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青春未知數》影評:The Half of it:年輕就是「We’ll see」
青春未知數影評The Half of it,譯名原先是《青春未知數》,這個我蠻喜歡,現在改成了《校園情聖》,有點不知所云。還是The Half of it更貼影片的主題,開篇是一段動畫,講述神造人時原本是兩體兩面的,聰明且完整,以至於神覺得害怕,所以將之一分為二。人變成了現在的樣子,一張臉,一個身子,「完整」很難,因為要尋找the half of it.
——這是一部要講述愛、討論愛的電影。
誰會那麼一本正經地討論愛?動畫及其旁白,其實是女主Ellie幫同學代寫的論文中的一段。
我們的女主Ellie,亞裔,戴著眼鏡,穿著樸素,靠幫同學代寫論文來賺外快。這在美國的高中校園裡似乎是常見設定(?),比如《Sex education》裡的Meave,她們同樣獨來獨往,代寫論文也成為她們「攻擊」某人的籌碼。不同的是Ellie的亞裔身份和看上去有些古怪(早熟,過於安靜)的性格。Ellie蹬著自行車往返於學校和自己在火車站台附近的家中,符合對「書呆子」的刻板印象。路上開著小車經過的白人同學喊給Ellie取的調侃外號,這昭示著她在學校的位置——不屬於任何一個圈子。
家中,爸爸總是坐在電視機前的沙發上,不擅英語,交電費也需要Ellie打電話溝通,每天固定兩次,她出現在家門口的火車站台,控制火車進出。那原本是爸爸的工作,因語言不通,工程博士的爸爸只能留在小鎮當一個站台經理。父女兩人共處時,往往只有電影的背景樂,家裡的環境和氣氛都相當沉悶。這是Ellie原先的生活。
——被打破是因為一個請求,學校的橄欖球運動員Paul,請求她幫忙寫一封給學校裡受歡迎的女生Aster的情書。在答應之前,Aster幫Ellie撿起散落的書,有過一次交談。
他們三個原本隸屬於高中校園不同的小團體(運動社團、獨來獨往、最受歡迎的小群體),因為代寫情書而發生交集。看到豆瓣影評裡有人說是《大鼻子情聖》+《藍色大門》,好精準。《大鼻子情聖》講的是大鼻子西哈諾替帥氣的士兵寫信追求自己的表妹,實則吐露的是自己的真情實感的故事,但The Half of it裡,代寫情書,文采橫溢且與寫信對象Aster惺惺相惜的Ellie是女生。《藍色大門》則是他愛她,她喜歡她的故事。
情書的代寫主要發生在影片的前半部分,來往的字句伴隨著的是生活片段的展現。受歡迎的Aster原來也為「合群」而困擾,她有一個膚淺但帥氣、在校園裡很受歡迎的男友,父親在這個保守的、以白人為主的小鎮擔任教堂職務,喜歡書籍與藝術的她在自己的生活中「假裝」的時候更多。Paul是個只會對薯條、奶油和香腸款款而談的簡單男孩,拙於言語,在回答Ellie喜歡Aster什麼時,回答的是「漂亮和聰明」。但是隨著回信,Ellie對Aster開始感興趣,她將這一來一往視為「game」,對她們而言,這的確是一場思想的遊戲。她們談到偉大的繪畫作品往往能找出最特別的五筆。勇敢(Bold)的人會毀掉原先的畫作,為了創作更偉大的作品。Aster說她不敢,Ellie就為她找了面白牆,請她在牆上作畫,不同時間,兩人一人一筆,留下評論。在白牆繪畫,「書信」的另一種形式,浪漫至極。
但「思想遊戲」對Paul而言太過漫長,在他看來,喜歡一個女生,就是要約會。約會就是要一起吃薯條,蘸奶油。他莽撞地向Aster發出邀請,於是開啟了會面和約會。第一次尷尬至極,但也由此開啟Ellie偽裝成Paul在社交軟件上的聊天。Paul的不善言辭,都因為紙面上的健談和「默契」化為另一種可愛。與此同時,Ellie也和Paul成為了朋友,知道Paul正在研發家裡taco sausage的新配方,而Paul也關心朋友Ellie的過去。在畢業演出中,Ellie負責鋼琴獨奏,但鋼琴出了差錯,Paul將她的吉他推給了她,在她尷尬的時候以確切的眼神告訴她,他相信她可以在舞台上發光。這是Ellie在校園中的高光時刻。
而同樣的,在Paul的橄欖球比賽中,Ellie晚到,向Paul打招呼的同時,提醒他接住身後的球,見證了Paul代表球隊得分的第一個球。而Paul之所以跑得那麼快,與他總是跑步和騎車的Ellie一同上下學不無關係。Ellie促進、也見證了Paul的高光時刻。
而與此同時,Aster和Ellie共度了一天,她嘗試了Ellie在火車站台的工作,邀請Ellie共赴她的秘密基地。一個沒有信號的溫泉。這是我相當喜歡的一場戲。心動女孩在自己面前脫掉衣服,Ellie迅速轉過身,問,這是闊葉樹嗎?(生硬程度和「天氣不錯吧」不相上下,更勝一籌,是十足心動)而一些影評提醒我們發現細節:一起仰躺在水面上的Aster身上穿著Ellie的秋衣,而水面下是她們各自臉的倒影——回到最起初的動畫,「人」原本是兩體兩面的。
原不相干的人生就此交集——沉悶的生活投入水花,學會觀察、欣賞的同時也學會愛。Paul發現自己更關注的是Ellie,卻得知Ellie喜歡的是Aster.
