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黑魔女2》影評:《黑魔女2》演繹了一個人怎樣豐富的內心世界
黑魔女2影評剛剛看完《黑魔女2》,從心理學的視角來寫寫影評。
迪士尼的作品以及3D的效果,結合現代動漫的處理了,真的是視覺美感十足。 即便是戰爭時期的灰飛煙滅,也是如煙花般絢爛。 特別是瑪琳菲森闖入暗夜族藏身之所,即便是暗黑的色彩,也設計得有十足的美感。 我不是美學設計者,對於這些都是門外漢般的評價,只是覺得的確美感十足。
從心理學主題的角度,有幾個分享
主題一:和平。
這個主題讓人深刻,雖然和平是我們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個話題。 在研究動機系統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會發現,弗洛伊德談論的動機包含性本能、攻擊本能或者生本能和死本能,即便是後續的動機系統理論,把動機豐富到了五個到七個,其實對於這些集體潛意識層面的本能比如:和平、公平、審美,這些談論極少。 作為影視作品,以和平這個話題為主題的真的不在少數。 我們也可能看到很多優秀的偉大的人物,他們是和平的倡導者,比如甘地,比如佛陀,他們體現的是完全的利他。 同時,讓我想到我們的歷史也是和平和戰爭不斷上演的,偉大祖國統一之後才談得上和平。 即便是漢朝與匈奴的關係,也是和平聯姻或者對峙衝突。 再看世界局勢,一味地戰爭帶來得更多的是生靈塗炭,弱肉強食後的強國變得成了霸權主義者,弱國變成了階下囚。 《時間簡史》有一點說得很清楚,人類只所以從群體到組織,是因為講故事以及人類的組織形成。 我一直覺得我們偉大祖國有著五千年來的燦爛文明,特別是體現在共同體和大國思想以及和平胸懷上。 這個電影的主題挺有趣的,在美國對華為公司芯片限制階段,迪士尼的這部巨作在美國和中國大陸上映,和平發展是一個深入的主題。
主題二:母親原型。 不管這個影片如何從童話故事改編,以及如何改變,裡面都有一個清晰的原型,就是母親原型。 我們都知道,每個人孩子長大,都離不開心理意義上的媽媽,甚至可以說,心理學意義上的媽媽的影響之大超過我們的想象,甚至絕大部分人,終其一生的在追求兒時在媽媽那裡缺失的恭喜,比如口語的滿足,比如安全,比如希望,比如無條件的積極關注,比如恰當好處的挫折。 有的人評價這是一個婆媳片,我更熱衷於覺得這是母親原型,兩個媽媽可能活在我們每個人心中。一個媽媽是從非人族的原始的動物狀態,一直是一個原型,同時這個原型中年還包含了從動物狀態到人性之愛的一種兼容。一個是通過計劃、策略、統治方式來經營一切。這些部分,可能都是我們內心中媽媽原型的一部分。 每個人心中都有這些媽媽,一方面的的的力量無窮大,大到像瑪琳菲森一樣,有時候如惡魔一樣,隨時可能被自己的本能或者情緒主宰,失去控制,帶來了吞噬和毀滅。另一方面,瑪琳菲森那種無條件的愛和保護部分存在,這部分是大部分人心中的媽媽的形象,有愛,充滿愛,保護,充滿了力量。米歇爾·菲佛作為王后其實也是媽媽的一種原型,這也是一個力量巨大,具有吞噬性、控制慾的母親,老公要聽自己,甚至不惜作為自己統治王國的工具,甚至兒子,老公和兒子在這樣的女性面前,其實男子氣概都不到充分的彰顯,反而顯得會多少軟弱一些。這樣的母親,看起來得體,充滿善良和智慧,實際上也十分具有魔力,被控制慾佔據著,完全不管不顧周圍人的真實感受,更像一個機器人類型的媽媽。同時這也是一個充滿了男性的思維性、計劃性、攻擊性、謀略性的特質的王后。所以,儘管看起來穿金戴銀,滿身珠寶,但是內心是一種女漢子的特質。缺少了真正的女性的母性的溫柔和善良。
