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靈魂急轉彎》影評:可是那然後呢

靈魂急轉彎影評

  在我的人生裡,有過一場重大的幻滅。

  那是在我即將滿十八歲的夏天,我站在我小學後操場的主席台中央,伸手抓著被太陽曬得發熱的旗桿,閉上眼睛再睜開,眼前的一切依舊空蕩安靜。

  沒有人知道那一刻對我來說意義有多重大。

  由於我爸的工作,我從小就一直跟著父母輾轉於不同的城市,導致我極其沒有安全感。我小學的城市和初中的城市相隔了幾乎小半個中國——從進初中開始,我就非常討厭那個地方,接下來的幾年我一直都很不開心。我反復做著同一個夢:我又回到了我的小學,可以和我那群親愛的朋友們一起追跑打鬧。我和他們一直靠長途電話保持著艱難的聯繫,我知道他們是惦記我的,就像我惦記他們一樣。

  我爸媽總是跟我說:那個城市已經和你沒有關係了,你要學著適應現在的城市。如果你高考能考好,等你滿十八歲的時候,我們就帶你回去。

  所以我整個青春期的目標就只有這一件事。

  我不在乎自己日復一日看到的風景,我也不在乎身邊每個人會怎麼看待我。擺在面前的每一天對我來說,都像是某個遊戲的demo,像是正式存檔認真對待之前,隨手試玩的版本。

  甚至我連高考填志願也不在乎,隨便填了個我完全不了解的破學校,高三的那個暑假也什麼都沒乾,只是在家裡等待。

  終於我等到爸媽給我買了機票,終於我站在了小學的後操場。

  對於當時的我來說,魔法即將發生了——那一刻我集齊了一切條件,可以重置那六年的莫名其妙,可以反抗我十二歲時那一場心不甘情不願的離別。

  可是當我閉上眼睛再睜開,奇蹟沒有發生。

  我還是孤零零一個人站在主席台中央,時間沒有倒退。

  儘管那年暑假,我和我的小學同學也聚了會,可一切總是不太對勁。原以為會再度被快樂填滿的心,還是空落落的。

  在《靈魂急轉彎》裏,男主人公畢生追求爵士夢想,幾經周折,終於得到了和知名樂手同台表演的機會,而且演出也非常成功。當晚他送走了來看表演的親友,忽然覺得心中悵然若失。

  他的感受,大概與我十八歲那年的感受相似。

  你努力了這麼久,你忽略了沿途的一切,一直在專注等待一個奇蹟發生的時刻,讓你能夠有力量推翻從前所有的糟糕。

  可是,那然後呢?

  影片《靈魂急轉彎》的主人公是個才華橫溢的鋼琴家,然而他的職業只是中學音樂老師——而且還是兼職老師,沒有保險、沒有退休金。影片開頭,學校給他帶來一個好消息:他可以轉正了,從此有編制了,不必再擔心自己生活無著。

  他的家人都認為這是個重大好消息,只有他自己開心不起來。

  他害怕自己的人生從此被鎖死在這份無聊的工作裡,他志在遠方,他想要和最好的樂手一起在酒吧裡演奏爵士樂,激發起靈魂的共鳴。

  演奏鋼琴是最令他快樂的事,也是他認為讓他存在於這個世間的唯一使命。

  在他半生半死、靈魂出竅之際,他看到自己一生的剪影濃縮在眼前:在父親的引導下從小嚮往音樂,卻一次次被各種各樣的表演機會拒於門外,最後在中學裡當個普普通通的老師,面對著一群良莠不齊的學生,年紀不小卻沒有愛情和事業,孤零零一個人坐在快餐店裡吃飯……

  那一刻他才驚覺:原來我的人生是如此的毫無意義啊。

  但他還是想要回去繼續活著,想要將那個和知名樂手同台演奏的機會爭取回來。他覺得,只要能夠完成那場演奏,他的人生就會有所不同。

  在探索重回世間的方法時,他有幸得見了這個世界上每個靈魂產生的過程——在靈魂降生於世之前,它們會被分配到不同的類別,然後經歷各種各樣的錘鍊:自戀的、冷漠的、樂觀的,所有的先天人格就是在那時烙印下來。

  而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就是每個靈魂找到屬於自己的「火花」。

  在靈魂誕生的世界裡,那些靈魂的雛形可以在導師的指引下,嘗試無數種活動:運動、音樂、美術……某一種嘗試會在他們的心上燃起火花,然後他們就具備了在地球上降生的資格。

  主人公參觀了幾圈之後,堅信自己的「火花」就是音樂。

  而他在這裡結識的那隻早熟的、厭世的22號靈魂,似乎一切都不愛、一切都不憧憬——那是一隻沒有目標的靈魂,遲遲不能投胎,讓所有導師都束手無策,就連特蕾莎修女和哲學家榮格都被她氣了個半死。

  在偶然的機會下,22號靈魂陪著主人公一同跌落到人世間,並且附在了主人公原本的肉身之上。

  22號靈魂藉著主人公的肉身,吹著地鐵疾馳而過帶來的熱風,把玩著秋日枯黃的落葉,吃著街邊飄著香氣的披薩,聽著地鐵站的街頭藝人表演,和理髮店的大哥閒聊,看著主人公的媽媽裁剪衣服……每一件東西都令她感到新奇而嚮往。

  她若有所思,對主人公說:或許我的「火花」是看天空,或者走路。

  主人公對此嗤之以鼻:這些都算不上什麼人生目標,只是最普通的日常而已。

  可是當他們再度回到靈魂誕生的世界,大家驚訝地發現,22號靈魂竟然已經變完整了——不知不覺間,她竟然不再厭世了,竟然具備降生到世界上的資格了。

  主人公百思不解:可是她並沒有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啊!

