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靈魂急轉彎》影評:淺談中的佛理與禪機
靈魂急轉彎影評本片立意並不難理解,很多影評人也對「spark(火花)」作出了大量解讀,都不錯。但很可惜,並沒有觀眾解讀出本片背後濃厚的佛家哲學內涵。筆者將試圖揭示本片的佛家元素。本人主要愛好是研究老莊哲學,對佛教、基督教也略懂一二。如有錯漏,敬請勘正。
從電影的角度看,我前三十分鐘以為這是一部好萊塢式的「英雄之旅」套路片。
「英雄之旅」故事就是說一部好萊塢電影大致有十二個環節:
- 平凡世界當中的英雄
- 收到冒險的召喚
- 開始不情願甚至拒絕
- 平靜的生活被打破,之後受到導師激勵
- 勇於跨入非凡世界的第一步
- 在外冒險,受到重重考驗,遇到小夥伴
- 隨著冒險深入,英雄到達洞穴最深處
- 英雄受到了生死考驗,強大的敵人完全佔據上風,在所有希望喪失之時,英雄爆發出本色力量
- 大功告成
- 英雄是否重返平凡世界
- 歷經重生
- 英雄帶著造福平凡世界的萬能藥和財富歸來
比較典型的是《星球大戰》系列、《魔戒》系列,再就是最近的《花木蘭》,都屬於「英雄之旅」套路(大家應該還能舉出很多例子來對號入座)。我一開始預計劇情的發展是最平凡的Joe成為導師,通過對音樂的熱愛點化冥頑不靈的22,作為獎勵,Joe重返陽間。
繼續往下看,我意識到我進套了,本片並非完全的「英雄之旅」,因為Joe自己就是芸芸眾生中迷茫的一個。Joe自己也受到了理髮師、22和女薩克斯手的點播後才幡然開悟。那麼本片的劇情安排就更像《聞香識女人》,屬於一對夥伴(partner)在旅程中逐漸悟理,最終互相拯救的故事。
很多電影都有類似於上述的框架。近年來的國產電影也會採用類似的框架,比如說《姜子牙》,也是partner互相救贖的故事。《Soul》的導言Pete Doctor也在採訪中提到,本來是準備拍落魄演員主題的,後來才決定要做爵士音樂,這其實也說明了套路框架的萬用性。那麼,採用同樣劇情框架電影,區別在哪裡?為什麼《花木蘭》會膈應人、而《姜子牙》會讓人感覺差口氣呢?一方面要看製作的硬實力,比如畫面、音樂、表情和毛髮技術(瘋狂動物城);另一方面就是軟實力,比如世界觀設定(諾蘭的作品),背景設定(流浪地球),人設,台詞功底等;最後很關鍵的一點還有影片背後的哲理,也就是汪海林老師所說的價值觀。本片畫面技術上相較迪士尼和皮克斯早期作品沒有明顯優勢,音樂插入舒適,但算不上極品,不像同為爵士電影的《爆裂鼓手》一樣能拿出手完整的音樂;真正脫穎而出的加分項正是軟實力和哲理部分。
寫這些我想說的是,近年的國產電影有好萊塢的意識,也知道要往哪些方向發力,可惜細節處理上差了不少,台詞不生活化,也做不到貼合人物身份;背景脫離現實,很難引起觀眾共鳴;最後,哲思淪為說教,給人感覺「假大空」(說的就是《姜子牙》!)。《Soul》很適合作為一個國產電影學習的典範,看看好萊塢怎麼搞人設,怎麼設定世界觀,怎麼用具象化的場景來闡述一個抽象的哲理。看了別人厲害的,方知國產電影差了多遠。
本片的世界觀
本片中一大半的場景,是在一個靈魂世界「The Zone」中發生的。好萊塢創作的小世界有很多,比如說《黑客帝國》中的matrix、《盜夢空間》中的四層夢境和limbo、《星際穿越》中的quantum field、《奇異博士》中的鏡像世界。有的小世界本身就構成電影主體,有的則成為電影轉場的一部分。小世界大多與現實世界表現相近,同時也有獨特的物理現象。比如說matrix中大名鼎鼎的子彈時間;夢境的甦醒規則,失重現象和空間折疊現象;quantum field能從高維度觀察現實世界,並超越光速地傳播信號等等。小世界的構建是對編劇們想象力的考驗。
《Soul》的小世界其實並非作者憑空,我判斷是借鑑了一些佛教世界觀。Soul中除了物質世界地球,還有「the great beyond」(往生之地)、「the great before」(到來之前)以及「You Seminar」(心靈學院)。這種輪迴轉世的世界觀是非基督教的,因為基督教的「天堂」強調的是審判。在《馬太福音》中,羊的比喻就是在說山羊(不信之人)與綿羊(信之人)被分開,意思是只有揀選之人(信徒)才得進天堂。Soul的世界中,死去的人無一例外會通往往生,而人都是來自於心靈學院畢業靈魂的投胎轉世,並不強調審判。更類似於佛教的輪迴觀。
