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靈魂急轉彎》影評:年度治癒:找到生活的火花 靈魂永遠不會被壓垮
靈魂急轉彎影評在這個並不太順的2020,皮克斯年度鉅獻《靈魂急轉彎》,帶給了我今年最佳的觀影體驗,也帶來了最治癒的心靈感受。 聖誕節看完這部電影,感覺可以在它美好的結局裡給2020里所有的絕望畫上一個省略號(不是句號),然後帶著它們以坦蕩的平常心走進2021。
故事講述了一位生活平淡的中學音樂老師的一次「生死」奇遇。 主人公Gardner從小喜歡爵士樂,被爵士樂的自由、隨性所感染,畢生追求就是加入爵士樂團成為一名爵士樂手。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獲得了演出可能,但是偏偏在回家路上,由於過度「興奮」,掉進了下水道「死」掉了。睜眼發現自己的靈魂進入到了另外一層次元,而剛剛才要準備實現人生夢想的他決不能輕易死去。在另外的靈魂次元,「死」的邊界之下,他意外成為了靈魂導師,為即將進入地球的靈魂們尋找使他們更加完整的「生命火花」。在這裡他遇到了已經反復嘗試了幾千年的22,而22始終都沒有找到激發他生命動力的「火花」,22覺得人生無味,「喪」到極致,實在沒有必要地球走一遭。 整個電影圍繞著絕不想「死」的主人公與完全不想「活」的22,展開了一場生命體驗的奇遇之旅。 你可以在這部電影裡找到與《頭腦特工隊》、《尋夢環遊記》的類似觀影體驗。 《頭腦特工隊》巧妙又科學地解釋了情緒產生的原因,用動畫的手法非常好玩兒又直觀地帶給人們喜怒哀樂的呈現,它更理性也更理科。像是一部心理科普奇幻記。 《尋夢環遊記》闡釋著生命和成長的意義,是親情的牽扯與溫情。電影裡說,只要還有人記得你,你在另外世界的靈魂就不會消失。 如果說《頭腦特工隊》是心理學可視化的情緒之旅,那麼《靈魂急轉彎》則更偏向是心靈與靈魂之間形而上學的人生哲學拷問。 《尋夢環遊記》的情感牽扯是被人記住「Rember me」,而《靈魂急轉彎》的中心則是平淡而短暫地活著,感受當下,並不需要多麼偉大和不朽。電影中反復在強調每個進入新世界的生命需要一個可以點燃和激發並令他們更加完整的「火花」。有的人熱愛體育,有的人對畫畫有天賦,所有人的 「火花」都需要被靈魂導師引領和激發…… 這些讓你產生快樂的瞬間,這些讓你以「活著」的姿態進入地球的信念,大概就是我們每一個人所能專注和熱愛事情。這些熱愛讓我們變得有熱情而有活力,為了熱愛而有目標地活著。但很多時候這些激情與火花也會成為人們盲目奮鬥和迷失自我的源頭。在靈魂世界呆了幾千年的22,始終都沒有找到激發自己去人間走一遭,那個讓人「活」的火花。 在時間的更迭裡,無數的偉人都曾經成為他的「靈魂導師」。哥白尼、特蕾莎修女、林肯……但無一人給到這個可憐的靈魂以真正的指引。 是呀,激發出了火花就一定要活出那些導師和偉人的樣子嗎?就一定要成為「大人物「嗎? 22陰錯陽差地一次「陽間」之旅,短暫而快樂地體驗了一段主人公Gardner平平無奇又毫無新意的人生過往,卻勝過了之前任何一個大人物給到他的靈魂啟迪。22真實地體驗了行走與跑步、觸摸到落葉與柔軟的絨毛、聽音樂的演奏和呼吸間的味道……這些真實觸及都是人間美好,讓這個毫無生慾的靈魂產生了要活下去的動力。 而主人公Gardner呢?在經歷的繁複又艱難的死亡之旅之後,終於回到人間,回到自己的身體,完成了成為爵士樂手的畢生願望。 Gardner演出成功後,問樂隊leader:「然後呢?」leader說:「明天依然老時間,還是在這裡演出」。主人公當時的心理活動大概是:「啥?就這?」 當你實現了畢生願望之後,才發現自己終生追求的目標似乎不過爾爾。所謂偉大、所謂成功,他們的背後也有我們看不到的枯燥的另一面。成就偉大並不是我們的人生目標,發現生活之美才是活下去的意義。 就像22,他追求許久才找到的「火花」,不一定是什麼讓人稱讚的才華。也許他所擅長和熱愛的,無非就是真實地走路,感受風、食物、空氣。 感受「活著」,就是「活著」的意義。激發你生命的那一絲火花並不是你全部的人生目標,你的人生是要學會發現新的火花。
這部電影最吸引我的一點,是主人公一直在圍繞爵士樂展開他的生命探索意義。快樂的人生也許正如爵士樂一樣,是自由,隨性,是開放、包容的。薩克斯大師西德尼·謝貝在《爵士樂》中說:
「今天我會給你一個音符,看看你能用多少種方式演奏它——無論咆哮、扭曲、降音、升音,只要你願意。這就是你在音樂中表達感情的方式。就像一個人在說話。」
真正活著的「火花」是感受自然而平淡的色彩。一個音符,一片落葉、一頓美食,所有看上去不起眼的生活瑣碎,都能構成讓人充滿熱情的「火花」。生而為人或許感到抱歉,但那些庸庸碌碌,平平淡淡,都是你存在過的意義,靈魂永遠不會被壓垮,被壓垮的只有沒有火花的暗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