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靈魂急轉彎》影評:想對此刻的「靈魂急轉彎」再說點什麼
靈魂急轉彎影評伴隨著疫情的突然而至,似乎每個人的生活都被打亂了節奏,本想自己應該是比較幸運的吧,起碼春節期間沒有受到影響,但是後來慢慢地蝴蝶效應的「影響」還是接踵而至。
是本著自己的想要表達的欲望而寫的一點東西,並不想爭論些什麼。
春節回來過後被舊公司推上領導的位置,並且頻繁地更改工作流程,加上春節回了一趟老家之後感覺被複雜的家庭環境打回原形,再次變得不愛說話和表達。令原本緊張微妙的工作雪上加霜,業績一度腰斬,回彈不起來。想要轉型的想法在腦海揮之不去,如願離職之後,進入都一個新媒體公司(其實就是一家辣雞的只有二三十人的MCN機構)。進去之前和進去之後都明確表示不想出鏡,但是老闆還是要求每個人都要盡可能出鏡。然後在拍攝出鏡一個多月後,加上沉重的後台工作一直在處理,早上不吃早餐熬出膽結石,被醫生要求注意清淡飲食。儘管是這樣還是要如期面對鏡頭,連唯一有一點慰藉的食物也都要被剝離走了,原本不愛說話不想表現一直壓制著情緒的自己突然爆發了。突然莫名其妙地就泣不成聲,花了好大的力氣才努力平息下來。
第二天下定了決心,回去就和老闆娘說要辭職。
本想著一切的不好都會隨著離職而消失。但即便是離職之後立馬就和朋友出去遊玩,也後知後覺的覺得自己的精神狀態是游離於這個世界的,聽朋友的出遊計劃會覺得有些恍惚有些飄飄然。在看到動物的時候,心情激不起一絲的波瀾,只是很平靜地記錄著眼前的一幕又一幕。
本來對於這種狀態沒有太多在意,回去之後繼續努力學習,繼續入職新的公司大概就可以了吧。白天正常的看書和學習,但是每每到深夜的時候睡不著,早上起不來,真的像一條鹹魚一樣躺在床上沒有一絲意志說要起床。漸漸的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每當夜晚睡不著覺的時候,都回想起高考後填報志願時,被親戚評判說為什麼填寫的志願都那麼單一,只有數學和物理相關的學科;回想起大人在耳邊喋喋不休地說要報考什麼什麼學校,報考什麼什麼專業;回想起大人在耳邊有力地說選這個吧,這個考公務員最好;回想起大人在臨出發去填志願時反復地交代「一定要按照這個順序填寫」;回想起當夢遊似的填完志願之後,立馬就後悔,但又無從更改的無力,擔心和焦慮;回想起掙扎著要回去複讀的時候被親戚按下去的炸毛;回想起高中三年的書籍都被親戚以100元人民幣的高價從大人手裡買走後就再也無法要回來的無力;回想起上了大學中報復性的不好好學習,虛度了無數的光陰和時間。然後越想越睡不著,大半夜的凌晨3-4點起床失聲大哭,淚流滿面,鼻子被淚水塞得無法順暢呼吸。如此反復,惡性循環,下午起來去自習室學習嘗試找工作,半夜繼續睡不著和哭泣。
刷到花花的好想愛這個世界,依舊是泣不成聲,是呀裡面的歌詞不就是每天晚上都會像噩夢一樣在腦海裡盤旋嗎。但是一想到自己買的高額壽險,還沒有到保這個特殊事件的時間(說到底筆者就是一個非常現實並且貪財的人)。於是決定去圖書館找尋相關的心理學書籍,來幫助自己辨別現在這般的模樣和狀態。在多次確認和排除不屬於嚴重精神疾病的情況下,頂多算輕微,還有得挽回,但是放任下去的話就不一定了,於是借了一本心理學書籍老老實實地按照上面規範自己的行為,更改容易導致情緒不好的飲食清單。直到第五週,在和對人交流的時候還是會有些抗拒和恐懼的,但是自己安排的計劃到了,於是便有在朋友的帶領下看的這一步電影吧。
