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靈魂急轉彎》影評:德雲教母於謙和的理髮師

靈魂急轉彎影評

于謙在一檔談話節目裡說過,乾藝術這一行,最重要的不是努力,是才華。最可怕的不是沒有才華,而是有一點才華。

為什麼有一點才華可怕呢?因為你可以比大多數人好一點,但會給你一種錯覺,可以出類拔萃接近繆斯,然後是現實的一次次重擊,最後被包裝成一個個「理想主義」的故事被悲傷講述。

皮克斯今年電影《心靈奇遇》(《SOUL》,我覺得這個片名翻譯很糟糕)看上去是一部溫暖勵志片,我倒覺得是對小有才華、執著夢想人們一記悶棍。影片的主角Gardner畢生致力於爵士鋼琴演奏但終不得志,一次意外失去生命來到靈魂管理局,他藉此可以審視自己的一生。另一個叫22的無用靈魂跟著他重返地球,開始找尋之旅。

尋找過程的確是個發現過程,影片帶領大家走進Gardner的內心:幼年時代因為目睹一場爵士演出建立音樂夢,因為能力有限始終被身邊的人包括母親嘲諷,只能做一名音樂老師;他希望和大明星四重奏合作一曲以改變人生軌跡;復活的他經歷種種困難後如願以償,但似乎一切並沒有因此改變。

很多觀眾看到的第一層主旨,海水與大海。應該是四重奏主唱在演出結束的時候對Gardner講的故事:小魚問大魚,哪裡是大海?大魚說,你就在大海裡。小魚很失望:這就是大海嗎?我只看到了水。

顯然:大海就是日常,就是生活本身,就是每天。故事其實很直白了:人生並沒有那麼多改變命運的高光時刻,把人生境遇寄希望於一次燦爛是不太現實的,庸常且漫長的每天才是生活本身。

皮克斯不至於那麼悲觀。電影的頓悟時刻講了第二層主旨:日常即高光。是Gardner發現了22的興趣所在:他找遍萬能世界沒找到的個人花火,其實就是生活日常。一口美食、一片落葉、一色風景。所以,並不是所有人都是天才,都能找到愛好,找到為之奮鬥一生改變世界的偉大職業。你看在萬能世界裡,靈魂千千萬萬,能夠進入沉浸時刻(籃球裡有個對應詞彙叫zone 區)的少之又少,大部分人的愛好沒有成為擅長,更沒有成為職業,成就卓越,有太多人做了沒有技術含量、自己也不熱愛又對世界影響甚小的工作,努力做一個普通人。

我倒覺得電影的真正想說的第三層在理髮店裡,它叫:理想像把剃刀

那位每天和Gardner交流爵士樂的理髮師是真的大神:他能夠和每個客戶聊得來,甚至不讓他發現自己的真正興趣。這意味著,這位理髮師要博學多聞高情商,是于謙式可以捧一切的大神。在22進入Gardner體內這次,理髮師說了自己的真正夢想是當獸醫,可惜,培養一名獸醫的成本比培養一名理髮師要高得多。

陰差陽錯,在天堂裡選擇的興趣,並沒有成為自己安身立命的技能。但理髮師說了,同樣是拿刀,剃刀也可以拿好,可以謀生。不甘平凡但不怕平凡,心懷理想但不為理想發瘋,成為需要拯救的與現實失去關聯的失魂者,這就很難得。

對大部分人來說,做到第三點應該需要人到中年之後:當人生的可能性被年齡增長不斷窮盡時,「知天命」成為他們最後的歸宿。所以,中年人要麼膨脹得不行,要麼頹廢得要死,要麼外強中乾得要命。所以才會有一個個酒桌大佬、出租車政治家和客廳指揮官。才華逆天的朴樹和韓寒,都在歌詞裡寫「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大部分普通人並不是看不到答案——其實現實早他媽開卷了,他們只是不願意交卷。

尤其是對小有才華的人來說,才華沒能超額兌現的現實,就會逐漸被替代為「懷才不遇、現實不公」的抱怨和「我一定可以的」執念。大才華成就人,小才華是可能害人的。Gardner當然不會成為頂級爵士音樂家,但因為這個執念,他與世界的連接被簡單化為「懷才不遇」單一視角,生活本身被他忽略掉了。

最後還是引用無數次羅曼羅蘭那句話做結尾:人生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很多人,不,是絕大數人,終其一生努力也只能過上普通人的生活。這並不丟人。即使是于謙,他一開始的夢想也不是捧哏。在北京擁有私人動物園不說,他還有一個讓人驚呆了的身份:他可是北京市搖滾協會副會長!每個搖滾老炮都是他的鐵哥們,想想年輕的時候他都幹過啥!

而做德雲教母專注捧哏,就是於老師對抗生活的一把剃刀。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