主題三:鳳凰涅槃PK死亡和重生 影片做了童話的大量修改,鳳凰這個原型,在中國流傳已久,在佛教中也有鳳凰涅槃之說。 在西方為不死鳥之說。 這裡面的死亡和重生的主題雖然用了鳳凰的原型,也體現了和平和死亡以及重生,但是死亡和重生表現得不是那麼深邃和深刻,也並沒有體現太多鳳凰遭受的困難和挫折。 這讓我想起了弗蘭克爾,反倒覺得他的故事更像鳳凰涅槃,或者是死亡和重生的主題。 關於死亡,以及如何面對死亡又重生,本片其實是用了公主的眼淚作為了橋樑,並沒有體現太多女巫自己的歷經艱辛過程。 郭沫若先生關於鳳凰涅槃就更深刻:鳳凰每500年自焚為灰燼,再從灰燼中浴火重生,循環不已,成為永生。 關於死亡、重生、永生、鳳凰涅槃其實還是一個比較深刻的話題。
主題四:愛是治癒一切的良藥 迪士尼的鉅作很多的主題中都不可獲取的一部分。或許是宗教信仰國家,特別是基督教信仰國家,把愛和上帝看得至關重要,當然任何時候也都是至關重要。 作為心理學工作者,我們做的工作就是和愛相關的工作,愛是治癒一切的良藥雖然聽起來雞湯,但是真正咨詢和治療起效的一大部分工作就是好的治療聯盟,那麼這前提就是積極關注就是大愛之心。 如果說希望是這個時代比鑽石還真珍貴的東西,那麼愛就是支撐希望的源泉。 一個人如果心中無愛,那麼也就意味著心中無人,內心荒蕪之時,生命也就危在旦夕。 如王子和公主那般純然地相愛,不為政治而改變,矢志不渝,這是我們每個人心中關於愛情的最高期望。 這世間英雄出於亂世,愛情卻被看做人人可得的普世之物。 影片中愛包括了男女之愛,母女之愛,君臣子女之愛,跨國跨種族之間的普世大愛。
主題五:關係 我很贊同在世修行,人都是生活在社會上的,人都是生活在關係中的。 不管是母女關係,還是情侶關係,還是夫妻關係,還是君臣關係,還是敵人戰爭的關係,都是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場域,總是好過沒有關係,是的,很多時候糟糕的關係都比沒有關係更讓人容易接受。
主題六:販賣恐懼、焦慮 影片中體現了一些權術,作為王后,其實這也無可厚非。 主要是體現了一個主題,販賣恐懼,這是統治策略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情緒手段。 其實,很多現代社會的現象,就是這樣,販賣恐懼和焦慮,而不是利大眾的初心。 不被隨波逐流是一種能力。主要是看你自己如何選擇。
主題七:女人的強大和對男人的閹割
不管是從海報去看,還是從劇情去看,強大的母親原型充斥著影片,甚至連大家最容易被打動的純然的愛情故事都沒有那麼多渲染。 兩個大母親幾乎佔據了影片的絕大部分,男人希望和平和純真去愛,都沒有使得男性力量足夠彰顯,有一種被閹割的底氣不足。 如果這部電影是一個人做了一場夢,那麼這個夢裡大部分都是衝突,廝殺,仇恨,還有很多精靈,動物,人類,甚至整個夢境都是提示我們女性的氣質和氣場遠遠超過男性。 或許編導或者製片或者電影人不會從潛意識層面去理解這樣的表達和詮釋,三個女人佔據了影評,其他人都是陪襯,甚至國王之死,都死得沒有什麼價值。 如果這部電影是一個人做了一場夢,那麼這個夢就是從衝突到和平的一次成長,也就是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四分五裂,相互廝殺,變成了涅槃重生,和平統一的良好局面。 從影片的結局一片大好,我們也知道一個人統整的整合的人格如同鳳凰涅槃一般需要幾經磨難方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