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靈魂急轉彎》影評:喝了這碗毒雞湯,來世還做打工人。
靈魂急轉彎影評《靈魂急轉彎Soul》是部反成功學的片子。
有一本如雷貫耳的書,人人必讀忘不了,名叫《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裡面一位大名鼎鼎的主角——保爾柯察金——說:「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
碌碌無為對應悔恨,生活庸俗對應羞愧,這就是成功學價值觀。
《靈魂急轉彎Soul》旗幟鮮明地反對這套語言體系。平凡生活的每一天本身就是幸福,人的一生不需要完成什麼也可以自我滿足。這個主題,在Joe和22號兩人互為鏡像的探索中,徐徐揭示。日常生活本身就有無限況味,世俗意義的成功帶不來那麼多快樂。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終日奔波苦,一日不得閒。但這些日常瑣碎就是最本真的幸福。看到這裡,我們熱淚盈眶,終於感到被理解,被電影講出了幸福的真諦。
————以下大量劇透————————————————————————————
這部影片講的是一個普通人與自己和解的過程。
Joe是一位爵士樂鋼琴演奏家,生活清貧,只能在中學謀一份兼職音樂教師的職位,糊口都是問題。天賜良機,他有機會與爵士天后合奏。沉浸在對未來的憧憬裡,他仰望天空沒看腳下,跌進下水井蓋,生命垂危,靈魂出竅來了趟自我探尋之旅。
Joe一邊腦補未來,一邊跌進下水管道,像極了慾望之海上遊蕩的孤魂野鬼。這些暴走鬼魂也曾經摯愛自己的事業/愛好/家庭,如入無我之境,沉浸其中就無限欣喜。然而當人過於沉迷一件事,距離被它吞噬也只是一步之遙。無我的下一步是虛空。孤魂野鬼,眼裡心裡只有這一件事,其他全部視而不見。醉心。沉迷。蒙蔽。下一步就是無限深淵。
不僅僅是走路想著音樂,曾經的Joe在日常生活中,何嘗不是如此沉迷?任這世界上千姿百態,他只看得到爵士樂。Joe以為和理髮師聊爵士一拍即合,相談甚歡。殊不知理髮師一直在等,等Joe問問自己的生活,等Joe關心自己每天的悲歡,等Joe注意自己的興趣所在。Joe以為酒吧舞台上才有音樂,每天的工作都鬱鬱寡歡。其實中學樂隊裡有他未來的合作夥伴,地鐵藝人簡單不加修飾的歌曲裡含著對生活摯誠的歌頌,街頭巷尾的生活中無處不流動爵士的精神。Joe以為一場成功的演出,和頂級樂手的合作,可以改變他的音樂事業。但其實什麼都沒變,傾心演奏本就是他的日常,他未來的每一天也將如此,他一直都走在「注定」的軌道上。
另一位靈魂探索者,22號,是個完美主義者。她聽過亞里士多德講哲學,跟喬治奧威爾聊過反烏托邦小說,和林肯研究美國政治,同特蕾莎修女學習慈善事業。古往今來的名人,聊得越多,反而越恐慌。站在偉人的肩膀上,的確看得更遠,但也更緊張。22號緊張自己的才學配不上任何目標,緊張自己不能遵循這麼多教誨,緊張自己讓導師的心血們錯付。
正所謂,道理懂的越多,越擔心自己過不好這一生。
得有怎樣完美的能力才能與之相配,得有怎樣的智慧才能選對一生所愛。自我懷疑,凝結出暴走形態的22號。更主要的是,因為想得太多,做得太少,22號永遠無法給自己一個機會,打破那些並不成立的畏懼。
一次意外,22號來地球體驗生活,打破了她內心的僵局。原來,與金光閃閃的夢想和最牛的專家相比,她更需要平凡生活的細節,粗糲但真實的體驗。一朵花瓣,一根棒棒糖,一片披薩,一陣風,一朵雲,一瞥天空。都在啟發她熱愛生命。
更重要的是,她遇見了許許多多沒那麼成功卻依舊快樂地普通人。街頭藝人,沒有什麼高超技術卻一樣可以用音樂唱自己的心聲。理髮師,迫於生計放棄了獸醫夢想,仍然可以把自己的店面經營得紅紅火火。吹長號的學生,明明熱愛又擅長,仍然會懷疑自己,日常打算退出。失敗的案例,沒那麼成功的案例,仍然能安之若素的案例。當下就是活著的證明和意義本身。她看到倖存者偏差以外的世界,就好像以前只看得到嬌嫩的花,現在卻看到泥土下發生的事——不知道何時萌發仍躍躍欲試的種子,醜陋但結實的根,努力破土的萌芽。
