝革履的商務人士能和絢麗斑斕的海底魚魂這樣天馬行空的想象空間結合起來。


《Lucky 13》


《Zima Blue》

平素很難將機器和藝術結合在一起,而第十四集《Zima Blue》做到了。更巧妙的是,導演把藝術來源於生活很好的表現了出來,通過一個清洗泳池的家用機器。一個清潔機器人成為令世人敬仰的大藝術家,這似乎有些諷刺,而結尾機器人Zima在泳池這個他的起源之地結束自己的機械生命,又有了莫名的肅穆感,似乎這一刻機器人比人類對生命本源有著更多的思考和感悟。還是諷刺,這次是機器對人的諷刺。


《Blindspot》

第十五集就是打鬥爽片加上結尾輕鬆小反轉,在打鬥中也有著對生命存在模式的思考和大膽假設,這個設定還是蠻吸引人。


《Ice Age》

第十六集,冰箱裡的人類發展簡史,沒有太多新奇之處,十八個世界裡個人觀感最平庸的一個。如果男女主是CG做的,那我倒是會驚掉大牙。


《Alternate Histories》

第十七集的希特勒歷史假說這個題材的延展性其實很高,但是後面幾個歷史過於鬼扯,有一個搞笑歷史挺好,多了就讓本身的質量下降,變成了一個搞怪視頻。如果能有幾個歷史的必然性可能會更有思考,而不僅僅是登月(雖然這個點蠻吸引我)。


《The Secret War》

最後一集第十八集終於又回歸神作範疇。不論蘇維埃紅軍對抗怪獸是否有隱喻,但從場面調度,穩重的敘事手法,貼合故事的BGM,都十分的優秀,讓人看了心中同起無限悲壯。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