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靈魂急轉彎》影評:we are not born to be

靈魂急轉彎影評

天才總是容易讓人產生焦慮和幻覺,因為他們好像「生來是為做某事」,彷彿承接了上帝的指令,以至於我們不禁懷疑,是不是每個人都生來帶有使命,而只有去發掘它,發展它,才能成就人生的意義?

我從小就沉湎於這種困境中——我的天賦在哪裡?是不是有件事是我必須要做的?為什麼身邊的人都能夠這麼篤定地決定自己想做什麼?他們怎麼做到早早地決定和投身於某個陌生的領域,怎麼感受到那份熱愛與使命?是不是只有那樣才能成就非凡,而漫無目的地生長只會淪為平庸?

也就是這樣,(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最後選大學志願的時候,我填報了哲學,因為我沒有辦法看到自己在任何行業領域的樣子,i can't have a picture,我也沒法想象我就此紮根某個領域,所以我有點像逃避選擇一樣地,退回了基礎學科。

(事實證明。不想選擇並不是選擇哲學專業的適當理由,我當時的思路是混亂無理的,輕噴勿借鑑哈)

總之,我就從小是一個,沒有目標,沒有方向,沒有理想的人。我時常為自己的人生態度感到自卑,感覺自己是生活世界中赤裸裸的消費者,that's why i can really feel 22號。

電影一開始,我有種非常不好的預感,有許多調調是我所質疑和厭惡的:比如陳詞濫調的理想與現實之爭,自詡天才的落魄藝術家故事,還有命定論等等,尤其是說到心靈工廠的「spark」,居然是通過聽音樂、踢足球、做蛋糕而定的,這些後天人為的東西怎麼能夠稱之為「通向世界的理由」呢?(說點黑話,生命的先行條件)真的讓人感到很俗套。為什麼我一定要有一個特別熱愛和擅長的東西我才能出生啊?為什麼我活到了20歲還沒有,那麼多人活了一輩子也沒有,我們都白活了嗎?

然而事實證明,電影的路數其實和我心目中幾乎一模一樣。天才存在的事實,讓我們很難否認也許有種「命定」之說,讓某些人生命的使命就是完成某事,但是更無法否定的是,芸芸大眾都不是天才,他們所謂的「使命」,很可能是人云亦云。但是,可憐的是,他們始終被這種命定說綑綁著,彷彿只有行天才之事才能讓生命有意義。

電影最後的解毒劑是,男主角完成了演出,但是高潮之後,一無所獲。真正讓他感到生命的實感的,是那些點滴日常幸福。這個結局不甚有說服力,畢竟成就理想的成就感不是能如此一筆帶過的。但是除此以外,我也不太知道如何能夠說服人們,生活本身才是生活的意義,而不是所謂的使命和目標。我想這是一個頗為艱深而且開放的問題,對它的思考足以貫穿人的一生。電影至少給了一種解讀,還是有一定參考價值的。

半夜碼字比較隨意,有空再修改。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