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靈魂急轉彎》影評:夢想是籠罩我人生前十八年的一個巨大騙局

靈魂急轉彎影評

從小到大,我的精神世界裡充斥者一群早早就明確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並且對此堅信不疑、不懈努力,最終有所成就的人。我看居里夫人的漫畫,看《火影忍者》,讀《喬布斯傳》,《費曼文集》。

人要有夢想,沒有夢想的人生,和鹹魚有什麼區別!有一個夢想,並且為之奮鬥,在克服了九九八十一難之後最終實現夢想。這就是我對自己人生的期待。

可是我不知道我的夢想是什麼。漫畫或是傳記似乎都是直接從主人公有一個夢想開始,可是在此之前呢?我似乎沒有一種東西可以讓我癡迷到忘記時間,但是沒有夢想,我的人生又有什麼意義?我必須要有一個夢想。我苦思冥想,我的夢想必須足夠高尚,光芒四射。對!造福人類!那麼怎樣才能造福人類呢?我可以當政治家,改變政策,讓大家都過上好日子,但是當政治家要和人打交道,這又是我所害怕的。還可以當科學家,發明神奇的新材料,解決環境問題。很好,這就是我的夢想,我的激情所在了。

於是我一個數學平平無奇的人開始埋頭猛攻數學,我拒絕了同學一道吃飯的邀請,選擇在下課二十分鐘後跑步去食堂,拿著盒飯邊走邊吃,用從取飯窗口走到倒飯的地方,正好吃完。我不會在出操的時候抬頭看天上的雲,而是會掏出自己口袋裡的小紙條,埋頭背上面的英語課文。我鄙視「生活哲學」這樣的概念,因為這聽起來胸無大志,居然會在生活這種無用的地方浪費自己嚴肅的思考。我總是想著,到了二附中,那裡會有一群眼裡有光的同學,他們各自有著自己熱愛的事情,最好是科學,大家下課熱烈討論,放學後一起在實驗室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在那裡,一切不如意都將消失,嫉妒、冷漠、功利都將不復存在。就像Gardner覺得自己簽約樂隊後就可以擺脫滿載死氣沉沉乘客的紐約地鐵,可以擺脫日服一日的日常生活一樣。

抱著這種信念,我成了初中的一個傳說:一個從普通初中通過自主招生進入四校實驗班的人,同時包攬物理化學英語競賽全區前三。我實現了我短期的夢想:進入上海市理科最好的高中。可是然後呢?我發現周圍的同學也不過是些討論遊戲、重默、奶茶的普通人。我們的日常也不過是上課、作業。周圍人都是一群沒有夢想的傢伙!我恨恨地想著,一邊痛下決心不與世俗同流合汙。那些大科學家從小就熱愛科學,費曼很小的時候就有一個家庭實驗室了。所以作為一個有夢想的人,我也要開始做研究。於是我開始投入大獎時間在課題研究上。我一下課就鑽進實驗室,行動上與同學更加不同步,因此更加獨來獨往,難以得到歸屬的溫暖;我更加行色匆匆,一心往上走,更是忘記了生活中平靜的享受。於是高二的那個冬天我在大家成群結隊看話劇社演出的晚上一個人縮在空盪盪圖書館的角落做數學題;在早上四點爬起來一面應付自己瀕臨崩潰的情緒,一面把自己所剩不多的注意力歸攏到物理書上。那段時間我一周裡只和食堂阿姨說話,我開始自言自語,進入一種類似《罪與罰》中男主角行凶前的狀態。但是我仍然執拗地相信這是實現夢想之前所必經的磨難。好吧,我有一次矇對了。我拿了全國最高獎,相片被掛進了校史館,在畢業的時候成了一屆學生裡的六名優秀畢業生之一。

現在大家都堅信我是一個有夢想、有激情的人了。可是我對我的夢想卻開始懷疑。但是我的思考能力不足以支撐我進行這種懷疑。我焦慮恐懼,我害怕我失去我擁有的一切,榮譽、名氣、關注,因為除此之外我一無所有。我沒有生活,沒有書籍,沒有知心朋友。於是在我的焦慮恐懼之下我開始嘗試修補我信念的裂縫。我對我自己說,科學的美妙需要靜下心來才可以領略,你現在感受不到是因為你的方法不對。我開始看更多科技從業者的文章、傳記、訪談,試圖從中找回我曾經深信不疑的夢想。

然後是高考,填志願,我進入了復旦大學的一個硬核理工專業,每天埋頭於兩門物理兩門數學一門程序設計的日常中。憑藉多年積累下來的吃苦耐勞的經驗,我學得還不錯。可是,為了什麼呢?我應該提前學習更多的知識,儘早加入課題組做研究,申請海外知名大學的的暑研,拿到大牛強推,申請知名大學的直博,讓大家稱讚我?我體驗過這種感覺了呀......空空的,什麼都沒有。就像Gardner從酒吧走出來時面對夜晚靜靜的街道一樣。周圍的鮮花和掌聲不重要啦,因為更多的時候我要面對的只有我自己啊。

我慢慢發現自己前十八年概念框架中的高頻詞「夢想」其實是一個謊言。人當然可以沒有夢想。人沒有夢想也可以活得好好的。因為人還有:媽媽縫的西服、海灘上漫過腳背的海水、金色秋天下午落在走上的落葉、在可以邊走邊吃的披薩。如果為了夢想,或是任何一件虛無縹緲被捏造出來的必需品拋棄了這些,那這個人就太傻了。這些被捏造出的必需品包括不僅限於夢想、愛情、自由等漂流詞。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