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青春未知數》影評:追尋完整的自己

青春未知數影評

前段時間的某個深夜欣賞完這部電影,現憑記憶打下這篇影評,如有細節錯誤請指正。影片開頭就引用了柏拉圖《會飲篇》中對愛的定義:」Love is simply the name for the desire and pursuit of the whole."這種成為整體的希冀和追求就叫做愛。隨之而來的是一個古希臘典故,我們曾經完整,神因為害怕這種完整性,將我們一劈為二,讓分開的兩個我們在地球上痛苦地遊蕩,無休止地渴望我們靈魂的另一半。 《the half of it》的故事,在我眼裡就是一個尋找另一半的故事。這另一半或許是自己未曾直面過的內心的某個部分,也許是人們終其一生渴望著的靈魂的另一半。影片圍繞著三個主要人物進行展開,學霸女主Ellie,魅力校花Aster,憨厚直男Paul。影片開場不久鏡頭就很明顯地指明了Ellie對於Aster的情感,Ellie最初對這份情感表現得並不積極,甚至有些敏感,在Paul第一次邀請她寫情書給Aster時,聽到她名字的那一刻她的拒絕表現得十分強烈。然而後來她還是接下了這一單,原因種種,也許是樓道裡的相撞帶來的片刻心動,也許是經濟窘迫導致的被逼無奈。 Ellie與Aster的書信往來從一開始就十分順利,兩人的交流很幸運地觸及了彼此的靈魂,儘管那時Aster還不知道與她聊天的就是Ellie,現實中的他們卻也有某種奇妙又曖昧的氛圍,樓道相撞告訴我們她們其實早已經注意到彼此,衛生間裡小心翼翼的對視每個暗戀過的人都會明白,而在秘密基地溫泉沐浴地那場戲,兩人的親密互動,美麗的水中倒影,都已經宣誓了她們之間一定存在著某種感情,離開秘密基地後的Aster因為宗教緣故對此感到慌亂,和Paul的吻更像是為了讓自己安心。 劇情發展到這裡,我的感受是他們都缺乏著勇氣。the half of it仍然被他們隱藏,不敢直面。無論是感情,還是理想。Ellie不敢走出小鎮去上自己真正理想的大學,Aster不敢逃離自己被安排好的「美好前程」,Paul不敢告訴自己母親他正研究的新的香腸配方。關於書信與聊天的秘密仍然被深深地隱藏。 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轉折就是教堂戲,Ellie第一個站了出來,我特意查找了這段獨白,也是一段關於愛的論述:「愛不是恆久忍耐,不是恩慈和謙卑,愛混亂又複雜,可怕又自私,還要足夠大膽,愛不是要找到你完美的另一半,愛是不斷嘗試,並且勇於靠近,然後失敗,愛是,甘願毀掉自己的好畫,只求換得擁有偉大作品的機會。」在場的也許只有Ellie和Aster能真正理解這段話,因為這是由他們共同有過的經歷得出的感悟,在眾人的誤解中,三個人真正敞開了心扉,這次坦白因為男主母親和校花男友的存在,別具喜劇效果,不嚴肅也不煽情,反而詼諧幽默,也許是導演的刻意設計。所有的秘密都被揭開後。一切也朝好的方向發展。 影片接近尾聲,Aster決定鼓起勇氣去上藝術學校,Ellie奔赴了自己理想的大學,後者終於鼓起勇氣吻了她長久以來喜歡的那個她,兩人約定幾年後再相見。這個結局在我心中非常完美,沒有缺憾。青春故事裡,最重要的從來不是兩人最後是否終成眷屬,而是成長,因為彼此,她們鼓起勇氣去面對屬於內心的the half of it,何嘗不是一種完整。 整個電影以Paul追火車作為結尾,令人感動不已,他與Ellie之間的友情發展也貫穿了整個電影。兩個人初見面像是那種完全不能做成朋友的人,和上一對恰恰相反的是,這一對彼此差異太大,而且Ellie本身在學校也受到孤立,但Paul就是這樣一個真誠善良、毫無偏見的大男孩,他會大聲呵斥那些捉弄Ellie的壞男生,在她無助時遞給她一把扭轉局面的吉他,在她醉酒後護送她回家照顧她入睡,發現她是同性戀後默默谷歌搜索自己的知識盲區。面對電影中追火車的戲碼,他們產生了極大的分歧。Paul最後的舉動顯然是對之前的呼應。他如此固執,明知道Ellie會嫌棄他傻,還是努力地奔跑,Ellie在嫌棄之餘,其實也有無盡的感動。這就是友情的本來樣貌,人與人表面上會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差異,但是友情跨越了這種差異,它讓我們能在對方面前無所顧忌地表達真實的自己,差異仍然存在,但朋友能夠理解、接納並尊重。 《the half of it》就是這樣一個關於友情與愛情的故事,我通過這部影片回想起自己的高中時代,那時的情感是那麼的新鮮與真摯,遇見的每一個人,都好像這部電影,充滿了溫暖與善意。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