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靈魂急轉彎》影評::無法被定義的生活價值
靈魂急轉彎影評
由於個人原因,我沒有辦法在聖誕節那一天就拿出時間在電影院收看靈魂急轉彎,於是只能在26號的一大早去享受盡可能少人的電影院環境。雖然不如《頭腦特工隊》等作品給我留下的印象那麼深刻,但《靈魂急轉彎》依舊是一部非常優秀的作品,於是藉由這篇影評,跟大家說說我眼中的靈魂急轉彎
《靈魂急轉彎》繼承了皮克斯工作室一貫的細膩以及創造力,那些熟悉的東西在皮克斯的「魔法」催化下往往會轉變為一種令人愉快的符號,無論是那些擁有無法用言語去形容其可愛、具有柔軟可塑性的靈魂,還是以一種跳脫形式存在的,由一根不間斷的線組成的畢加索式「宇宙概念體」Jerry,亦或是Joe從演出酒吧走到下水道裡的過程,都會讓你感嘆道:「噢!有內味兒了。」
而在劇情層面,《靈魂急轉彎》的發揮依舊出色,簡單地說,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不想死的人和一個不想活的人對於生活的不同定義,藉由簡單輕快的形式討論了一個在現實中十分沉重且繁雜的問題。什麼樣的生活才是有價值的?
我們不妨帶著以上這個問題,一邊看,一邊進行屬於自己的思考。
劇情概述(存在劇透成分 可考慮直接閱讀下一部分)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叫做Joe的年輕人,他打小就在父親的帶領下愛上了爵士樂,並且立志成為一名出色的爵士樂手。「我生來就是為了演奏爵士樂的。」Joe常常這麼提醒自己,這潛移默化也成為了他生活中唯一的追求與價值評價標準,也就是說,對Joe而言,演出爵士樂是生活的本質,也是唯一的價值。
但現實往往是脫離於夢想獨立的存在。Joe在現實中追尋夢想的道路並不理想,在以生活為主題的「船歌集」裡,碰壁是「Joe」這首曲子裡出現最多的旋律。雖然在某一天他奇蹟般地得到了進入爵士樂團的機會,但好景不長,過於興奮的他在演奏那天由於走路不小心掉進了下水道裡,生命垂危間進入了一個叫做生之彼岸的概念場所。
生之彼岸這個地方簡單地說,是一個屬於靈魂的地方,在電影中,靈魂是一種具有路德宗所闡述的「天性」的存在,而每一個靈魂都需要在生之彼岸這個地方通過不同的培養來形成屬於自己的天性,這樣的天性由性格和火花組成,只有湊齊兩者,才能夠踏上前往地球的道路。
Joe在發生意外後陰差陽錯地進入了這個地方,且陰差陽錯地成為了導師,又陰差陽錯地接管了問題學生22。
22之所以是問題學生是因為她問題屬實太大了,假如把生之彼岸比作是一所學校,22已經在生之彼岸留級了幾百年,包括林肯,阿基米德,榮格和拳王阿里、瑪麗皇后都做過她的老師,但是她始終缺少天性中的「火花」,只要缺少這一個因素,她就無法前往地球,時間一長,在多方面的否定下,她也就成為了與Joe相反,成為了一個「不想活的人」。
不想活的22和不想死的Joe在簡單的交流之後達成了臨時作戰協議,Joe嘗試幫22找到天性中缺失了幾百年的火花,假如一切順利,22就會把天性這個地球通行證交給Joe,讓Joe「復活」且自己能夠永遠留在生之彼岸,永遠死去。
然而電影劇情在放送到這裡時一半時間都沒到,所以過程顯而易見是不順利的, Joe和22發現他們始終沒有辦法找到屬於22的火花,無論是名人的教導,還是在靈魂世界中以失去觸覺與味覺為前提,對世間萬物的接觸與嘗試都沒有辦法為22補上屬於她自己的火花。
接下來又是一連串的陰差陽錯,22帶領著Joe到達了一個屬於忘我靈魂的世界,在那裡,當人們縱情地享受一件事物時,他們的靈魂就會到達這樣的一個領域,但假如他們的靈魂過於執著於一件事,就會從那個領域的天空中墜落,跌入青色的沙海中失去自由。在那裡他們碰到了廣告牌舞蹈大師風之月,在他的幫助下,Joe和22避開了規則成功來到了地球,可惜他們進入了錯誤的身體,Joe成為了一隻貓,22成為了Joe。二人在地球上開始為了靈魂歸位和歸位後Joe的演出做準備。
這是整部電影中最有趣也是最深刻的橋段,22賦予Joe新生,而Joe則以一隻貓的視角觀察到了以往不曾觀察到的東西「爵士樂以外的生活」。
22發現地球上的東西實際上比生之彼岸的東西有趣許多,在擁有味覺後,她樂於去嘗試所有能吃的東西,從漢堡到棒棒糖,再到地鐵座位下的半瓶飲料和分給地鐵站流浪歌手一半後還剩下一半的麵包,這一切都是美妙的,對22而言都成為了具有價值的存在。
她同時也在用一種嶄新的方式去對待Joe身邊的人,過去Joe會忽視地鐵裡的人,地鐵站的流浪歌手,會將理髮師老戴僅僅當做一個理髮師,因為他認為那是老戴的火花,在與老戴交流時也僅僅交流屬於自己的火花,也就是爵士樂。在與母親的交流中,有關爵士樂的衝突也是唯一的東西。
當他站在夕陽照射下的酒吧門前時,他不會注意那些發生在戀人間的擁抱以及母子間緊握的手,落葉再美麗也與他無關,他的生活只屬於爵士樂。