很奇妙的是,和電影名字一樣,有了這一場和電影奇怪的碰撞以及這一篇奇怪在假期看了2遍電影並且看了很多彩蛋很多不同影評後而被導師責怪學習進度太慢筆者最後還是決定寫出來的文章。(可能算不上吧)
本來不抱著希望的,從第一次遲到了6分鐘進場並遲遲掏不出3D眼睛的表現就看出來了。第一遍看的時候,其實還是有些游離的狀態,迷迷糊糊。只記得主角彈琴時候的心流表現;在看到失落之地的基金經理的時候會感覺不舒服,有種明擺映射著曾經接觸過類似工作的自己;只記得髮型師在講述獸醫的志願的過往,可那又有什麼意義呢;只記得22的調皮以及她叛逆起來讓我感覺她應該很聰明,和最後奔向地球開心的小表情……影片結束的第一反應就是說了一句「這毒雞湯」,是想說我過得如何糟糕,最後再給我一個強制的行為然後上價值然後告訴我最後你會好起來嗎?我決定不再深究,過得不好難道我不知道嗎,誰願意當救世主我不在意,不就是一部雞湯電影,和朋友看看就算了。然後繼續回去看書。
但是之後,每當我閱讀片刻後,腦海裡面始終會出現22最後開心的小表情,出現主角Joe後期思考後來又很坦率的表情。我想不通我也無法理解,至少那時我試圖把22和Joe串聯成一條線,一個對比的時候,我無法理解。最後這些鏡頭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那麼美好又那麼治癒,就像我看見了薩摩耶的笑臉一樣治癒,甚至更有衝擊力。我打開了很多的影評和小彩蛋,但是發現裡面很多內容都是當時沒有留意到的,甚至驚訝於這也能昇華?於是秉著科學並且不斷探索的精神,我再去看了一遍電影,重新審視它。
先補充幾個背景內容吧。
影片中the great before 的Jerry介紹自己是宇宙中量子的一種體現,而量子百度一下知道吧,是目前監測到的最小物質,會碰撞,運動隨機但有一定的規律;
他們採用的形象來源於畢加索的抽象,就是那種把正面側面都給你放到一個平面的畫作,而畢加索本人在創作抽象畫之前14歲所的寫真畫作就堪比舊款彩色照相機一樣的畫質,抽象畫更多是畢加索作為對世界認知後屬於自己的提煉,畢加索的畫作保持著最高的成交金額記錄,藝術家們認為它帶給他們更多的思考角度;
影片中的只有一個頭的「nobody」是法國大革命當中被群眾送上斷頭台的瑪麗王后,是名人但絕不是和哥白尼同一個級別的名人,傳言是她在看到貧民的生活的後說了一句「他們為什麼不吃法式奶油麵包」而被送上去;
而爵士樂是起源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黑人被當奴隸被壓迫,也是黑人們最黑暗的時期,最後黑人們也是靠當時唯一的宣洩渠道音樂而出圈,爵士樂在影片中的作用的更像是象徵意義,沒什麼可挖掘的地方,在導演最初的劇本設計是演員設定的時候看出,後來遇上黑人爵士音樂家才在後面完善的故事設定。
冷靜地再次看完電影後,把我先前試圖把22和Joe串聯成一條線,一個對比的想法統統都退掉了,電影而已,獲取思考的深度沒那麼深。看到的是兩條鮮明的人物線,22和Joe的歷程根本就是兩個獨立的個體,兩者的交匯只是如同量子碰撞般交集在了一起,從而有的奇旅。而對應的電影名稱soul也驗證了這一想法,也契合西方宣導獨立的人文背景。兩者相互影響,但絕不是一條線,也沒有強硬的對比,也就沒有22的出現教會了Joe或者觀眾活在當下的雞湯說教。
