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沙讚!》影評:《沙讚!》:很棒,可惜水土不服
沙讚!影評
2019年迄今為止「開局漲勢」最好的超級英雄電影當屬《沙讚!》了,不為別的,就因為它在正式上映前獲得了無數觀眾和媒體的好評,爛番茄和MetaCritc指數都非常可觀,甚至還成了「蝙蝠俠《黑暗騎士》系列」之後,DC超英電影中最高評分作品。
迫不及待觀影後,我必須承認片子沒辜負大家的溢美之詞,其「年輕態、少年心」和「情感矛盾、共鳴設計」是它優秀的最大法寶……然而,這也是影片未能在國內收穫足夠好口碑的癥結所在。
本文照例不會掉書袋,什麼黑亞當、冥思蟎我也不了解,只是就電影論電影一番。
【友情提示:下文會有劇透。】
在我看來,《沙讚!》最大優點分為一明一暗兩個,其中最明顯也是最吸粉的一點就是元氣滿滿的「年輕感」:它能把你所有的少年時光和天真幻想都帶回來。
試問哪個少年沒幻想過自己成為「天選之人」,獲得神奇的超能力呢?
影片的設計相當「普通」:巫師沙讚的力量越來越弱,快要鎮不住「七宗罪」了,便想找一個年輕人繼承衣缽,結果繼承人還沒找到,就先被「淘汰者」希瓦納博士找上永恆之岩來釋放了七宗罪,無奈的巫師只得把力量傳給少年比利·巴特森。
但普通並不意味著平庸,放在本片裡,這種設計相當實在。有趣的是,當比利來接受「面試」的時候,巫師連測試他的條件都沒有了,只能閉著眼睛強行傳承……這無形中也說明了不存在「內心純潔無瑕」的人。
比利確實不是理想中的好孩子,他不斷闖禍,總是從寄養家庭逃走,心中只有自己和失聯的母親……當這樣一個14歲少年突然有了超凡能力,我們口中的「雷霆沙雕」自然就出現了。
比利和剛結識的兄弟弗萊迪「臭味相投」,逃課去驗證沙讚所擁有的各種超能力,玩得不亦樂乎。
影片這一部分非常生動有趣,完全符合真實生活裡「中二」的少年氣,放電、極速、大力……任何一次發現都讓他們雀躍無比,特別是在阻止便利店劫匪的時候——只有不知道怕的小孩脾性,才會在發現身體「刀槍不入」後讓對方開槍打自己的頭,成年人八成不敢這麼玩。
說到這裡,就牽扯到了影片另一個不明顯的優點:情感設置。
自小和母親走失的比利一直不信任照顧自己的寄養家庭,他不惜逃家二十多次,就為找到心心念念多年的媽媽。
在來到「寄養之家」維克多家中時,比利依然沒有改變自己的想法,同齡人弗萊迪看似與他有許多共同語言,可他內心裡依舊我行我素:偷了弗萊迪的「超人子彈」,嘴上卻說著沒有;回家找弗萊迪分享秘密並一起翹課玩耍,也是希望自己有個伴兒;當弗萊迪拿沙讚的關係吹牛時,比利又覺得他是在利用自己而棄之不理……
所以,比利和反派希瓦納很像(也格外理解對方),區別在於,當他期盼已久的母子重逢並不如自己想象的那樣美好時,他選擇了原本看不上、此刻卻顯得無比珍貴的親情。
我們並不能選擇自己的出身,但我們能選擇自己的態度。這就是埋在影片中極具普世價值的觀點。
當比利靈機一動,讓其餘五個異姓兄弟姐妹同時成為「沙贊家族」一員的那一刻,我便認定《沙讚!》是部好電影,它用一個看似神奇的設定,講述了一個平凡而又不凡的故事。
所以片尾比利等人讓弗萊迪在學校裡出盡風頭時,感覺特別爽——我們還是孩子,我們就享受這種人前裝B的痛快!
除了上述兩大優點,影片在其他方面就顯得有些乏善可陳了。比如反派希瓦納博士的設定和塑造。
其實電影花了不少筆墨去填充這個角色,可相比起原作中「希望拯救身患絕症的家人而誤入歧途」的光頭大叔,影片裡那個一心要得到力量證明自己的希瓦納博士就顯得扁平、單薄多了。
雖然這樣一個「純粹」的反派,用來對付心智只有14歲的比利是足夠了,但放到整部電影,尤其還是「歷來反派出彩」的DC超英電影中去看,總歸有些不甘心呢……
另一個較為嚴重的問題,則是《沙讚!》沒有預想中那樣「沙雕」。前期關注這部片子的觀眾應該不難發現,影片中大多數搞笑、娛樂橋段,都在預告和片花中出現過了。
例如接受巫師傳承、初試超能力、先無意害人後有意救人,乃至最後的彩蛋等等,難免讓大家覺得《沙讚!》是部笑果十足的娛樂片……可現實是電影藏起了它深刻、沉思的一面,實際成片氣質並非如此,儘管這談不上「欺詐」,但多少還是會讓一些人感覺「爆米花指數」不足。
此外,限於影片成本和製作格局,電影的特效場面和動作打鬥也談不上有多賞心悅目,沒能成為片子的加分項。
當然,這些只是小問題,《沙讚!》在國內沒能像北美本土那樣口碑大爆,我覺得主要原因是影片兩個最大優點沒有、也無法達成在美國那樣的效果。
首先是真實的「少年氣」。美漫已經興起、盛行了大半個世紀,在美國陪伴了幾代人成長,無數少年、青年、中年甚至老年人都有一個「超級英雄夢」,《沙讚!》無論是原作漫畫還是真人電影,都算是離夢最近的一次。
「超級英雄」與普通人之間始終存在一種距離感,即便是最「親民」的蜘蛛俠等角色,也無法與此次完全走平民路線的沙讚相比——檢測超能力類型,假裝大人去買啤酒,這種「凡人」到極致的橋段,非常符合老美的胃口。
而我們這一輩人小時候更想成為的應該是孫悟空、聖鬥士、賽亞人、美少女戰士或者小魔仙吧……雖然這些幻想本質上和成為超級英雄一樣,但論「代入感」還是有不小差距。
在我們的「英雄觀」裡,遇到壞人打不過逃之夭夭,也不是英雄所為——當然,我們能理解比利作為一個不滿15歲的少年逃跑是很正常的,可要說會因此產生更多同理心就難了。
最「水土不服」的一點,是我們缺乏影片中那種獨特的家庭環境土壤。也不知是多少年前的數據了,「美國的組合家庭比例已達三分之一以上」,與此同時,寄養家庭的數量也不遑多讓(類似設定在電影和美劇裡隨處可見)。《沙讚!》中比利的每個兄弟姐妹都是被收養的孩子,父母維克多和羅莎也來自於寄養家庭,這種看似奇特的家庭成員結構在美國是有充分現實基礎的,因而觀眾們普遍也會更有共鳴。
反觀國內這一代美漫、超英電影觀眾,不少是作為獨生子女成長起來的,即便有兄弟姐妹也不會太多,至於組合家庭、寄養家庭的數量就更少了……
雖然我們都能看懂、理解影片裡那些情結和感觸,但還遠談不上「共情/共鳴」,少了情懷之力加持,《沙讚!》在我們眼中自然也缺乏了那份獨特的「光環」。
即便如此,我依然認為這是一部優秀的超英電影,它夠接地氣,也不止於娛樂或深沉——倘若未來同類型電影也能像《沙讚!》這樣多一些探索和開拓,我是非常樂於見到的。
【也歡迎關注我的公號「有愛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