影片簡單交代了靈魂世界的物理規則:22無法真正品嚐到食物。這其實類似於《心經》中「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的境界,即「無色聲香味觸法」(註:佛教中的色與法泛指各種事物,並非指顏色或者色心)。
行深,就是修行深入禪定的時候;般若波羅蜜多,指的是「到彼岸」,是脫離苦海,破除空相的智慧。影片中也具象化了這樣的空間。Joe和他的學生在沉浸音樂中時,短暫脫離了現實,甚至對時間失去了感受,這實際上就是對禪定狀態下的一種具象描繪。
促成交易 Make the Trade
想要了解本片提倡什麼,最簡單的方法是看電影否定了什麼。影片有兩個具象化的負面形象。分別是變成’lost souls’ 的金融交易員、同樣黑化後的22。如果仔細觀察,還有演出大成功後的Joe,也是顯得有些悵然若失。
這些形象的共同特點是,過於執著(obsessed)於某個目的(purpose),甚至於把目的放在了自己生活之前。交易員執迷於成交;22因為不能找到火花(spark)而自艾自憐。
在小乘佛教中,認為一切痛苦的根源是「無明」,不能了解「彼岸」的真理。這同時也被稱作「愚癡」。那什麼是佛教的真理呢?具體來講,就是不能理解包括「我」的一切事物都是「空」,反而抱有「我執」,也就是執著於認為有一個「我」。
我剛剛介紹了「空」、「我執」的概念,可能很多讀者理解不了。這裡的「空」指的不是虛無,而是在說事物的存在是相互依存的,是因為相互做「業」(可以認為是作用和反作用)才有了事物。因此,事物失去了互相的作用,就無謂事物了(沒有一個具象的」我「)。所以佛家就說:「事物的本質是空」。而執著於有「我」就會陷入痛苦當中。
除了」無明「和」我執「,佛教同樣認為「愛」是痛苦的根源。這裡「愛」不作「愛情」,「母愛」這種愛來解,而是理解成「貪愛」,「貪念」等等。也就是說因為渴求、執著於某事物而不放棄的念頭。
回到影片中,交易員的痛苦是「貪愛」,過於執著於事業而身形佝僂,不似人形。而22的痛苦則更深入一步,她明明已經拿到了火花(spark),卻不斷質疑自己配不配獲得,不斷去苦苦思索火花究竟是什麼,這種痛苦就屬於「我執」了。
火花 Spark
那麼,如何從痛苦當中得到解脫呢?本片的關鍵,在於如何理解火花(spark)。剛開始看電影的時候,我包括Joe,都以為是某個愛好,職業(occupation),一個born to be的東西。導演這個誤導有意為之,十分巧妙。後面的兩個形象破除了觀眾們和Joe的迷思:一個是屈從生活,仍然找到快樂的大鬍子理髮師;另一個是宇宙管理員,直白地交代了:「火花」不是某個目的。
影片對「火花」的闡釋,其實也相當直白。Joe是怎樣在沉淪中振作起來的?是他掏出兜裡22收集的小玩意,回憶起從小到大的種種細節獲得的感動。Joe是如何拯救22的?是一顆秋日飄落的種子。
禪宗有一公案,說佛祖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22因為一顆種子從「我執」的苦海中解脫,正是「拈花微笑」的頓悟。《嚴華經》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這種感動,源自於生活中點滴細節。當你破涕為笑,不再為成敗或者為「我」而錙銖必較時,就得到了解脫。
魚的比喻
在Joe開悟之前,領班的薩克斯大媽給他講了個雞湯小故事,說一條魚一輩子都在追求大海,他去問老魚,老魚卻告訴他:你就在大海裡啊!小魚說:不,我這明明是在水中。
小魚執著追尋,甚至於痛苦不得大海,卻忽視了身邊就是大海。這幾乎明晃晃是把本片一點哲理掰碎了拍臉上了。這個故事其實也有原型,就是《法華經》中的衣珠喻。講的是一潦倒之人去親友家做客,親友想救濟他,便趁他醉酒之時將寶珠放進衣兜。客人渾然不知,酒醒後仍然苦苦做工,潦倒終日。直到第二次遇見了親友,親友才向他揭示:你有寶珠,就在衣兜之中。
這裡親友就是喻佛陀,寶珠就是佛理。眾生本心懷佛性,卻渾然不知,仍然在苦苦尋求。最後被佛破除無明執著,才見真理本來面目。哦,寶珠竟在我身邊!
