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靈魂急轉彎》影評:黃金體驗

靈魂急轉彎影評

電影製作完成後皮克斯的內心活動:「二十一世紀最頂尖的動畫團隊,用最精妙絕倫的故事,和最完美的光影,花了足足100分鐘,只為了告訴你們一句話:活在當下。這下子總該有人掂量掂量這所謂 ’陳詞濫調‘ 的分量了吧?」

雖然整部Soul都在回答「人應該怎麼活?」,不過只在結尾用「live every minute of my life」(國語版譯為「活在當下」)點明主旨,其餘的篇幅都在一步步引領觀眾自己發現答案。

為了讀懂Soul的主旨句,我們不妨先從反面入手,即「人不應該怎麼活?」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很直接了:人不應該按照電影花了大量篇幅描寫的、Joe之前的活法活。

從開場到Joe參加完名人的演出並受22留下來的小物件兒啟發jazz頓悟之前,都可以視為Joe「之前的生活狀態」:不滿於現狀,渴望通過「與名人同台」這個目標來改變自己平庸的一生。 It wears you down. It stinks. It's hot. It's crowded. Every day the same thing, day in and day out. But once I get on the stage tonight, all my troubles are going to be fixed. You're going see a brand new Joe Garnder. (地鐵演講)

想想也沒啥不對的:當音樂老師並不能滿足他對音樂的追求,與女士合作的機會能給他帶來名望、榮譽、生活保障、音樂夢,以及其他人尤其是母親的肯定,而他缺少的也恰恰就是這些。倘若Joe不浪死,他依然會憑借鋼琴得到上述的一切。 所以之前的生活狀態有啥問題嗎?有堅定的夢想、克服一切阻力努力奮鬥、最終達到目的。這簡直就是完美的人生劇本啊?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人第一步就直接被攔住了;這些人裡面有的會跳過尋找夢想直接隨大流為錢和地位奮鬥,不過大多數沒有毅力和方法,自己的實力做不到Joe這個程度;而達成前兩步又能抓住機遇達成目的就少之又少了。

但是想想Joe之前的心理狀態、對自己人生的評價和哪怕達成目標之後的迷茫,又實在不能說Joe之前的生活值得我們學習。根據電影的劇情,Joe在後來也確確實實認識到自己有什麼地方錯了,而後做出了改變。


Joe錯在哪兒了?

問題不在於Joe做了什麼、做成了什麼,而在於他做一事的時候心裡在想什麼。 在記憶大廳裡我們看到了Joe的人生展覽:有對音樂的熱愛,但更多的是被拒絕、失敗、無聊的工作、孤獨。

音樂事業受挫
一個人慘兮兮地吃飯

而在Joe頓悟之後,我們在他的人生走馬燈中發現原來Joe的人生中有那麼多那麼多美好的事物。

這兩張在走馬燈中出現的場景
正好對應人生展覽中恰飯的那一幕

為什麼他的人生展覽中連「廉價的古龍水」都有,卻沒有這些?

或許可以理解為:之前Joe只看得到「成功的音樂生涯」這一個目標,所以他的人生展覽中只有「是否在音樂上取得成功」相關的記憶。其他所有與此無關的事件他只是「經歷」,而沒有「體驗」,也就是說,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他滿腦子想的還是「音樂是否成功」。

何以至此?Joe搞混了一件事:人追求的是目標,還是體驗

一個人說是在追求某個目標,但其實是在追求達成目標後的那種體驗or感覺,因為這是人類唯一能感受到的東西。 例如你看似在追求「一份好工作」這件事,但其實是在追求獲得「好工作」之後的內心活動、用好工作帶來的薪水買買買享受外在物質條件時的內心活動、用好工作跟別人炫耀時的內心活動,用好工作來抵禦風險的內心活動。是內心活動,或者說體驗、感受,而不是那件事本身。

那麼如果為了某種體驗,而不去感受其他體驗,團戰5換1,這是不是就有點兒虧呢?或者說1換5就算是賺了嗎?

例如Joe內心只被「同台演出」這個體驗所吸引,認為它是萬能靈藥和人生目的,所以逃避生活中的問題、忽視生活中的美好。沒有感受給學生上音樂課時的體驗,沒有感受和22一起克服一個一個困難時的體驗,沒有感受柔和日光透過樹葉縫隙散落一地的體驗,沒有感受聆聽地鐵藝人的體驗,甚至因為逃避困難而險些錯過和媽媽推心置腹的體驗。在做這些事兒的時候內心想的都是「這件事對我的目標有何幫助,我能不能通過達成那個唯一目標來解決這件事」,而非「哇哦,這事兒還真不錯」。

Joe在做這些事的時候,就像是被「King Crimson」刪去了時間,只是機械地按照原目標行動,完全沒有意識自己做過這些,更無法用「心」去體會「真實」。

這也就是奇怪名字大師們說的some people just can't let go of their own anxieties and obsessions, leaving them lost and disconnected from life,這個disconnect說的就是把某件事看的重要的過了頭導致沒心思體驗生活的其他部分,所以some people跟自己的大多數生活脫軌了。

