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靈魂急轉彎》影評:從心理學的角度看
靈魂急轉彎影評與美劇《善地》類似,《靈魂急轉彎》建構了一個在現實世界外的afterlife(死後的世界)。
其中人物以靈魂體小藍人的形象存在,涉及了「purpose」(目的、意義),"spark"(熱情所在),和幸福等議題。與之相關的心理學概念,如「flow」(心流),短暫地在影片中出現。
心流來源於Csikszentmihalyi的理論,描述了人在從事某種活動時進入的忘我體驗。通常這種活動的挑戰或難度不高也不低,正正好與活動者的技能熟練度相適,不會帶來焦慮感(挑戰度過高)或無聊。在影片中,當藝術創作者進入了心流,沉浸在活動中,得以享受到專注(engagement)帶來的幸福。(此處推薦《三生有幸:幸福心理學的三種時間尺度》,作者@李曉煦)
而心理學自身在一百多年前脫胎於哲學,有過著名的mind-body dabte。到了現代,心理學試圖以科學的方式研究人類的心智和行為。但其實影片中「靈魂」這一概念不在心理學的研究範圍中。與「意義」、「意志」相似,「靈魂「指向之處玄之又玄。
當然了,影片中傳達了對享受/感激身邊的小確幸的認可,確與心理學有關。在Cousera的The Science of Well-being這門網課中,老師談及了大腦的天生設定(一些坑爹機制 annoying bugs)如何影響了人對幸福感的體驗。比如,感官刺激帶來的快樂常常是短暫易逝的(hedonic adaptation;大腦會適應,從而把好處當成理所當然/take things for granted)、天降巨富給人帶來的快樂不會持續很久、人會把自己和環境中出現的他人相比較 同時社交媒體放大了別人的」完美「生活。
如<Stumbling on Happiness>的作者提到的,"Wonderful things are especially wonderful the first time, but their wonderfulness wanes with repetition."
那麼老師和電影給出的共同解藥之一則是去看見、欣賞、珍惜生活中美好的小小時刻--美味的食物、秋日裡輕拂耳邊的風、和身邊人產生連接的時刻、與愛人家人共度的時光。這也需要我們對自己當下的心智活動(想法、情緒、動機、態度等)培養覺知。
另外,在影片中略過的一些小片段讓我聯想到與心理咨詢有關的概念。一處是在Soul 22把地球小標籤讓給Joe後,她變成了"lost soul" -- "obsessed by something that disconnects them from life". 先不論此處對於lost soul的定義是編劇強行加上去的,它的描述本身倒是挺像物質成癮(addiction),如在美國較為普遍的嗑藥和酗酒。在我國,可能更常見的是行為成癮,比如對網絡、遊戲、工作、食物、運動、性、購物等活動的上癮;它們的後果或許相對較輕,但也需注意。
另一處心理咨詢相關的片段是當Joe被soul22吞了之後,進入到她的內心世界,看到了22鋪天蓋地的自我攻擊(有內化了來自於外界的和自己創造的自我批判)。在認知行為療法(CBT)中,這樣的自我攻擊可能被描述為negative self-talk, 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自我認知;常見於抑鬱症和自尊心方面的治療。
而影片最後的"I'm going to live every minute of it" 讓我想到了存在主義哲學中的向死而生。當然影片本身對此沒有深挖.. 電影中數次出現的」purpose「翻譯過來比較像」意義「,這也偏向於哲學領域的探討範圍。個人認為」意義「這個詞本身是一個problematic construct, 其本身就不太有意義。可能更值得討論的是」意義感「。
在interpersonal的層面, 以一個靈魂觸碰另一個靈魂的方式,Joe在一定程度上」救贖「了22,或者說陪伴和鼓勵她去看到she's ready for living. 這讓我想到了心理咨詢師扮演的部分角色。當然了,心理咨詢的實際工作常常會複雜和曲折得多,因為」改變「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