尾聲的高潮戲發生在教堂。在這場三個人的關係中,還有一個被忽視的角色是Aster的男友Trevor,為了讓他加入「高潮」四角線的混亂,還特地安排了一個Trevor以為Ellie喜歡自己的橋段。在某次教堂照常的禮拜中,Aster的父親邀請Trevor發言,他當場稱呼Ellie為自己的妻子,就在Ellie點頭默認時,一直負責教堂伴奏、待在樓上的異教徒Ellie大聲阻止了。
Trevor不正式的求婚前,說:love is patient,love is kind.
在Ellie語無倫次時,Paul站了起來,他說:Love isn’t pretending.
原先以為喜歡就是約會,約會就要吃薯條的Paul在尾聲說:I always thought there was one way to love. One right way. But there’s more.
而Ellie在Paul之後,也鼓起勇氣,她走下樓梯,講了本片的高光句,或者說主題句:
Love is not patient and kind and humble. Love is messy and horrible and selfish and...bold.
Love is being willing to ruin your good painting for a chance at a great one.
然後她對Asters說:Is this really the boldest stroke you can make?
【這一段可以視為主題台詞摘抄】
Aster離開了教堂,離開了她原本被規定好的生活軌跡。
而Ellie的爸爸則送她離開這個小鎮,告訴她,讓你來不是為了讓你像我,是為了讓你像你媽媽。Ellie口中Young and funny的媽媽。
尾聲中,Ellie和Aster告別,你來我往,她們聊天也像「過招」,終於,Ellie扔下自行車,上前親吻Aster,告別:See you in a couple years.
Paul帶著香腸到火車站台送別Aster,然後追著火車往前跑了一段。之前說過的,Paul跑得很快。而先前一起看電影的時候,Ellie說,追著火車跑的男人是蠢貨,怎麼會有人追得上火車。而為此而悲傷的車上的女人也是蠢貨。
但Paul追著火車跑的時候,Ellie還是哭了。
故事的最後,Ellie離開這個沉悶的、很可能一成不變的小鎮,父親為她準備了足吃十多天的餃子。Paul終於敢向家人說出他的想法,將繼續改進他們家的火腿配方。而Aster在申請藝術院校學習畫畫。
——他們才十七歲,剛剛懂得愛是什麼,因為愛和被愛,make the boldset stroke.
這部以亞裔女孩為主角的電影,講述了她的第一次愛和被愛。她愛上了一個女孩,她離開前親吻了她。她被一個男孩子喜歡,她推開這個男孩的吻,但離開時這個男孩作為朋友,追著載著她的火車往前跑。
身份認同、「出櫃」,這些大話題輕拿輕放,被包裹在高中校園的成長敘事當中。喜歡這部影片,因為它簡單,但細膩而動人,埋了很多伏筆,最後都派上了用場。青春故事動人的緣由,恰是不論多麼古怪、矯飾、笨拙,都還有機會繼續成長。愛是必要任務,但並不求解答。
上火車之前,Ellie為了讓Paul不那麼傷心,說如果在站台哭的人是懦夫(Wussy),上車後她仍舊對著Paul做這個口型,看起來很像「We’ll see」.是我的一個誤讀,很像我們平常開玩笑時說的「讓我們拭目以待」。年輕人就是可以說:See you in a couple years——我們未來見。
在訪談中,導演伍思薇說,是想寫自己和大四時一位直男朋友的故事。但是試圖討論的東西太多,將背景移到高中後反而能夠迎刃而解——高中時代,許多東西都是「第一次」。愛可以被正當討論,理所應當在此時被習得。
所以某種程度上,The half of it,是水中自己的倒影,是成長之後習得愛,帶著愛出發的另一個自己。
We’ll see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