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靈魂急轉彎》影評:大海
靈魂急轉彎影評年輕的魚興奮的對年長的魚說,我的目標是去到大海!年長的魚說:大海?你現在不就在大海裡嗎?年輕的魚回答:這怎麼是大海?這只是水。
有的魚渴望到達大海,可有的魚連大海都不知道。渴望到達大海的魚可能會焦慮迷失,因為沒到達大海;不知大海的魚也可能焦慮迷失,原因就在不知大海。就連已經到達大海的魚也可能焦慮迷失,只因到達了大海。
到達大海和大海,看似相同,實則指向了不同的東西。到達大海是一個終點地,一件標誌性事件;而大海是大海本身,不是其他的任何,就是大海。到達大海是結果,到達之後可能換為他物,也可能變成虛空無物,永遠也不會是大海本身。大海是過程,一個不知終點的過程,一個身在其中的過程。
忘我之境和迷失之境,有著相似的本質和不同的結果。忘我之境旋轉在空中,五彩亮麗;迷失之境落於地面,黑暗壓抑。他們都是一種專注卻又抽離狀態,忘我之中有著愉悅,迷失之中帶著焦慮。當處在大海之中,你可能進入忘我之境;但如果是在到達大海之中,你可能進入的就是迷失之境。忘我是對過程的沉醉,迷失是對結果的盲目。
《阿甘正傳》中的阿甘,是個「傻子」。怎麼「傻」了?因為他做事從不看向結果,不會望向路途的終點,只是看著腳下。他只是因為某件事本身而去做,沒有其他任何想法,僅僅是它本身,僅此而已。他參軍如此,釣魚如此,跑步如此,打乒乓球也如此。這樣的做法,就是「傻傻的」阿甘一直踐行的。裡面一切像是童話故事,像是理想世界,像是電影。
這是一個結果導向的環境。諷刺的是,結果決定了過程,而不是過程決定結果。你沒能達到某個結果,一定是你過程做的還不夠。過程的評價裁判往往不是你自己,而是外界。然而最嚴重的審判,乃自我審判。而那些已然處在自我審判之下的人,還要去經受外界言語與目光的炙烤,直至體無完膚,形銷骨立,最後可能驟然而逝。
對過程的裁判權,只有極少數的完全握在了自己手中。我就沒有握著自己的。我知道我的某些過程做的不夠好,導致了結果的不如意。但是讓我覺得恐懼的是,我的結果導向似乎愈發嚴重,我開始模糊判定界限,過程究竟怎麼樣才是足夠?慢慢的,判定標準就容易變成單一的人人採納的:看結果。這個過程潛移默化,影響深遠廣泛。
有老師說,理想主義者極易陷入虛無主義,現實主義也許更好。但是矛盾有對立必然有統一,綜合一下,也許具有理想主義精神的實幹家會更好。想的東西不那麼重要,說的東西也不那麼重要,寫的東西也許也不那麼重要,去做才是最重要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還停留在字裡行間,而不是一個舉手投足。過程很重要,只有行動才能填滿過程。也許在行動的過程中,對過程的裁判權就會漸漸匯集到自己手中,但是要叩問,究竟是為了到達大海,還是大海本身?
東拉西扯了這麼多,想到什麼就說的什麼。總之就是這個電影很好看。裡面有很多道理你知道,你聽過,但是他用這樣一個別具一格的故事給你重新講述一遍,總會帶來些影響或改變,哪怕有些許的不同也好。就像電影裡面的火花不是指目的,而是意義。這部電影,讓我看到了絢麗的電影的火花以及他所照亮的其他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