我寫這篇影評,其實是想說,很多高大上的好萊塢電影,背後的哲學、設定掰碎了並不是什麼完全原創的東西,也同樣借鑒了很多古人的IP。當然,也有可能是我自作多情,發現的一些剛好和佛理相重合的內容。但反過來想,國產電影是不是也可以學習這種創作方式?是不是可以好好學習一下皮克斯,怎麼把抽象的哲學具象化,怎麼通過編排的情節、視覺效果來把一個簡單的哲學道理巧妙揉進電影中,而不是搞成枯燥的說教或者是空道理?收穫的評分如此之高,背後的哲理,原來也沒什麼了不起的東西嘛!框架是久經考驗的師徒模式,哲理是古老的IP,難道不能學過來,並超越嗎?
對《Soul》的批判
我看很多公眾號說,《Soul》是皮克斯獻給打工人的年度大片。誠然,《Soul》能收到廣泛好評,一個重要原因是,能和廣大打工人產生了共鳴。Joe的大城市尋夢,一次次戳到了打工人們的淚點。一句」回到生活本源,不再孜孜尋求」讓多少打工人大夢初醒。
佛教哲學本身是自洽的,但我仍然想從左翼角度對本片提倡的哲學進行批判。好了,看完了,感動了,從電影院出來回到現實世界,然後呢?What’s next?在這個現實世界中,你能靠著本片提倡的「火花」生活嗎?電影在22投胎時戛然而止,把鏡頭定格在了美好與感動,因為現實比動畫片殘酷得多。往後拍會是怎樣?疫情來襲,紐約封城,餐館歇業,不穩定的駐場演唱行業全員失業,Joe開始後悔,為什麼沒一開始聽老媽的話,接受學校工作,安安穩穩拿好五險一金?從精神世界的角度,佛家能讓你得到解脫,去細品花間世界的感動,卻不能解決你物質上的缺乏。失了業,被房東趕出去變成廣告牌老頭Moonwind,我一無所有了,但我收穫了禪理啊!
其實,追溯佛教出現的年代,那時印度人信仰印度教,將人分為四等,互不通婚。這樣的階級社會引起了廣泛的不幸。此時,佛教應運而生,提出了自己的解脫法,並且反對種姓制,提倡「眾生平等」。因此,佛教受到了廣泛的歡迎。然而,我常說,佛教是最消磨工人階級意志的宗教,下面細說。
描繪紐約世貿的作品有很多,比如《鳥人》、《小丑》,當然還有本片。紐約市,就像曼哈頓的摩天大樓一樣,每個人都在拼命生長,去向上搶奪那的一縷陽光,所有人壓力都非常大。《鳥人》描述的是在扭曲評價體系下話劇演員尼彩式的歇斯底里;《小丑》則是表達了對社會的絕望與抗爭。《Soul》另闢蹊徑,找出的解脫道是,你去放下投胎的執念、放下功成名就的執念、放下參軍的執念,即使屈服於生活,也能柳暗花明,找到生命中的小閃光點。
現在國內,大家都在抱怨捲,抱怨生活壓力太大,抱怨房價變成最好的絕育藥,抱怨996下猝死事件層出不窮等等。很多觀眾一時間感同身受,「哦,不如躺倒!Joe得到了那個職位,可又如何呢?不如我去追尋生命的小感動!」但是,整個一線的氣息就是toxic的,大家都在趕著你往前跑,這種「很佛」的態度,似只能成為心靈暫時的慰藉,卻無法跟上大城市們的節奏。佛教徒們都去修心,卻提倡不事生產,去吃緣飯,五祖弘忍之後才允許中國佛教自行耕種。如果人人去吃緣飯,都不事生產,那不就走向滅絕了嗎?這也反應在了歷史的進程中,在經歷了一陣風靡之後,印度人的生存(吃飯)問題並沒有改善,最後,搞三六九等的印度教重新站上了高峰,佛教幾乎在印度絕跡。反過來講,我為了生存,為了夢想去奮鬥,怎麼就不是搞生活了?影片諷刺了孜孜尋求的金融狗,奮鬥逼,可是事業有成,難道不是一大幸事嗎?為什麼一定要把精神的勝利和物質事業的成功對立起來呢?現實世界中,物質富足了的人,反而是更少自艾自憐,更少為了一點小事斤斤計較把?
佛家哲學不重視生產是一點,不講抗爭是另一個我想說的點。在印度教有嚴格階層的社會背景下,佛家提出的解決之道並不是直接挑戰,而是用不正面對抗的方式另尋解脫。去年的《小丑》講的那種抗爭我認為有些極端了,小丑死磕一個自己不擅長的喜劇領域,並且把一切苦難都怪罪到他人身上,這樣的抗爭其實是師出無名。而佛家則毫不考慮抗爭的可能,這種古老的宗教沒能了解那句名言:「哲學家重要的不是理解這個世界,相反,是改變他。」
作為電影,本片意蘊深淵,餘味悠長,從故事到製作都堪稱佳作,值得電影人們學習。作為一個推銷哲學的小故事,我想從以上這兩個方面批判一下。如有錯漏,歡迎在評論區指證!
本影評也發表在「知乎」 Greenleaf;「bilibili」 boby336616賬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