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神力女超人1984》影評:拿世界換派派它不香嘛?1+1+1=3?

神力女超人1984影評

老馬丁終於是算錯了,超英電影真不一定是主題公園。 還可以是寫真集。 作為寫真集,有克里斯派恩和蓋爾加朵,可也真是太好看了。 但是非要用寫真集的解說文字講個故事,可也真是太過分了。 不對,不是一個故事,是一本關乎愛情與魔法的輕小說,一本關於成長與自卑的現實主義小說和一部關於欺騙與美國夢的魔幻現實史詩寓言。 或者其實本來這就是寫真集和戰地攝影集的雙拼? 那也好歹分開來別反復橫跳吧? 更別說到一半突然告訴我,這本寫真裡剛復活的男主角死了? 還是被和他拍了大半本甜蜜街拍的女主角獻祭的? 用1984年當噱頭,結果一點兒也看不出來,這種小事情我就不多說了。 其實這部電影的問題早在開片引題時,那個神奇女俠童年小故事裡,就暴露得一乾二淨:既處理不好細節,又托不起高潮;動作戲跟上部比自然了些但沒有想象力,情緒則總顯得太跳脫。 我真的很想問,這場比賽,怎麼到小戴安娜落馬的地方,就剛剛好有條看起來專供小孩子走的捷徑。這不會是神奇女俠她媽專門設計給她走的吧?就為了等她走完再教育她一波搞她心態,來一手釣魚執法? 然後這個似曾相識的小故事到底在講什麼?我懷疑我以前聽到的不同版本,可能有的結尾確實是「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撒謊」,但也應該有的是「不要太在意結果」、「不要急於求成」、「要腳踏實地不要走捷徑」。 其實我到現在都沒理清楚。怎麼看,實現願望都是一個關乎欲望與貪婪的故事,怎麼就跟謊言扯上關係了...... 因為願望石沒明碼標價,告訴我們這些願望是要拿東西換的,所以就是謊言?emmm勉勉強強能接受吧,那這部電影是想告訴我們,無產階級要聯合起來對抗無良商家?因為照這麼說撒謊的只有願望石啊?大家都是無辜的消費者嘛。 而且根據本片boss和女主的對話,似乎這個謊言指的是人們用有代價的願望自欺欺人。拜託,這不就是等價交換嘛,憑什麼不能換?反對自由貿易唄?而且用世界換派派它不香嘛?憑什麼輕而易舉地做出每個人都一定會選擇撤銷許願的假設? 開片小故事總要和全片有聯繫的,但是主題上說它們一樣真的很牽強......那我只能理解這個小故事是在暗示,全片都是神奇女俠她媽在搞我們心態了(字面意思)。 其實這麼生氣這麼激動甚至還說髒話(我不是我沒有),是因為直到我意識到克里斯派恩的角色必死之前,我都愛極了這部電影。 在此之前,這部電影的問題主要也就是節奏把控不夠好,把神奇女俠的愛情線、反派的事業線和豹女的人生線混雜在一起,導致很容易跳戲,情感和氛圍烘托不到位,比如上一秒我在為穿越幾十年的絕美愛情感動,下一刻就要跳到這個正在美國商人手裡下沉的世界。筆力的分散也導致神奇女俠和豹女的心理刻畫不足,後續態度轉變、做出命運抉擇的時候沒有說服力。 這個問題在前半段還是可以容忍的。因為這三條故事線,真的都很有挖掘的潛力,甚至導演一度都觸碰到了。 但從派派殉道開始,本片就走上了聖母嘴砲救世的不歸路。 神奇女俠身上是傳統難題了,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甚至本片做了一個延伸:即使能力消失了,我也一定要把它找回來再去拯救世界嘛?哪怕除了本就是重負的責任,還要付出愛情甚至可能是此生唯一、畢生幸福的代價嗎?神力突然變得像這宿命一般可怖。 戴安娜生來就是會贏的,哪怕是小戴安娜輸比賽的時候,我們也知道,她總會贏回來的。但是她甚至不能選擇輸。 我的疑問是什麼呢?她真的不能選擇輸嗎?她完全可以和史蒂夫,和這個世界同歸於盡的。