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靈魂急轉彎》影評:人不需要一個夢想,也配活著 | 的開悟
靈魂急轉彎影評「I have a dream」,這樣的台詞,我們在電影、電視劇、真人秀和綜藝上聽到過無數次。
我們也很少懷疑它。
似乎每個人都有一個獨特的Goal。你要做的,就是把它找出來,實現你的天賦潛能。這樣的觀點,經過無數次媒體的輸出,幾乎成為政治正確。
但,如果你並沒有天生的稟賦怎麼辦?或者說,如果一輩子無法實現所謂的「夢想」,人就只配行屍走肉般活著?
我想這就是《Soul》的創作者,想討論的一個時代命題。
《Soul》構建了這樣一個生命的歷程。每個生命來到人間之前,都有個投胎前的「訓練期」。在這個過程中,你莫名其妙就可能被塞進一些奇怪的性格。
比如自我中心,比如自閉,易焦慮等。至於誰被分配什麼,只是宇宙量子的化身Jerry們隨意的指定。如果我們把Jerry看作宇宙「上帝擲色子」的行為,落實在生物層面,這些天然的性格傾向,就是被隨機寫在基因裡了—— 不管喜不喜歡。
但Jerry們似乎並沒有把這些人出生前的性格傾向,看作一個問題。因為在宇宙看來,沒有一樣性格是「壞」的,只是我們如何去用它。
而讓這些因素起作用的,是一個關鍵的Spark。
22號靈魂,似乎是一個很古老的靈魂。因為別的靈魂都是幾億號,而它是兩位數的靈魂,它也說過,自己在這裡「遊蕩了幾千年」。
它是人類一個古老的靈魂。它帶著一些現代人沒有的稟賦——這是它自己並不知道的。
而這個靈魂學院裡,最可笑的其實是這個Mentor的機制,即讓那些在人世間取得了成就的靈魂們來啟發這些幼小的靈魂。
這和生命的價值,背道而馳。
我們試著想想看,這些所謂的「成就者」,哪一樣不是後人對一個人價值的事後總結?
阿基米德在地上塗塗畫畫的時候,從沒想過自己成為幾何學的開創者。他甚至沒有意識到,那是什麼學。他只是在通過自己的方式,去探索世界抽象的秩序。
而特蕾莎修女,大概也沒有計算過自己救助了多少人,獻出了多少愛心。她所作的,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實踐對上帝的信仰。
而哥白尼卻因為「對上帝的不信仰」受到懲罰,但對他來說,尊重科學,求知求真就是他真正的信仰。
又比如現代心理學的鼻祖之一佛洛依德,他研究潛意識的目的,是為了治療癲癇和癔症,並想以此出名、賺錢。但這不貶低他,對於人內心世界的好奇。
人類的天賦,從來不是具體到文學、藝術、科學、體育、心理學這些具體的領域。那是人類社會進入分工時代後,對自我的限制。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天然帶著「才能「來到這個世界上的。
這種天賦,只是身為人的天賦:我們的眼睛可以看到五光十色的世界;我們的舌頭能嘗到千奇百怪的味道;我們對未知有一種天然的好奇;我們能用雙腳行走,這是我們的祖先進化了億萬年的禮物。
人類正是因為有著這些一出生就有的稟賦,再配合獨特的個性,才形成了不同的個體。而依靠個體對生命的實踐,我們也形成了不同的人生。
所以人生的導師,未必是那些「有成就的靈魂」。如果一個梵高沒有被後人發現,他是否就是一個失敗的生命呢?如果另一個梵高,他盡情欣賞自己看到的世界,卻從沒畫下來,他是否就不配做一個「靈魂導師」?
不,沒有哪個靈魂配做哪個靈魂的導師。
本來「追逐夢想」是在人們剛剛解決生存和安全問題,提出的一個議題。我們希望越來越多人不只是讓肉體活著,而可以去尋找自己生命的獨特之處。
然而當我們把「尋找天賦」當成生命的唯一使命,並且這種天賦的「價值」需要社會承認的時候,我們就陷入了執著和痛苦。
就拿爵士樂來說,那本來就是黑人在勞動之餘,放縱情感,即興為止的音樂。但當它成為一項專門的職業,一項可以賺錢出門又有趣的「好工作」之後,人們對它的追逐陷入偏執。
就像片中展示的那樣。當一個人進入「心流」,達到渾然忘我的境界,人就回到了萬物一體的靈魂世界;而當一個人陷入苦苦尋找,卻始終達不到目標的生活,就成為迷失彷徨的靈魂。
但這些「心流」的時刻,未必就一定是你在拉小提琴、畫畫和扣籃的時候。當你凝視一片樹葉的時候,感受到人與人深度聯結的時候,甚至像貓一樣陶醉在陽光中的時候,為什麼就不是「靈魂出竅」的時刻?
前面說過,22是個古老的靈魂。所以它不能理解那些後來的靈魂所做的事情怎麼就Spark了,它一直認為自己對什麼都不感興趣,所以不配為人。
但當它進入到一個軀體,體驗到「人「的感覺,它被這些感受驚呆了。
原來一片葉子可以這麼美;原來每一種食物的味道都千變萬化;原來人與人彼此相通的瞬間是如此美妙;原來家人之間的愛,是那麼的矛盾又溫馨。
其實這些時刻,我們每個人都多少有過。但我們並不認為那是有價值,而准許那些被世人肯定的「天賦「,才配享生命的最高價值。正如是Joe覺得自己的生活一直是失敗的,必須實現「爵士人生「才值得一過。
但他習以為常的,生活的一切,都震撼了22這個古老的靈魂。它其實擁有的,生命的Spark是巨大的,這種天賦不在於你擅長什麼,而在於你對生命本身的感受。
有人曾問慧海禪師,開悟之後是怎樣的,答曰:「飢時吃飯睏時眠「。這聽起來玄妙,但其實就是說的我們對於平凡的事物,本真的感受。
和尚吃的是白米,吃到他嘴裡,和你的味道就不一樣。但如果你能品到幼兒時候,第一次吃白米的味道,你恐怕吃的比米其林五星還香。
但22這種對生命的感受,很快被Joe否定掉了。就像我們一樣,不斷被外界否定,直到我們可以毫不費力的否定自己。
然後,我們就如行屍走肉般,漫無目尋找自己的夢想、天賦、目標,找不到自己的價值。想想人們花費多少精力在此—— 算命、星座、數字密碼、Mbti測試…… 好像我們必須苦苦了解自己靈魂的出廠設置,才能過好一生。
你當然可以說整部片子都是心靈雞湯。因為即使知道了,也改變不了你的生命狀態,你還是想了解「命中之事」,你羨慕那些靠著獨特天賦被認可的人。
但作者努力將一個嶄新的觀念演繹出來,為的只是喚醒人們的思考,對抗另一種有局限性的觀念。
沒有人能替你生活。錯過的每一縷陽光,每一片樹葉,每一次人與人的善意,都是你自己的。
別去尋找生命的價值,你就是價值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