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靈魂急轉彎》影評:設定邏輯有問題,細思極恐會出戲
靈魂急轉彎影評以下長文有劇透,極具個人色彩和主觀傾向,如感不適,敬請繞道。
其實我想7分給這部片子出彩的地方,奈何沒有半星可選,老實說在這些片段我觀影非常享受,我二刷數過,一共有三(所以三星):
1. 意識之域的刻畫,啊,體現了很多心理學理論研究的智慧結晶。(最喜歡的人物風之月這位船長哈哈哈哈哈,敢瘋敢擔當真的很酷!)
2. 22在咖啡館的交談(這裡要是敢大膽寫細,打開切口給荒誕派,簡直是上佳的現實主義諷刺作品!)
3. 美好的感官體驗 (22托腮賞葉,童真吹風,一路jezzing,還有喬伊的三次忘我演奏)
這些地方,我真的快要被打動了,紙巾都要掏出來了,可是一放進這整個故事——「臣妾做不到!臣妾真的做不到啊!」——看到後半段——「就這?就這?」
說實在,大部分影評推的也就是這些(及評者自身生活的投射延伸),單拎其中吉光片羽來剪個小動畫,不拖泥帶水,也許評分還能往上走。那是不是說明整個故事的設定和劇情有點拉垮? 一開始我這樣想,是有點自危的,一來其評分高,二來是被眾多朋友推薦而來,三來立意「活在當下」,早已是我生活哲學的重要一半,明明道同,怎麼就意不合呢?自我覺察和綜合思辨了以後,我隨筆隨想狂寫,明白了自己的答案,見證著豆瓣評分9.3→9.1→9.0→8.9,原來也不是太異類,不會譁眾取寵,就分享出來吧。
一句概括:浪漫的油花有了,可是說現實不夠現實,說理想不夠理想。設定邏輯有問題,細思極恐會出戲。
(個人思考是先虛後實,便宜行使,故文逆之。)
設定問題1:喬伊的現實和理想是個偽對立好嗎?
音樂行業,我是外行,可是教學事業,一個蘿蔔一個坑的教師崗位,我很清楚,需要投入的付出,絕不少!而且不是等價於音樂訓練的投入,也不是工廠流水線的工作,機械地乾就完了,養精蓄銳等著下班去練習或演奏,而且教師臨時工的工資,真不咋地啊,要是說你是一條鹹魚,隨洪流裹挾前進,也就熬到轉正,盼著退休唄,沒啥。可是拜託,少壯就明確夢想,一說起來都是雞血狀,早幹嘛不去追夢啊?又不是實力不夠(例如,有的人就希望不上班工作,可是家裡沒礦,這是實力問題),就差表演機會這種,攢點小錢,不行再打打零工,省點精力,義演幾場,或者真的主動去找找業界大佬試試鏡,這不比蹲學校靠近夢想很多嗎?
很多人這段的解讀是直接帶進自己的理想與現實:就是因為生活所迫,向現實低頭而不得不放棄夢想,抱憾終身。把自己代入劇中,給喬伊找解釋,我明白,如果喬伊的設定是已成家並有四腳吞金獸,你說是對生活的低頭和臣服合情合理。
可是人家一個單身漢哎,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改衣服的一番對話又可以知道,他本人也不是打心底認可前輩說的那些俗理勢利,我真搞不懂在學校蹉跎的歲月是為啥,在幹嘛,難道就因為媽媽不喜歡而糾結(媽媽一同意就一點都不糾結了)?那這個課題就不是理想與現實,而是重要關係的意志展現與權力反抗了。
倘若如此穿鑿附會說得通,那母子對手戲更應該由本人進行才算是一種成長,而不是由替身出面好說話,這是在破壞(一位中年大叔的)成長。
發現沒,喬伊其實本身最喜歡的就是追逐的過程,而不是享受其結果,夢想的快遞終於到了,就會像小時候膩了的玩具拋一邊——等了這麼久轉正的醫保不要,準備了這麼久的爵士表演就這,像極了愉悅的剁手購物,包裹幾年未拆,其實自我覺察好這一點癖好,男主才會真的短暫跳入虛無主義一下吧?