和之前列出來Joe恰獨食的場景類似,他在最開始是認為這幾個場景是「平庸失敗」的,但在最後jazz時卻注意到了這些場景中的幸福所在。所以從某個角度來說,Joe之前的生活也是disconnected的,直到這一刻才reconnect。

disconnected
disconnected
disconnected
reconnect
reconnect
reconnect

既然橫豎都是體驗,那一個人要甘於平凡,得過且過嗎?其實也不能這麼說,顯然與大佬同台演出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絕讚體驗,而當音樂老師不需要下啥功夫確實有點兒大材小用。不同的人確實對不同的體驗有所偏好,但是,追求某一種體驗並不意味著放棄另一種,為啥不「全都要」呢?

Joe在頓悟後感受到的那些黃金體驗,完全都是以前經歷過卻沒有用心體驗的嘛。難道他在吃蛋糕的時候多感受一些香香的口味,而不是去想「我咋這麼慘一個人吃飯」,鋼琴水平就退步了?在上課的時候多多感受培養學生、為別人打開音樂大門的成就感就接不到矮壯黑人老哥的電話了?這不扯淡呢嗎。換句話說,在吃飯的時候想「我懷才不遇好難受」,看電視的時候想「我懷才不遇好難受」,給學生上課的時候想「我懷才不遇好難受」,像這樣把一種情緒體驗無數遍就能解決問題?這不更扯淡了嗎。

在之前不得志的時候,Joe如果把為啥音樂夢難以堅持這個問題的前因後果、解決方法花一周、一個月甚至一年時間想清楚了,動手去做、去network,不就把這事兒解決了,或者說知道希望在哪兒了,至少搞清楚問題出在哪兒了吧。 那些死過一次才明白珍惜的黃金體驗,他早就可以當成寶貝收藏起來。


名人女士用一個寓言回答了Joe的迷茫,她說的意思其實就是「體驗」。

小魚說想去大海=人想追求某個目標,達到目標後能讓我幸福 老魚說你已經在海裡了啊=皮克斯告訴我們想要幸福的話體驗現在的生活就可以呀 小魚說這只是水,我想去的是海=人說你這沒用,我要達到某個某個目標,變成什麼什麼樣的人,才能幸福 我們都知道小魚本來就在海裡,也在水裡,就算有不懷好意的老魚告訴他大海的另外某個區域是大海,從遠處看起來深深的藍藍的確實有道理,他游啊游終於找到了,結果只能是發現跟之前完全一樣,感受到的也就是水嘛;同樣的,人達到了某個所謂可以帶來幸福的目標後享受的,也是某種體驗,跟現在沒有本質不同嘛。可能區別在於A地的水更鹹更廣,B地的水更清更亮,但總之他們都是水而不是硫酸,教書和演出也都是正常的體驗而不是殺人放火。在長江就喝江水,在黃河就喝河水,不然魚因為只想著江水而不喝河水,會渴死;人只想著演出的體驗而不去體驗教書從而不快樂,能把自己給折騰死。

魚乖乖喝水就完事了;人乖乖體驗生活,想體驗新花樣就衝衝衝享受努力過程做出改變,覺得舊的還沒體驗夠就好好享受深入拓展,總而言之,從在做的事情中感受快樂就完事了

人是不可能同時踏進兩條河流的,只有「人生中充滿了不確定性是確定的,充滿了變化是不變的」,就算是再無聊的日常也不可能完全一樣,總是能在某時發現又一個如黃金般珍貴的體驗。值得體驗的不單單是聚光燈下的生活,而是人生的每一分鐘,也就是Joe所說的:live every minute of my life

2021.1.16補充:

今天迫於ddl開始做逃避了很久的一件事A,結果發現就算去做,乃至於有所突破也還是很痛苦。

仔細想了想,似乎這是因為要面對一段不堪的歲月,還要跟一些代表性的人接觸。事實上就算我再怎麼最優化A以達到盡可能好的結果,都無法逆轉時間改寫那段時間做的蠢事,無論以後有多少成就,都改變不了那段時間是個鐵five的事實。

這真的好像Joe,Pixar牛啤。

為了不再逃避,我想,是不是可以再想一想那段時間發生的事情呢?如果我主觀上不再覺得它有那麼不堪忍受的話,對此的逃避行為是不是會少一些呢?

my pantheon

一抬頭就發現了一直擺在書架二層的這堆小物件兒,有些是「那段歲月」的遺珠,有些是走出那段日子後收到的禮物。但總之,這些東西實實在在地讓我認識到了,那段日子並不是暗無天日的,並不是苦澀到需要拋棄再不回味的。每一件都對應著一位重要的朋友,每位一路走來的朋友都曾在那段日子留下最珍貴的記憶。

此刻我也百分之百確定,這種以心換心的羈絆是一種我絕對不想失去的幸福。

(Pixar牛啤就完事了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