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靈魂急轉彎》影評:這碗雞湯對2020年的人類來說是久旱甘霖
靈魂急轉彎影評一部好的皮克斯動畫有三大特點:突破性的動畫技術,非一般的敘事視角,跨越年齡層的感染力。
·皮克斯還是那個皮克斯
皮克斯這三個字在喜愛動畫電影的觀眾心裡的分量不容小覷。自1995年第一部《玩具總動員》問世以來,它就被視為動畫電影產業的革新者,不斷推動著技術和敘事的創新,這種趨勢在2010年的《玩具3》到達了一個巔峰。從那以後,皮克斯開始將重心轉移到續集的製作上,9年的時間裡只推出了4部原創動畫,而其中《勇敢傳說》和《恐龍當家》水準一般,甚至有些配不上皮克斯的大名;《頭腦特工隊》和《尋夢環遊記》雖然都收獲了口碑和票房的雙成功,但是在保持著高水準的想象力與感染力之外並沒有太大的創新。直到今年的《靈魂急轉彎》。
·利用技術服務故事
沒錯,皮克斯的每一部動畫都可以被視為一次技術實驗。早期的例子有《玩具總動員2》對布料和塑料材質反光性的提升和《怪物公司》裡的動物毛髮。隨著CGI動畫技術的逐漸成熟完善,皮克斯的追求開始聚焦在兩個方向:對現實世界的擬真和燈光效果,這兩點在《靈魂急轉彎》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本片基本上由兩個反差極大的場景組成:色彩飽和,畫面乾淨的「生來之處」和現實世界的紐約皇后區。前者我們早已在同樣由彼特·道格特執導的《頭腦特工隊》中領略過,然而與《頭腦特工隊》中豐富多彩的世界不同,此次的設計有些過於空洞,色調十分單一,角色也十分簡單,有些引出的概念不容你思考便一帶而過。而後者卻是本片的一大亮點。無論是披薩邊上殘留的醬汁,還是透過樹葉灑下來的陽光,其真實性幾乎可以以假亂真。但這也不是說本片追求的是原封不動的照搬現實世界,那樣對於誇張的動畫角色未免過於突兀(參見《刺蝟索尼克》)。不不,皮克斯的技術向來是為劇情服務的,也就是說其真實性的不同程度是經過仔細考慮的,以達到在幾場關鍵戲中勾起觀眾的情感共鳴。
·不一樣的雞湯
皮克斯的故事特色向來是豐富的想象力+不同尋常的視角。前有中年危機版超級英雄電影《超人總動員》,後有將情緒具像化的《頭腦特工隊》。大膽嘗試一直是皮克斯的傳統,而《靈魂急轉彎》讓我們再次看到了這一傳統的延續。
記得幾年前,曾經有一部迪士尼動畫短片,講述的是一個辦公室職員如何衝破日常生活的枷鎖去放肆做自己喜歡的事。在看《靈魂急轉彎》之前,我也是帶著這樣的前提:在好萊塢拍給小孩子看的東西里,大多數充斥著「follow your dream」「you can do anything you want」這樣的話語,鼓勵孩子們勇敢嘗試,只要你想,一切皆有可能。這一思想扎根於美國崇尚的個人主義精神。
然而讓我驚訝的是,本片要說的與主流好萊塢價值觀其實恰恰相反。在主人公終於完成了他一直夢寐以求的那件事之後,他感受到的並非如他所想的喜悅與歡愉,而是腎上腺素爆發之後的失落與迷茫。影片並沒有給主角一個「不被人看好的天才音樂家終於靠堅韌和天賦獲得認可」的結局,因為這並不是影片的重點。而最終影片關於另一個人物的揭曉,才傳達了導演的觀點:人生的意義不在於實現目標,不是每個人都能偉大,活著的意義在於平凡。這個信息在2020年顯得尤為重要。
·與平凡產生的共鳴
我相信導演在創作時並非有意向普世性靠攏,畢竟這是一部由黑人導演共同執導的、首部以黑人和黑人社區為背景的皮克斯電影(片中並無白人主角,配音卡司也以有色人種為主)。然而生活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內捲社會中,我卻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共鳴。
我們的一生似乎都在不斷地追逐向上:上學時要爭做成績第一,高考狀元被捧上神壇,工作後要拼業績,以加班為榮,彷彿只要我們再多提高一分,再多完成一個項目,再多上升一級,我們就會擁有幸福;只有當我成為了社會所定義的「成功人士」,我的人生才圓滿。而現實是,不管我們再怎麼努力,能爬到頂端的終究還是極少數,而在這過程中喪失掉本我的人們,便成了徘徊在荒野中的迷失的靈魂。
本片正是獻給那些沒有「成功」的大多數的我們,好像外婆溫暖的手撫摸著你的頭對你說,傻孩子,生活的意義不在於無止盡的追逐,而是那些平凡的時刻:是當你清晨起床吃到熱乎乎的早餐的滿足感,是當你上班擠地鐵時無法動彈的厭倦,是當你聽到一首屬於你的歌時心裡迸發出的那團火,是你對父母嘮叨時的不耐煩,是你坐在公園長椅上發呆時掉在你身上的那片葉子。是的,這其中有好也有壞,人生不會處處完美,但這都是組成我們一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生的意義在於,你在這世上走了一遭。你體會過,經歷過,哭過,笑過,愛過,傷過,這是生命最迷人之處。
如果說《靈魂急轉彎》是一碗獻給打工人的心靈雞湯,那麼這碗雞湯,對於這似乎永無止境的狂躁,簡直是久旱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