剖析好這個對追逐過程的癖好,才能說清楚活在當下的另一面,畢竟除了及時行樂,生活不管是否有夢,確實有痛苦的一面需要面對,而真正的理想主義能從痛苦中清醒地成長進化——痛苦不過於此,也享受過程——喜樂不過如此,才會經得起起起落落,不拘眼前得失,實現自我大成。
誤以為追夢僅僅為了成功的喜悅,以及想當然的覺得成功一瞬會顛覆平凡生活只是虛偽的理想主義,以至於表演的頭一天晚上就有點飄,登了一頂就失去了遠處,有小成就無聊了(那段經典的魚和大海之說,說了一半,可是另一面不就是他實現目標的無聊感嘛),這當然會失望啊!可是別怪夢想啊!烘托及時行樂可以,不過請尊重理想,真的不要強行把理想廉價化,這樣很low,很多人說這個時代老談夢想,其實理想主義在這個時代只有很熹微的光,以至於大家不覺得拉踩前人有毛病。
設定問題2:拉踩先賢:妄議開悟境界和解構虛無主義
究竟擁有怎樣人生的人才有資格成為啟發靈魂的「導師」呢?答案離不開光明、開悟、天人合一……如所是之人真的會那麼在乎別人啟不啟發,追不追隨嗎?若如此執悟,則自迷也。我們來看看影片中推出來的「導師」——
面對22就暴走,說話不厚道,這是哪門子深仇大恨啊!?你說那些偉人沒法子啟發22可以,表現各走各路即可,人家在現實中遇到的偏見異見會少嗎? 22又沒有礙著她覺悟,更沒擋著他俗氣,刻畫排斥就很莫名其妙,更沒必要,怪不得22越發覺得人生不值得。
另一方面,覺悟亦平凡,風之月在現實是個剛夠溫飽的瘋子;覺悟更與俗世的功成名並不完全等同——那位說了「我就是生活和道路,請隨我來」的人當時被釘死了。而影片怎麼介紹導師的?
「瑪利亞是一位罕見的疾病專家,來自墨西哥大學。‘我治好了!我治好了!’」「世界著名XXX家」,咦?這好像只是俗世的成功吧!憑啥因為俗世名利權位就有上天的教育壟斷權?要麼是創作者自己的境界有限而妄議人類先賢,自大的仰望,以功成名就作為大師標準;要麼就是明知故塞資本主義的私貨,來偷換天道的概念吧!
再來看被頂替的教授如何通過展示自己的一生,拿來啟發後生?
是獲得XX榮譽,XX畢業的時候,作為觀眾,我沒見得他有多大師啊,倒是功名利祿心很重,死後盯著的淨是這些,放以前都屬於現實主義文學的反派人物啊,什麼葛朗台,嚴監生。地球上的資本主義只能捍衛私有財產(名利)神聖不可侵犯, 可以繼承, 這俗得不好上天,那上了天的資本主義總可以知識財產和三觀(權位)軟性輸出一波吧? 再不濟,也凡爾賽了嘛。
一推導,風之月死後能來做導師嗎?
片中的「the Coming Together」(們)大概會三緘其口,紛紛轉移話題。
如果22因為由衷厭世,而可以拒絕投胎,那哲學史上的虛無主義論者們又是誰啊?要麼都成了虛偽的虛無主義——你看他們竟然活過,理論學說只是用來兜售,他們生活不信這一套;要麼如火花般活過又「忠」於虛無主義而自殺=白走一遭,這麼一折騰,那「the Coming Together」(們)豈不是很偽善(或無能)嗎?
「Coming Together」及其認可的「導師(們)」啟發成功=「靈魂」集齊火花,投胎成功,那地球的自殺問題、謀殺問題和誤殺問題怎麼看?
——以上解構虛無主義,向前一推敲,停下一提問,可見端倪。
設定問題3:SOUL和意識(超我和自我)概念的混亂
有人吐槽過中譯名《靈魂急轉彎》不符原意,懂點英文的一定知道此片本名SOUL,是「靈魂」的意思,不是「心靈」,我個人覺得倒覺得中文名更貼切電影的呈現效果(不知道是審批需要歪打正著,還是悟得深層)。
其實《靈魂急轉彎》確實精於塑造自我意識獨白的小劇場,可以看得出在心理學的理論下了功夫,可是真的和SOUL不咋相關啊,包括喬伊靈魂出竅後的「小雲朵」所表現的種種其實都是自我的追求啊,都是基於事件記憶的意識部分啊!
