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靈魂急轉彎》影評:星河之外
靈魂急轉彎影評所述僅個人見解,定會因年歲增長和經歷增加而變化。
如果所追求的、所熱愛的、所夢想的是理想的星河,那麼星河之外是什麼、星河的背後是什麼。是殘忍無味的現實,是夢想達成後的虛空,還是火花所寓意的、人特有的感知,因為聚焦而產生的留戀,和第三種可能性。
一、 現 實
當「星河滾燙」「星辰大海」「未來可期」成為耳熟能詳的詞彙,不經意間令人反胃。理想的星河之外,是永遠無法抗拒的現實生活。「生活的理想,是為了理想的生活」,從來都是。
現實總是乏味,就像流水線般的地鐵,機械地重複。讓你疲憊不堪,每天在做同樣的事,日復一日。
現實總是殘酷,就像單曲循環的In the City,渺小地尋找。被拒絕,被冷落,被無視。當你想活一天算一天的時候,城市的街道不會有憐憫。
因此,我們不得不站在喬伊母親的那一方,這並沒有錯。喬伊母親裁縫店的收入得以滿足家庭的支出,喬伊父親才有資本追求音樂,追求充滿不確定性的熱愛。想要有「詩和遠方」,不可避免「眼前的苟且」。沒有溫飽,何談理想。這經常是一種代際之間的矛盾衝突,但是那些在地鐵與街頭奔波的人兒,多少也能夠體會。在一趟趟往返的車程中,一張張定期的賬單上,體驗,領悟,懂得。市井的無情,是因為生活的真實。每個人被自己的無力感和渺小感充斥,為明天的房租、明天的工作甚至明天的溫飽擔憂,於是我們不得不尋找所謂的「穩定」,以滿足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
二、 空與淡
夢想熾熱,不像現實那樣殘酷無味,但是實現未必感受特別,虛空,平淡。
那個晚上,喬伊實現了演奏的夢想,卻並沒有特別的感受。這種空,這種淡,這種失望有點像目睹少年時期的黃蓉到了中年,當年的古靈精怪一點一點退卻,不可避免地一點點增添了中年婦女普遍擁有的特質。
For the Damaged Coda,這是一首虛無的歌,虛空的旋律,縹緲的女聲。如果夢想達成後仍處於空寂,始終無法意識到「海洋」的存在,無法感受到海洋即水,所追尋即生活本身,那生活就會像這首歌一樣空。
三、 第三種可能性
現實生活的真實和殘酷是一種可能性,想成為獸醫的德茲最終成了理髮師;理想星河的憧憬和美好是另一種可能性,想擁有演奏機會的喬伊終於有了演奏機會。
但是生活可以有第三種可能性嗎,可以有第4、5、6、7……種可能性嗎。就像「喬伊」和德茲不再僅僅談論爵士,而是談談爵士之外的生活,德茲瞬間覺得喬伊變得有趣、工作和生活變得更有趣。
「三」代表「多」,第三種可能性的存在,意味著生活的多元。你可以從事原本不理想的理髮師,但是椅子上變化的人讓你看到不同的世界,將有趣的人變「美」、「拯救生命」亦是賦予自我價值。你可以乘坐同樣的地鐵,但是可以在等地鐵的時候聽聽賣唱者的演奏,在乘地鐵的時候讀一本有趣的書,讓這段旅程變成一段享受。
因為「人」不是生之來處的「人」,是有意識、有感知、有認知的人。現實雖有不堪,但人的意識和感知可以改變和創造;夢想達成後如若平淡,但人的認知可以重新定義和審視生活。命運中的光輝存在於生活本身。人定位的星河,就像人生的目標,但其實,它應該更像動力與熱情,應該更像「火花」,更像人特有的那份感知。
火花不是人生的目標,當你想要生活的那一刻,火花就已經被點燃。」
當然,對於現實所說的生理需求不可抗拒,一味追逐星河也甚是荒誕。喬伊的母親也被喬伊打動,我們感動的不僅僅是星河的燦爛,成就感的獲得,更多的是完成我們賦予生活與生命的意義——不再是一堆隨意排列的、隨波逐流的粒子。就算只是動用五官,就算只是品味尋常,但凡是內心賦予的,就十分美滿。
至於生活的虛無,至於抵達星河後的平淡,至於 For the Damaged Coda 流露的空洞,在Rick & Morty 中最為突出,恰如Rick所認為的一切都毫無意義。但是製作人Dan Harmon卻做出這樣的詮釋,也許也是對這次靈魂急轉彎的擴充:
我贊同Rick認為的一切都毫無意義嗎?其實不贊同。因為認識到什麼都無所謂,雖然確實如此,卻無益於你:地球會掛掉,太陽會爆炸,宇宙在變冷……到最後什麼都無所謂。你越能抽身,就能承受越多的事實。
但當你聚焦於一個人的大腦,聚焦於一段童年或者一段經歷,你看到的是一切都很重要,我們常有機會去短暫體驗各類幻覺,比如說我愛的女朋友,我愛我的狗狗,這何嘗不更好呢?認識到‘什麼都無所謂’這個事實,其實能拯救你於那些糟糕時刻,一旦挺過那些可怕事實並接受它,那任何地方都是宇宙的中心,任何時刻都是寶貴的時刻,任何事情都是人生的意義,這才是神來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