而對於人物的設定,Jerry,是服務於世界或者是宇宙的一種的量子體系,不同於佛教的觀音佛祖也不同於基督教的耶穌甚至羅馬神教體系的各種神。對應回導演本來就是企圖拋棄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說教一事基本排除。而為什麼觀眾有種被說教被強灌雞湯的感覺,大概是因為美國電影大多有先設計框架的習慣,電影的走向會服務於原有的設計框架,如果處理不好,還是會流於說教表面,從後面的高潮推進得有些快有明顯的體現,前面影院的人還是哈哈笑的,到了高潮全體不做聲。
影片中Jerry們始終沒有明示火花到底是什麼,只是強調了追求目標一直都不是他們所說的火花,或許Jerry們其實也不能下定義,和後面Jerry說Joe和22的經歷也給了他們一些啟發環環相扣。那火花是什麼?有人理解是天賦,有人理解是熱愛,有人理解是愛的能力,或許這些都有可能是,但又不僅僅局限於此。失落之地中,拿到通行證的地球投胎人依然會被當原本所熱愛的以為是天賦的演變成為執念的時候而變成失落靈魂,兩者也只是稍有區別而已。都是會被束縛在一個小範圍內,都是因為有了火花後而擁有的,一個是追到了在享受,一個是在追而不得之後逐漸迷失。
而回歸到明確的兩條人物主線,22確實是沒有什麼特長,但卻非常厭世。無可否認的是她的同理心很強,並且感受力也非常強。在我的角度看來,她依然是聰明的,在某種程度上很聰明,即便眾多的導師都對她毫無辦法,導師們的作用更多是反襯22的不一樣,即便她看起來可能是平凡的,即便Joe後來說她一事無成,都是因為進入了她的身體才可以得到通行證。也是因為她屬於她自己,她有自己獨特的火花,在進入到Joe的身體後,她感受到了不一樣的感覺,她看到了不一樣的角度,她留意到了生活中毫不起眼甚至非常瑣碎的事物。
而影片最後22變成失落的靈魂,口中重複著的我沒有任何擅長的,我一事無成,我不值得火花,我一直找不到火花,我不配擁有火花。和前面22的肆意灑脫反倒是形成很鮮明的對比,事實上22不是一無是處,她有自己的火花,但是卻一直沉浸在周圍導師的評價,以及Joe對她的最深刻的否定,而陷入了對自己全盤否定的評價。對此,也對應影片中水和海洋的故事。不論是水還是海洋,都是別人或者自己的兩種評價體系,但是本質上是一個東西,只是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問題,得出的結論會相差很遠,這也對應了導演在Jerry的塑形中採用畢加索的抽象畫。而導演自己也是畢加索的粉絲。
說到評價體系的問題,說到故事和影片的關係,讓我想到先前在圖書館查閱的不少於10本的心理學書籍。事實上,很多的出版的心理學書籍,在學術研究上其實是很稚嫩的,截止目前為止在心理學上獲得的諾貝爾獎也是寥寥無幾。不同的學派,不同的心理學醫生的理論、切入點、側重點和行為糾正方法都不會完全一樣,也就是說還沒有一套稱為標準的體系。而很多的出版的暢銷書,都是通過講述他們曾經患過精神疾病的前後經歷來剖析他們所理解到的,而這恰恰也是最容易讓人接受的方式,但卻不是能根本解決問題的方式。很多時候,我們自己的想法確實是會騙人的,在看過相關的書籍之後,在這方面了解得會更深一些,而這也才恰恰延伸出了為什麼會有22最後那樣失落的靈活和水和大海這兩種不同的評價體系。影片中中小魚的故事可能會有些說教,但是在最後表達22的失落的時候,不得不承認導演是用了非常形象的畫面來呈現。