簡單來說,大家都知道弗洛伊德的概括:本我,自我,超我。你說本我是身體,那自我就是冰山上的意識部分,而超我不一定都在意識層面,有潛意識的部分。必須要明確影片中的「小雲朵」狀態表現是自我和意識的交集部分,再加上身體官能感受器的記憶殘留,並不是我們意識「看不見的」部分。這些部分會像鬼使神差的力量推動著一些行為表現,會有不可名狀或莫名其妙的強烈感覺,會模模糊糊一葉知秋照見趨勢的第六感和提示。
某個階段,執我,則非我;換個時空,捨己,即成己。
從英文名來看,再加上一些設定佐證,例如會計去紐約抓人不能讓活人看到,影片有野心要寫「看不見部分」的主題,不過靈性,靈魂,潛意識,無量之網,這些"看不見的"部分沒有正兒八經的心理學或哲學研究可以給予理論支持,夠不著,疲於應付,SOUL這個概念就變成掛羊頭賣狗肉了——
除了風之月那一船紫色雲比較符合潛意識和靈魂之類的,影片中其餘升天的「小雲朵」只是我思再加我感受故我在, 「新靈魂」說白了只是人出生前已有的人格(心理學其實會稱為「氣質」),無量之網也偷換概念了,=先天特性偏好的培養皿+身後感受記憶的回收廠。
要求這種設定下的劇情能帶著邏輯閉環的鐐銬來跳舞,故事展開會舉步維艱,真不如因果輪迴說得通,那又有野心,怎麼辦呢?當然是避重就輕啦哈哈。
設定問題4: 「無量之網」的冒險代言未能自洽
私以為這是本片最根本的問題,其他問題都是從中衍生出來的。正是因為大製作對市場要有把握,皮克斯有討好觀眾的公式,影片中無量之網有太多雞湯味兒的扯淡,並沒有對生命本來面目有多深層次的揭示。
如果無量之網只是作為強劇情作品的承載舞台,典例如《千與千尋》和《COCO》,倒不用過於指摘苛刻,可是問題在於《靈魂急轉彎》不同:創作就是主旨>劇情,主旨是有野望的,劇情是淡淡的,「天上的」無量之網篇幅不小,還找了那麼多大人物搞排面,動不動誇下幾千年的海口,那無量之網就不只是舞台背景而已,而成了價值輸出的重要根基,整個世界架構就要觀眾審視清楚才能對其表現的道理心服口服。
構架一個有說服力的陰陽世界,陽得真實而不濫情,陰得輕盈而不輕浮,辯證還要自洽,哪怕只是虛構,也絕非易事。我以前學生時代就試過編寫類似設定的劇本(所以對這種設定的觀點有些苛刻,寫不通的話,寧願不知為不知好),再加上實際生活的感觸,修行和閱讀的覺悟,以及自性的靈感啟發,斗膽稍作總結(純唯物的小夥伴可以當做是鄙人開腦洞的思想實驗吧),玄虛之"蜜乳天堂""生命之源"最起碼包括並不限於以下6點:時空虛無,全能合一,耦合必然,情理兼備,因果自洽,獨特裂變。
時空虛無——影片的「the Coming Together」提過一嘴「時間在這裡只是個概念」,
可是很可笑的是,整個故事的設定和劇情走向,還有給的結尾,都強烈依靠時間線,不管在天上還是地上,包括「the Coming Together」的反應和干預:
天上會計計算眨眼要花時間,找檔案要花時間(主角團同步在搞啟發和上錯身),22迷失花了時間(參考天上給會計頒獎,地上演奏結束回家)。並且以會計作為天上相對中性的參照坐標,在他天上查檔+地上人肉的過程來看,並非那種天上一天,地下千年,某種意義來說,影片中的天上地上的時間還是一致的,無量之網和紐約時差比北京還要小,看著就很尷尬。
全能合一——「我與宇宙所有的量子場同在,以弱小的人腦可以理解的形式出現。」 「the Coming Together」一出場就這樣說,可是劇情打臉到不行,處處展示的是他們自負的無知,還有掩飾的無能。
它們自負於任意擺弄新靈魂,說著搞啟發,其實是流水線生產;卻無知於喬伊的碎碎念和小算盤?無知於22讓渡通行證?
它們用火花機制讓出生變成是小東西爭取學來的資格,掩飾著自己操控人心的欲望和特權;卻無能於找到並捕捉在逃者?
抓一個都這麼費勁,設想一下,要是那條梯子上,有位意見領袖能動員並率領足夠多魂造反吧,跳啊,會計豈不忙瘋了,片中的生死秩序都成了大便!(它們推的"導師"都是地球上有影響力的人物,這一聯想,其實不就是"招安"而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