  工作人員無奈地看了主人公一眼:誰跟你說「火花」就是一個靈魂的「人生目標」?

  人活著的意義,並不是人生有一個清晰的目標。

  讓22號靈魂變得完整的,是她對世間的嚮往,是Chelsea的街頭表演,是7號線座位底下的ICEE臟瓶子,是地鐵站吹出來的熱風,是媽媽手中的針線,是那半截沒吃完的bagel……是人世間那所有看似微不足道的活色生香。

  最後,當主人公輾轉回到人世間,終於成功地完成演奏,他問身旁的人:我們接下來要做什麼?

  他身旁的樂隊老大回答道:我們明晚還回來這裡,把今天的內容再演奏一遍。

  他愣住了。

  他說:我這一輩子都在等待今晚這一刻,我還以為我的感受會有所不同。

  樂隊老大旋即跟他講了一個寓言故事,說有一隻年輕的魚一直在尋覓一種叫「海洋」的東西,年長的魚告訴它:你現在就在海洋裡。年輕的魚回答說:我這只是在水裡而已,我想要的是海洋。

  寓言故事到這裡戛然而止,留下主人公怔怔出神。

  回家的路上,他看著地鐵窗戶上自己那孤單的影子,看著疲憊忙碌各自刷著手機的人,看著那似乎毫無意義的日常。

  或許他直到這時才漸漸意識到,自己這一路都活得太心急了。

  他始終都眼巴巴地盯著自己的音樂夢想,覺得自己沒時間談戀愛,也不願意困於一份舒適穩定的工作。他一心盼著美夢成真的那一瞬間,故此對於沿途的一切細碎感受都心不在焉。

  然而,他的人生,真的可以被某一場演出的成功,或者某一種事業上的成就所定義麼?

  他賴以生存的火花,真的是那個遙遠而宏大的目標麼?

  如果答案這麼簡單的話——那麼,當他騎著單車在曼哈頓街頭駛過時,那樹杈間漏下來的陽光算什麼?在午後的咖啡廳外,那談笑風生的路人算什麼?課堂上那些虔誠注視著他的孩子算什麼?拂過腳面的清涼海水算什麼?布魯克林大橋上那璀璨的煙火又算什麼?

  他原以為,每個靈魂都是為了某種使命而投身於世的。

  所以當看到自己一生的剪影濃縮在眼前,他才發現自己這步履匆匆的人生竟是如此乏善可陳。身邊的22號靈魂也對他產生了好奇:你的人生如此可悲,為什麼你還迫不及待地想要繼續回到人世間活著?

  可偏偏是他這樣卑微得不值一提的人生,讓那個令諸多偉人頭疼不已的22號靈魂,燃起了對人世間的嚮往。

  他總是將「Jazz」掛在嘴邊,所以22號靈魂認為,只要自己學著他的樣子,成功地在生活裡扮演好了他,就是成功地完成了「Jazzing」。

  一開始他無可奈何地糾正:根本就沒有「Jazzing」這個詞語。

  在影片接近尾聲的時候,我們才恍然大悟:其實爵士樂的本質,就是隨性而為。就像主人公那幾場成功的演奏——爵士表演從來沒有既定的樂章,而是根據樂手當下的心情和狀態,用自己的樂器為載體、以和弦為語言,在台上對話交流。

  隨心所欲,才是爵士樂的魅力所在。

  爵士樂於上世紀初誕生於美國南部黑人聚居、氛圍自由開放的新奧爾良,後來在逐漸北上,在芝加哥和紐約發揚光大,而後盤踞在紐約哈林區,成為一道獨具特色的文化風景,也是「黑人文藝復興」的重要標誌。

  它無論是從歷史上、文化上,抑或是風格上,都與「自由隨性」脫不開關係。22號靈魂將自己漫無目的的人生探索定義為「Jazzing」,恰是一種絕妙的概括。

  這些年我曾經一再地叩問人生的意義,最後得出的結論是:不要去問意義,因為人生沒有意義,細思之後只會讓人打退堂鼓。

  而這部影片竟然解答了我一直以來的疑惑。

  就像影片中那個立志要成為獸醫的大哥,最後他為了省錢給女兒治病,選擇成為了一個剃頭匠——他說,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震古鑠今的偉人,但我每天和來來往往的客人們聊天,讓每個人變得更好看,我也覺得很開心。

  原來人生的意義,就是讓我們去感受它的每一分鐘,感受夏夜的風,感受冬日的雪,感受地鐵上的擁擠,感受潮汐和落日。有時候機緣巧合帶著你打了個轉,像是走上了一條和初心截然不同的路,但其實在起點和終點之間,本就有成千上萬種抵達的方式,而人生的意義早已藏在這趟旅途中。

  每一條魚都活在水裡。

  浩瀚無邊的海洋,或許並不在遠方。

微信訂閱號:misslintanxi

(我聖誕節為了獎勵自己,專程給自己買了個Disney Plus會員看這部電影,這麼好的電影請大家去影院支持正版!!!)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