就這樣,兩個主角都完成了自我救贖。Joe跳出了五線譜融入生活,和生活萬物產生了鏈接,一朵花、一顆糖、一段回憶,都在歌唱,所以他這次才真正理解音樂,開啟事業下一程。22號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和失敗的可能性,不再把成功當作唯一目的,在日常生活裡找到了火花,不再逃避,勇敢地來地球做一個普通人。
——————一條轉折的分割線——————————————————————————————
影片到這裡,著眼點都在普通人身上。作為社畜,我的確在兩個角色身上找到了代入感。反觀自己平淡的生活,抓住小確幸,緩解焦慮,與自己和解。似乎一切也沒那麼糟,心靈被按摩到極度舒適。
可是,在我的寫作過程中,一些觀影時被忽略的細節慢慢浮現。我突然意識到自己之所以覺得撫慰,是因為影片專門就來哄人,專門針對打工人來哄。但在很多小細節裡,藏著它自己也無法掩飾的世界觀。
讓我們回想一下除22號以外其他靈魂的靈感來源,以及導師團的陣容。明星導師團的門檻明擺著,諾貝爾獎獲得者,文藝大咖,政治領袖。一言以蔽之,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人士。假如Joe以及千千萬萬的普通人,在日常小確幸裡真能獲得那麼多快樂,那麼多激情,那為什麼從來沒有一個普通人被邀請到導師團裡?假如普通庸碌的一生,與立言立功立德的一生,具有同等的價值,那為什麼初始化靈魂的時候,要選成功案例做參數,不能選一個打工人做參數?
說到底,是不是普通人的快樂只在於犬儒,在於自High,在於自己覺著自己還行,所以還能活下去沒把自己掐死。這些所謂幸福或價值,一旦跳出個人坐標系就沒有任何意義,也不值得效仿。那這被標為快樂的情感,最多是一種不幸中的萬幸,是走投無路者的精神勝利法。
這部片子的目標受眾,無疑是面對廣大焦慮迷茫黯然神傷的人群。在美國,面對的是廢棄汽車城裡的失業藍領工人,是工資水平幾十年沒上漲過的中部小鎮居民。在全世界,面對的是貧富差距日益拉大和新冠背景下,積怨深深失業失學失去家人的憤怒老百姓。財富滾滾流入了金融市場和科技巨頭,時代的馬車一刻不停向前,把這些人越甩越遠。這種反美國夢,反成功學的作品,正是社會撕裂的反映。
曾經,媒體和文藝作品熱衷於描繪美國夢。在那些故事裡,普通人也可以通過自我奮鬥,用才幹和勤奮實現對命運的顛覆和超越。即使這樣的人是少數,但起碼大部分人有做夢的勇氣。這夢也並不總是白日夢,尚有實現的路徑。
時至今日,在上升通道日趨狹窄的年代,什麼是廣大苦悶的年輕人最需要的?一劑精神鴉片。服下它,我們熱淚盈眶,終於感到被理解,被電影講出了幸福的真諦。於是我們又能安於一眼就望得到頭的打工人的一生,並心甘情願。
這種意圖還不夠清楚麼?看看影片裡的職業和人設吧。
會計是偏執細節的萬人嫌,除了數字一無所知,眼巴巴等別人來肯定。對沖基金經理是深陷交易的工作狂,除了交易只能交易,等著別人救贖。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消失在導師天團裡,不知所終。一句話總結:光鮮外表下藏著失落的靈魂,等著被擺渡。
誰來擺渡呢?那就要靠,街頭只能花式轉廣告牌打零工的流浪大叔,加州某神秘兮兮的女靈媒,被迫放棄了獸醫夢想也安貧樂道的理髮師。他們收入微薄,沒啥社會地位,但他們內心富足強大,不僅自己度過著快樂的一生,還有餘力拯救他們富有卻不幸的同胞。
越富有穩定,越迷失痛苦。越漂泊困苦,越快樂滿足。原來又是一部換了卡通殼的爽劇啊。
當文藝作品都在犬儒的時候,這究竟是普通人的勝利還是洗腦?
喝雞湯不可怕。只是我怕喝了這碗毒雞湯,來世還要做打工人。當精神勝利就已經讓我們滿足,人人爭當阿Q,那是多麼快樂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