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靈魂急轉彎》影評::夢想不是盡頭,而是開始

靈魂急轉彎影評

在《少林足球》中,周星馳有句台詞深入人心:「人如果沒有夢想,那和鹹魚有什麼分別?」

而當下的我們最大的焦慮,往往不是沒有夢想,而是不知如何實現夢想的茫然,實現夢想後失去方向的空虛,以及驚覺這夢想原來並非自身而是他人期待的產物後的那種追悔莫及。

《靈魂急轉彎》中,印象深刻的是兩個場景:在紐約的大街上,車聲刺耳,人群熙攘,主人公喬對22號說:「這裡是紐約,你不能停下,要一直往前走。」而當22號獨自坐在夕陽下的台階上時,她看到的是光陰流轉,秋風中小小的梧桐種子畫著優美的圓圈盤旋而下。這是同一個世界,卻是不同人眼中的世界。

我們能夠改變這個世界多少,或者我們被身邊的世界改變了多少?當記憶裡剩下的只有不斷的嘆息和不斷失敗後的失落,我們獲得的又是什麼?

《靈魂急轉彎》向觀眾提出了一個問題:夢想究竟是人生美妙的盡頭,還是美好的開始?為了實現自己確立的夢想而放棄夢想以外的一切,把人生變成一列行走在黑暗中只剩下終點站的地鐵,這是不是我們的期待?

我們堅決地否定,然而大部分人卻會悲哀地發現,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就彷彿這列行走在黑暗中的地鐵:

十幾歲時藏起了油彩斑駁的畫板,因為學業在即,「等到考上大學就好了」。

二十幾歲時放棄了心愛的戀人,因為生計在即,「等到財務自由就好了"。

三十幾歲時停下了事業的腳步,因為養育後代在即,「等到孩子長大就好了」……

本來以為熬到下一站就好了,可是熬到下一站,還有下一站,只好耐著性子再熬下去,某一天突然驚覺時間無多,可是那些過往殘留的記憶只有不安和空虛,卻唯獨不見樂趣。

「最後的最後,我們還是輸給了現實。」早幾年,這樣的金句在網絡上隨處可見,充斥著傷感和無奈。

可是,為什麼面對現實、甘於平凡就一定是悲哀的呢?

我們中的大多數,注定會是平凡的人,成家立業,然後漸漸老去。如果平凡被定義為失敗,又是由哪些人制定的標準?

尤記得大學時的老師在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裡對昏昏沉沉的我們開懷:「姑娘們,趁陽光真好,趁青春年華,出去戀愛吧!」也還忘不了那時的我有多麼驚詫。

是啊,那時的我,曾經在畢業前夕深深的恐懼:還有那麼多書沒有讀,還有那麼多事沒有做,根本有準備好面對畢業後的一切,我該何去何從?

可是啊,生活中哪有準備好的一刻?像個舵手一樣時刻準備著迎接驚濤駭浪,也在碧海青天下抬起頭瞇眼體會微風的輕撫,這才是真正的旅行。

這也許是我留給2020年的最後一篇文章,回顧這一年,和大多數人一樣,令我們想起的,更多是霧霾、是晦暗、是寒武紀般無休止的陰冷。

亂,停滯,難,無常……我們感嘆著這些詞語,我們苦笑著安慰彼此,會好的,明年都會慢慢好起來,這一刻,我卻突然明白,會慢慢變好的不是未來,而應該是自己。

夢想不是盡頭,而是生活的開始。

活在當下,過好人生的每一秒鐘,記住那縷拂過面龐的風的輕柔,記住那口喚醒味蕾的食物的美妙,記住那個愛你的人溫柔的微笑……這些才是生活真正的意義,不是愛,不是恨,不是成功,也不是失敗,而是感知,是接納,是欣賞,是從容。

最後,僅以道格拉斯·馬洛奇的一首小詩與諸君共勉:

」如果你不能成為山巔上一棵挺拔的松樹, 就做一棵山谷中的灌木吧! 但要做一棵溪邊最好的灌木; 如果你不能成為一棵參天大樹, 那就做一片灌木叢林吧!

如果你不能成為一叢灌木, 何妨就做一棵小草,給道路帶來一點生氣! 你如果做不了麋鹿, 就做一條小魚也不錯! 但要是湖中最活潑的一條!

我們不能都做船長,總得有人當船員, 不過每人都得各司其職。 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 我們總得完成分內的工作。

做不了大路,何不做條羊腸小道, 不能成為太陽,又何妨當顆星星; 成敗不在於大小—— 只在於你是否已經竭盡所能。」

更多書評影評關注公眾號「蘆水喵語」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