然而22不同,在化身為Joe獨此一天的生活裡,爵士樂並不是全部,她會去正視地鐵上的人和流浪歌手,她會去了解老戴曾經想成為一個獸醫,因為她不像Joe一樣認為理髮是老戴與生俱來的火花。在與Joe母親的交流結束後,她還帶走了Joe母親為Joe修改西裝所用的針線筒,在她眼裡這或許是比母子間衝突更加重要的東西。
在夕陽即將落幕時,她緊盯著那些現實世界中正在發生的事情,戀人相擁、母子同行,當她用手握住落下的樹葉時,她把這片與爵士樂無關的東西放進了西裝的口袋裡,口袋裡還有吃剩披薩的麵包邊,老戴那裡拿來的棒棒糖以及Joe母親的針線筒。
22感覺到她不再對地球生活擁有那種消極的偏見,但是Joe卻對此給予了否認,他不認為這樣的日常生活能夠成為22的火花,他始終認為這種存在於廣闊命題下的火花是一種更加確定的人生目標。二人在這一問題上發生矛盾,衝突間,偷偷出逃的22和Joe被Jerry帶回了生之彼岸。
出乎意料的是,與Joe預測的恰恰相反,在僅此一天的扮演Joe生活中,22確實得到了缺失了幾百年的火花,得到了天性,得到了前往地球的機會,按照約定,22將這種天性交給了Joe,Joe得以復活,22得到了永遠留在生之彼岸的機會,然而當22回首時,她並沒有多高興,她只是重複著人生目標這四個字走向了那片屬於忘我靈魂和執著以至於失去自由靈魂的青色沙海。在那裡,她被青色砂礫埋葬,在Joe的打擊下,對於人生目標的執著讓她失去了自由。
Joe回到地球後,完成了他期待已久的演出,也正式成為了爵士樂團的一員,然而他卻發現這一切都沒有給他帶來意料之中那種過分的喜悅,一條活在水裡的魚,終生追求大海,假如一切成真,這對於那條魚來說又意味著什麼呢?
Joe回家後開始思考這樣的問題,他將鋼琴上的樂譜移開,代替以22放在口袋裡的所有東西。這一次的演奏,比過去的任何演奏都要動聽,或許爵士樂從來都不是生命中,天性裡那難以追求的火花,假如火花需要成為生活的理由與價值,那當你想要生活時,生活中就再也不會缺失這樣的火花,生活或許就是生活的價值。落葉是自由的,爵士是自由的,生活也應當是自由的
彈奏至忘我時,Joe回到了那片同屬於迷失靈魂的沙海,在那裡,他重逢了迷失的22,承認了某種用一片樹葉、一塊披薩建立起的天性火花,在規則與偉人們過去的苛責下拯救了迷失的22。
影片的最後,Joe將天性交還給了22,22就這樣結束了幾百年的留級歷史,擁有了真正生活的機會。而Joe也得到了Jerry給予的繼續活下去的機會,從此開始,他下定決心要去正視往後生活的每一天。
代表宇宙的Jerry與地鐵座椅下的半瓶可樂
該部分主要對照的是第一部分中的問題:什麼樣的生活才是有價值的?
換言之,火花是什麼?
Joe曾經認為火花是一個固定的人生目標,生來如此,老戴就應該理髮,他就應該演奏爵士樂,假如他們沒有這樣做,那他們的人生就失去了價值。如同Joe對母親所說:假如我不演奏爵士樂,然後在今天死去,我會發現我的人生一無所有。
Jerry們不認為火花是一個固定的人生目標,意味著規則與邏輯的「宇宙概念體」們為了給予靈魂火花,讓歷史上那些成功的人出馬,並希望藉由參照與公式來賦予靈魂們生存的能力。
然而他們都沒有辦法讓22燃起屬於自己的火花。
Joe的方式是痛苦的,因為他否定了其他的所有東西,他未曾發現過生活中其他美的存在。
Jerry們的方式是欠妥的,他們提供了許許多多的參照,卻忽略了參照與規則始終是有限的,而靈魂深處燃起的火,卻比任何東西都要更加自由且不可限量。
那火花到底是什麼?
22既不理髮也不彈奏爵士樂,在靈魂學院呆了幾百年也沒有一個偉人能夠真正給她帶來火花。然而僅僅在人世間以Joe的身份生活了一天,她就擁有了屬於自己的火花。
某個Jerry很好奇,對Joe問道:你做了什麼。Joe說:我只是讓22在我的身體裡過了一天。
這一天意味著什麼呢?22脫離了宇宙的規則邏輯以及偉人們的教導,這意味著她脫離了各種已有價值評價的束縛。
雖然在Joe的身體裡,但是爵士樂對她而言也不是生活中的一切,這意味著她不用去執著於什麼。她甚至敢喝別人留在地鐵座椅下的半瓶可樂。自由且不可評價的,這也許才是火花。
以此來看,生活的價值實際上不可能成為一種討論的命題,因為他過於自由、過於廣闊。
你可以聆聽那些大自然的低語以及偉人的故事,在其中產生出自己的理想價值,但你永遠不是必須要成為他們。
你可以將自己的價值放置在一個目標上,但是目標並非生活的全部。能夠讓Joe演奏出爵士樂的並非爵士樂譜,更是一種爵士精神。許許多多的東西,都能夠代替樂譜,是愛、是熱情、是自由、是母親的針線筒、更是夕陽下的落葉。
人生碌碌,竟短論長,卻不道殊榮有數,得失難量。
當你意識到你是你時,當你向往生活時,真正燦爛的火花將在內心中燃起,生活即是生活本質,生活的價值永遠不應該是放在天平上的東西,這種美好的東西來源於自由與真實,而這樣的美好終究由你自己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