而影片中另外一位主人公Joe的線條,反倒是沒有引起我太多的關注和思考。因為他的線條脈絡非常的清晰,他周遭的朋友和親人,他生活的前後經歷等等。就只是把每個人都會過的生活和故事呈現在了電影之上,當然這個故事也是非常地重要。Joe和22在我的角度看來只是兩個不同的表現體系,22所處的the great before是導演們著重探討的一條很顯眼的主線,而Joe所處的紐約是每個人地球人的普通生活,通過22陰差陽錯來到地球從而把soul巧妙地融入到生活中,從而更多地引發思考。就好像頭腦特工隊當中一個虛幻的世界和現實的世界不停地切換。
之前「懟」了一個據說是編劇的樓主,說影片中其實不是想要告訴我們「活在當下balabala」說什麼對於個人弄明白自己想要什麼的觀點,覺得自己也是一樣的幼稚。
從這個導演本身出發,他本來就是非常地喜歡做動畫,在做動畫的時候根本不覺得自己是在工作,而這也是來源於他非常清楚自己所熱愛的事情,更多的是作為背景。而「活在當下」可能會有,但是會是一個比較小的點,一個日常常會發生的狀態,作為一個對日常的提醒也是一種的善意。而在所熱愛的,所追求的,所生活的並不矛盾,更好地利用周遭可以利用的一切環境或許是一種更明智的做法,這恰好也是導演在採訪中所提到的想法之一。
在眾多的談及到心理學的書籍和內容中,電影的表現形式會更直接和直觀,也更新穎。但是有些人可能說電影不能解決實際,是呀,它不是心理醫生,也不是講方法論的心理學書籍,當然是解決不了生活中眾多的一地雞毛的。就如同我上面提到的眾多暢銷書心理學書籍,假大空。
但是電影和書籍最大的不同在於它不僅提供了很多很好的畫面,還提供了真的非常解壓的爵士音樂!音樂真的很管用,前面的文字在表達出來的時候依然會陷入情緒悲傷,但是它的音樂也是恰好能安慰到我。電影中多種元素的結合,以一種非常具象的表達形式創造出來,就真的如同的那一條導火線,讓我看到類似於火花一樣的微光,雖然很弱,但是起碼讓我感受到了。
而回歸到電影創作本身,從立意來看,電影引發多方面的思考,而不是讓觀眾看到單一的價值維度, 而好的電影恰恰是讓人看見不止一面的思考。從畫面來看,是精良的,讓我一個原本不以為意的觀眾深深地記住了22最後奔往地球的愉悅畫面,讓觀眾深深地記住了他的電影音樂;從產品角度來看,它的角度是稀缺的,至少沒有那麼多人在電影裡面討論過,甚至在書籍上的內容都是如此稚嫩的領域;從作為觀眾的我來說,也是治癒的。總的來說,即便後面高潮部分有些倉促和緊湊,但是瑕不掩瑜,不影響它作為一部好電影的根本。而至於為什麼排片那麼好,這也很好解釋,不是每個人都能接收一個類似於全新表達的衝擊。
回到現實,即使面對一地雞毛,面對畢業第三年前後拿6萬來填補大人的糟心無敵黑洞,面對撲面而來的6萬左右弟妹的學費,面對失業後可能面臨的信用崩塌,面對可能付不起的下一期他們的學費,但依然決定去嘗試再次熱愛生活,告訴自己還有8個月的時間,大不了回到現在的狀態,也沒有什麼比現在更差。給這個世界一次機會也給自己一次機會。影片徹底幫我度過前期自己嘗試的心理療法,可能不再那麼恐懼和別人對話,原本對異性感到異常不安現在也能嘗試泰然處之了。然後再繼續努力趕上進度,完成最後2週的認知行為療法,讀越來越多的書,學越來越多的技能。
如果不幸你讀到了這篇文章,認為太過於荒謬,太過於魔幻。沒關係,借用半佛仙人的一句話,就是這麼魔幻,世界本身就是荒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