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魔鬼終結者:黑暗宿命》影評:從「花瓶」到「救世主」,女性在科幻片中的崛起
魔鬼終結者:黑暗宿命影評近日熱映的《魔鬼終結者:黑暗宿命》,除了好萊塢巨星施瓦辛格的精彩演繹之外,英姿颯爽的三位女性主角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薩拉·康納,丹妮·拉莫斯,半生化人格瑞斯的「鐵三角」組合,讓觀眾感受到硬核科幻劇作的「柔性」魅力,也完成了好萊塢科幻片中女性從「花瓶」到「救世主」的轉變。
01,體能上的提升和陽剛之美
在人類的傳統觀念中,硬核科幻電影都是男性的專屬。導演,編劇以及主演多為男性,而目標群體和受眾也均為世界各地的男性。在早期的好萊塢經典電影中,女性大多是屬於男性視角下的「花瓶形象」,一直處於被支配的地位。她們的伴侶多為拯救世界和宇宙的超級英雄,她們負責的劇情多為男性世界的傾聽者和精神上的從屬者,等待著男性的救援。更有甚者,很多的科幻電影中,甚至沒有女性主演角色,多為雙男主戲或者「三巨頭戲」,比如上世紀的《2001太空漫遊》。
進入到新世紀之後,好萊塢科幻電影中也有了女性的身影,然而,她們的戲份以及重要性相比較男性還是較少。比如備受好評的漫威MCU電影,10年布局了22部電影,《鋼鐵俠》,《美國隊長》,《雷神》各有三部單獨的電影,而作為初代復聯中的唯一女性「黑寡婦」,目前的單獨戲份今年才開始拍攝。在《復仇者聯盟4》中,主要人物(含火箭浣熊)一共有12人,而女性角色有四人,佔據了主要英雄的三分之一,這已經算是一個質的提升了。
而《魔鬼終結者:黑暗宿命》將女性的角色地位進一步的提升。故事的發生時間段為《魔鬼終結者2:審判日》之後的27年,「天網」派到人間來的全新進化的液態金屬魔鬼終結者,他的任務是殺害將來能夠生下人類領袖的女子丹妮,而施瓦辛格飾演的「T800」魔鬼終結者和三位女性站到了一起,為了保衛人類的未來而戰。薩拉,格瑞斯成為了保衛女性角色丹妮和人類未來世界的救世主;
62歲的琳達·漢密爾頓持槍戰鬥,風采絲毫不減當年,演繹了一位具有母愛的強勢的悍女形象,和30年前《魔鬼終結者》中那個偷偷地躲在酒吧中等待救援的柔弱女子判若兩人;格瑞斯作為主要的戰鬥力量,在和液態魔鬼終結者的戰鬥中,絲毫不讓鬚眉。而丹妮也不單純只是一個被保護的年輕女性,她性情剛烈,果敢聰慧,成為了團隊的得力助手;劇中三位女性凸顯了不一樣的陽剛之美,獲得了不少觀眾的好評和認可。
02,精神上的認同
「救世主」是基督教徒對於耶穌的稱謂,在人們心中,耶穌是拯救萬民於水火之中的英雄。在好萊塢的科幻片中,往往充斥著對於未來世界的危機意識。這樣的危機意識包括對自然災害的不安,對於社會穩定的憂慮,對於恐怖組織的不安,以及對於高科技帶給人反噬作用的不安。不管是描述未來世界,末日危機,還是外星人,AI機器人,都有著對於科技的雙刃效應的呈現,科技能夠帶給人更為便捷的生活,但若是應用不當,也會反噬人類,成為人類的公敵。比如,《魔鬼終結者》中每一部出現的機器人魔鬼終結者,都是為了未來世界的統治,回到過去去刺殺對於未來機器人有威脅的人類領袖。而在這種居安思危的意識背後,好萊塢急需精神上的領袖和具有超能力的救世主的出現,拯救世界,給人類以安慰。
在《魔鬼終結者:黑暗宿命》中,三位女性救世主組成了一隻無堅不摧的隊伍,她們代替了以往科幻片中的男性主導地位,歷經千辛萬苦,成為了拯救人類的精神寄託。劇中的半生化人格瑞斯本質上也是一個「人類」,有著強烈的求生意識,當她受傷之後,為了人類的未來,她自願接受改造,從身體上徹底改變。她留著短髮,穿著白色的背心,在體力耗盡的情況下,和液態機器人進行著搏鬥。導演蒂姆·米勒用直白且生動的鏡頭為觀眾呈現了這一段,從側面突出了女主角的頑強不屈以及精神上的偉大,也成為了拯救人類的關鍵性人物。
03,增加女性受眾的「共情」
對於以往的好萊塢科幻片來說,主要是以男性觀眾為目標對象,在設定人物角色,劇情發展,特效呈現方面都以男性的審美為主,而女性觀眾較為邊緣化。根據貓眼研究院2019年6月份的一項數據顯示,科幻電影的觀影受眾中,主要受眾群體為25-34歲的男性觀眾,而19-34歲的女性群體,占據的比例僅為29.5%。不管是好萊塢科幻還是國產科幻,要想要贏得好的票房,就需要沉澱女性觀眾,加入她們喜歡的科幻元素和情節展示。女性角色作為主角可以是正面人物,也可以是邪惡人物,她們的意識都需要根據新時期的女性進行塑造。
《魔鬼終結者:黑暗宿命》在女性角色的設定上更為多元化,充滿智慧,美麗大方的丹妮,超能力的女救世主格瑞斯,62歲不讓廉頗的薩拉,組成了一道女性視角下獨特的風景線。每一個女性觀眾在這裡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一面,她們具有女性的友好和細膩情感,也有男性的果敢和戰鬥力。從藝術方面來說,女性角色的崛起最大程度的投射了現實世界,伸張女性的主體性,展現科幻電影的社會意義,也可以增加更多的女性觀眾的共情。
好萊塢電影中的女性角色從早期的「花瓶」到現在的「救世主」的轉變,有對於現實社會的思考,對於觀眾群體的考量和對觀眾審美意識提升的契合,對於科幻電影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於中國科幻的崛起也有一定的鏡鑑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