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靈魂急轉彎》影評:當代年輕人不是Joe就是22

靈魂急轉彎影評

Joe是普通人,過著普通的生活,內心有夢想,但總是與之失之交臂,最後一次眼看要獲得,結果因為總盯著「目標」,命差點兒丟了,意味著大多數人「求而不得」的人生。

22是有天資但沒目標的人,對一切事物都有所涉獵,但都無法真正投入。

在22所處的世界中,每個靈魂固有的情緒是通過學習獲得,換句話說,是被「安排」的,而最後的一項「熱情」,卻是要自己去選擇的。可看上去是自己選擇,實際上還是取決於「導師」的安排,22並不排斥任何「熱情」,她拒絕的是這種被安排的人生,這裡要多說幾句,因為22這個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有其時代意義的。當今社會,網絡及其發達,很多年輕人都能像「22」一樣,輕易地了解到「榮格、林肯、哥白尼」等人的知識,但絲毫接觸不到他們的感受,也就無法產生真正的共鳴。影片裡有一段Joe帶22學習烘焙,他們站在看似取之不盡的匹薩前,卻絲毫無法品嚐到其真實的滋味,像極了在課堂上、書本中、網絡裡學習「知識」的我們,看似理解了一堆概念,其實早已脫離了真實。在這類虛偽語境中,22超脫於凡人的聰慧讓她無法不對世界產生天然的排斥心理。

22想追求的是一種「真實」,而這種真實只有在「真實」世界中才有可能獲得,22體驗人生的那段發人深省,但它同時也是一種巧合——如果22像我們一樣,不是第一天見識這個世界,早已對它感到興奮的那些東西無比司空見慣,她還能迸發出激情的火花嗎?私以為「活在當下」是一種至高的境界,影片中22的作為只是讓觀眾看到了一個好的答案,而並沒有給出一個很好的解決過程,當然,我們不能因此而苛求導演,這遠不是一部影片所能解決的問題。

影片中批判了目的論的人生,Joe在他期待一生的舞台上演奏,到結束後提了一個問題:接下來呢?得到的回答是明天繼續準時來演奏。就這樣嗎?就是這樣。莎士比亞說「追求時候的興致總比享用時候的興致濃烈」,王爾德說「人生有兩種悲劇,一種是求而不得,另一種是得到了」。

感受生活中的美好,活在當下,我也希望這樣就能解決所有問題,但事情永遠不可能這麼簡單。

對於像Joe一樣的人來說,讓一個目的論的人開始拋棄目的,他在獲得輕鬆的同時,也會平添很多困惑,當開始問自己「人生沒有目標,但意義在哪?」的時候,這是一條無法回頭的路。

至於像「22」一樣的人,如果過於聰慧又追求真實,難以忍受虛偽,那收獲失望也是在所難免的。

從細枝末節似乎能看出導演對冥想的推崇,而冥想的目標正是一種「融合」,是拋棄對過去和未來的評價,只感受當下,或許這是一種有效的方式。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