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靈魂急轉彎》影評:存在主義的心靈探索

靈魂急轉彎影評

又是熟悉的皮克斯的味道,喜歡~

很少人會再活一次,就像常說的那樣,明天和死亡不知道哪一個會先到,但大部分的人忘記去思考死亡。死後將去到哪裡,有沒有特別想實現的願望。又或者把每天過得像最後一天,去設想如果你只能活一天。存在主義心理學認為,推動人格形成與變化的力量來自於人與外在存在的衝突與對話(the individual’s confrontation with the givens of existence),而人與外在存在的衝突與對話又集中於死亡,自由,孤獨與無意義四個方面,而與死亡對話永遠是首要的命題。存在主義心理學認為,面對死亡是我們無法避免的最終任務,然而我們永遠在努力繼續生存下去(continue to be)。死亡的命題是:在「我知曉我終將會死亡」的前提下,我應該如何過我的生活?我「終將死亡」這件事情,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麼?JOE和22,一個不願意死,一個不願意生,但最後他們都找到了活著的意義。

怎麼活著,怎樣與生活建立聯結,是電影探討的第二個命題。非常推薦B站上有個觸地計劃touching the earth,現代舞也有很多地板練習(與大地母親聯結),或者就像22進入JOE身體那樣,在地鐵出風口上打滾,哈哈哈。與生活建立聯結的第一步是跟身體建立聯結,從色身香味觸法五覺上出發,去感知自己的身體,披薩的香味、流浪歌手的歌聲、地鐵通風口蒸騰上來的熱氣、棒棒糖的滋味、腳踩大地的感覺、陽光撒下來暖暖的感覺、風吹過一片樹葉落在掌心的觸感,我們有多久沒感受過自己的身體了?存在主義心理學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每個人的世界就是他個人所體驗到的世界,只有從每個獨特的個人出發才能了解與他關聯的世界。這也是為什麼Joe坐在鋼琴前,拿起披薩餅、麵包、棒棒糖、縫紉線捲這些東西,領悟到那個火花通行證來自於22,而非自己。而這些吉光片羽,讓JOE回憶起他的幸福時光,媽媽給他洗澡熱氣騰騰的水汽,爸爸跟他一起打開唱片機聽音樂,在海邊水沒過腳底的感覺,在地鐵上看到的夕陽、在樓頂上看過的煙花,來自於自己生活的美好體驗。生命意義的探尋是投入(engagement)後的副產品,而投入是我們願意過著充滿創造、愛、建設性生活的一種承諾。像22這樣,剛剛來到這個世界上,還沒有經歷創傷時,每個人都是完整而健康的個體。然而,在漫長的社會化、與外界的世界互動的過程中,我們失去了體察個人情感與身體需求的能力。我們之所以能做決定與反應,是因為我們擁有自我察覺的能力。一旦建立起聯結,自我療癒就開啟了可能性。

下一個命題是自我認同,22是一個拒絕外界活在自己盒子裡面的人,遇到挫折又回到自己的盒子,更加自我否定,成為沙海中迷失的靈魂。自我否定,自我苛責,黑暗面,像吞噬一切的怪獸一樣可怕,拒絕JOE的同時也是在虐待自己。人在不斷選擇中成為自己的,可以選擇逃避也可以選擇面對,可以選擇成為懦夫也可以成為英雄。每個人都追求自我認同,同時又必須走出自我的世界與他人和世界建立聯結。如何不把自我評價建立在他人身上,一直尋找他人的肯定和讚賞,如何面對各種不完美,仍然能感覺到自己價值,因為並非完全才能體現價值。

最後一個命題是自由,jazz。Joe跟22很像,他們是一體兩面,拒絕成長的人。Joey每天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做著不喜歡的工作,敷衍著老媽不願意說出真正所願,自以為愉快的理髮店聊天,甚至討厭的人也不會去正面懟,並不是鼓勵去胡亂懟人,而是你只有活得真實,真誠的溝通才有可能發生。22進入Joe身體,說這joe平時不願意講的話,第一次他們從理髮店出來,22說這就是jazz,JOE說你不懂jazz;第二次他們從媽媽的裁縫店出來,joe獲得了媽媽的理解和祝福,22說這就是jazz,JOE欣然同意了。jazz音樂最大的特點就是自然的律動,自由的表達。存在主義認為,我們是生活的創造者、建築師,而非環境的受害者。自我關注、自我陶醉的自戀式的人是很少能從與他人的關係中獲得滿足,愛被阻塞了,可能無法找到滿意的工作,也不能從工作中獲得滿足,他們的世界是僵化缺乏流動感的,他們通常認為是別人造成的,媽媽不支持我的音樂理想,理髮室裡的人除了XX都是傻逼。薩特告訴我們,人都是自由,我們不能逃避選擇,而且要為選擇負責任。當缺乏生活責任的覺知,消極假設外部環境控制自己存在時,便會形成一種不真誠的存在模式。我們都是自己生活的創造者,自由與獨立是自由意志的選擇。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