這對於一個長生不老的人,甚至可能是最好的歸宿。史蒂夫不願意?他選擇了這個世界而不是她?那這是他的問題,是他的殘忍。如果我是戴安娜,我要麼死皮賴臉拉著他同歸於盡;要麼殺了他拯救世界,然後恨他一輩子。我不是強求片中的戴安娜做和我一樣的決定,我只是對編導為她做了決定,卻沒有講清楚她的心路歷程,感到憤慨。 豹女則和神奇女俠形成對比。不夠美麗而被忽視的、不夠強大而被欺凌的,她是每個弱者的化身。她的故事線,指向的是小人物的悲苦心酸,而且引出另一個問題,她們得到德不配位的神力會帶來什麼後果? 這個角色的可悲之處在於,就連她出現在劇本裡的理由,都是為了形成神奇女俠的反面,戴安娜不能逃脫的,正是她想要的。 可是她又沒有真正和戴安娜形成反差,因為她沒有戴安娜想要的,那份讓生活有了顏色的愛情。她什麼都沒有,除了所謂的善良和熱情。她在最終決戰時說,「即使到現在你說話的樣子都是高高在上的」,看起來像是一個著了魔的自卑反派。但是仔細一想,其實也沒有錯,戴安娜懂得擁有神力的身不由己,但她絕不會懂一無所有是什麼感覺,她的勸誡,儼然是聖母一般的普渡。 或許讓豹女擁有一個愛她的平凡男友,再讓她從男友的愛和神力之中做抉擇,才能真正和戴安娜形成比對和互文。很好笑的是,編導讓最終依然被自己嫉妒的戴安娜挫敗的豹女,選擇放棄自己已有的力量,毫無理由。若她最終會選擇放棄,那就根本不會有那場戰鬥。 至於戴安娜到底是什麼做的,為什麼不導電,我實在懶得去糾結了。 大反派的故事線再清楚不過,很多短評長評都解釋得很清楚,虛假的美國夢、欺騙民眾的政府、互相仇恨的世人、永不滿足的欲望...... 我不得不承認,我有一瞬間被觸動了。導彈灰飛煙滅,高牆轟然倒塌,傷者被救起,步槍被放下,孩子們喝上了水,煙霧都散盡了......但是戴安娜的聖母發言和反派因為「突然想起」兒子「幡然醒悟」等劇情帶來的滿滿槽點,使我清醒地意識到,這都不過是臆想。 硬升價值,是不可能升上去的。 那麼如果三條線被分成三部電影,導演是不是就有可能把她想講的講清楚呢? 事實是,會把三條線塞在一部電影又只得到本片效果的導演,哪怕一條線一條線梳理,我也不覺得她能理清楚。 她展現出來的各方面能力,能讓我滿意的,就只有對於兩人相處橋段的描繪了。我本來還在奇怪為什麼那個人的臉突然變成了派派,「我的眼裡只有你」真是甜到讓我落淚。但也因此讓我更加無法忍受史蒂夫的殉道。讓他復活只是想再殺他一次,好像神奇女俠只能通過這種方式成長似的。 近兩年的超英電影,除了《猛禽小隊與哈莉奎因》真的把自己作得一無是處,其他電影雖然也都離黑暗騎士差了十萬八千里,但其實都至少在某個方面做出了探索吧。 仔細想想,超級英雄的體質本身就蘊含了很多可以探索的課題,例如社群意義上少數人的象徵義、人能如何利用從天而降的超能力、能力與責任的等價關係、女性超級英雄對於女性意識覺醒的申發等等,甚至《新變種人》將青少年的心理問題和超能力劃上了等號...... 然而,還沒有任何一部電影,真正在超英題材中找到商業性與藝術性、形式與意義、劇情與主題的平衡。只有兩部超英劇集是給人驚喜的:《大群》和《黑袍糾察隊》。 最合格的商業片無疑是漫威的工業製品,現在還在繼續製作的幾個IP。它們能夠保證劇情基本的起承轉合,好笑、好看(指畫面),有時候有一些反高潮處理上的小驚喜,但也僅此而已了。它們幾乎喪失了在主旨上的探索,更別提其他方面了。 而嘗試在主題上進行探索的電影,它們中的很多甚至連及格的商業片都算不上了,一副不三不四的樣子。 我一次次飽含期待,又一次次不得不承認,馬丁斯科塞斯也許是對的。 短期內,我看好的可能只有《黑寡婦》了。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