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青春未知數》影評:the half of what?
青春未知數影評
電影原名the half of it,在片頭便用紙人動畫加以演示:古希臘人認為人原有四手四足,後被神明一分為二,所以我們都只是the half of it,終其一生找尋另一半以尋求完整。
the half of it.面對看似已經給出的答案,我就像站在瑟瑟烈風中沒有聽清一般,忍不住想要高喊著問道,the half of what?
一、衝突
乍一看電影簡介,中國少女身處美國校園,想必是一出李安風格的中西方愛情觀碰撞的大戲,然而導演的野心卻不局限於此。縱觀全片,對於文化差異的著墨很少,比起我們對愛情的理解有何不同,導演拋出了一個更大的命題——什麼是愛?
影片一開始,跟隨女主艾麗楚的視角,我們路過了她忙碌的早晨,路過空可見鹿的單車上學路,路過「斯闊米什正在改變」的小鎮宣傳牌,路過站在門口謾罵著「世間充滿邪惡與謊言」的極左牧師。在這樣一個人際關係狹窄的小鎮裡,文化氛圍相對封閉,人們很難不受到環境影響,於是在此種環境中,過度的思考反而是一種困擾。很快我們就通過校花阿斯特的視角真切地感受到了這一點:人們教育你要像個淑女,送給你東西只為了保持共性,你要陽光,要自信,要積極參加集體活動,不要一個人悶頭研究現實文學和存在主義。
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會誕生怎樣的潛在人格呢?
我們看到了兩種較為極端的結果。
一種是順從型。比如影片中兩位男主——橄欖球運動員保羅和校草特里格(事實上我覺得他們兩才最般配)。二人一位肌肉發達頭腦簡單,敢於奉獻又富有正義感,一位極端自戀樂觀向上,像極了《馬男波傑克》裡的金毛暖男花生醬。單是看人設,便可想而知簡單純粹的他們有著更偏向於物質性與生活層面的愛情觀。
什麼是愛情?就是愛唄,愛就完了,想這麼多幹啥?
約出來吃飯。吃什麼?吃薯條!然後呢?然後......蘸奶昔!
就連情書都寫得像相親簡介,行為先於思想,評價大過感受。
再看另一種,正是以艾麗楚和阿斯特為代表的自我壓迫的叛逆型。她們熱愛純文學,加繆薩特柏拉圖張口就來,喜歡文藝片,經典台詞一提就知道,有過藝術薰陶,接受過正統的音樂和美術教育。她們的愛情觀比起共生,對理解和感受的需求更為強烈,然而在流於表面的小鎮環境中,卻遲遲找不到能理解自己的人,值得將這一人格特質加以隱藏。
兩類人格的區別在種種細節上顯而易見。比如在保羅從字典裡查詢到「抄襲」的意思後直言要放棄時,艾麗楚卻鬥志滿滿地說,她在挑戰我們,才剛剛開始呢。
你瞧,能了解彼此的言外之意,看穿對方的真實意圖,這樣的默契若非來自長久的相處,那便一定出自相似的教育環境。
對比之下,前者更容易產生激情之愛,而後者更容易產生理解之愛。激情與激情碰撞,會產生燦爛的火花,理解與理解相融,滋養出心與心的溫柔。二者各自並無好壞貴賤之分,可偏偏當激情與理解在某種環境下生硬地進行融合,那種你在泥漿裡鬼吼亂叫而我只想安靜看書的衝突便一目了然。
「斯闊米什正在改變。」
「世間充滿邪惡與謊言。」
傳統與現代的衝突,純粹與深邃的衝突,生活化與思想性的衝突,也從三位主角的愛情觀中蔓延開來,漸漸浮出了水面。
面對種種衝突,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愛情呢?題目拋了出來,接下來該解題了。
二、理解
在審題之前,我們先看一個心理學的研究結果。
社會心理學家將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分為四個階段。
1.探索期,即點頭之交。
2.情感試探期,二人可以針對公共事項如新聞八卦等發表個人看法。
3.情感期,二人可以互相自我袒露,談到彼此的私事,如個人經歷情感遭遇等。
4.穩定期,培養出一定默契,可以相互預測情緒。
很多人在談論愛情匹配度的時候較多地提到相似和互補兩種觀點,看似兩方都有道理,然而社會心理學的實驗結果卻表明,人其實更渴望與同類發生聯繫,即便是穩定的互補關係,其表現之下也潛藏著隱性的相似。事實上,在性格、品味、愛好、社會需求等各方面都難以匹配的情況下,二人很難從二級的情感試探期到達第三級的情感期(這也意味著精神上的私密關係能否確定),甚至連對公共事項的看法都大相逕庭,這樣的關係縱然因為外貌而產生第一眼的好感,也會在長相處中越發的分崩離析。這一結果也一直有著充分的實驗證明作為依據。
另外,親密關係一反認知地,並沒有與時間和空間產生多麼深切的關聯。世界上有從未見過面的網友彼此互為知己,也有常年生活在一起的夫妻從未涉足彼此的內心。
接下來,讓我們以此為出發點,來看看電影中出現的幾組情感關係。
1. 艾麗和阿斯特
二人幾乎是一見鍾情的靈魂伴侶。藝術品味,文學修養,成長過程中的自審與傷痛,令二人的關係直接到達第三級,彼此向對方敞開心扉,露出在外部社交時所隱藏的真實一面。我甘心在你面前摘下面具,不僅僅是因為你包容我的全部,更是因為,只有你才愛我本來的面容。看看那些甜膩的日常,一人一筆的繪畫接力,出現不止一次的《長日將盡》,穿著我的秋衣仰躺在無人知曉的溫泉裡,連一語道出的「甘願毀掉好畫來換取偉大作品的機會」,都是只有你我才懂得的暗語。甚至到了最後,那道歉後立刻露出的歡迎姿態,幾年後的約定,以及吻別後的誠摯笑容,竟隱約有了第四級關係的影子。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天造地設的一對了。
2. 艾麗和保羅
原本毫無交集的二人,通過共謀而產生了情誼,又在互惠中漸漸加深。共謀意味著私密性,意味著共同的目標和他人無法得知的小秘密,互惠意味著彼此增長,以及滋生彼此袒露機會的良性互動。從二人關係中不難看出,雙方都對對方的世界做出了理解和讓步。我幫你追女孩,你幫我趕走上學路上的欺凌者;你送我烤香腸,我來幫你寫美食介紹信;我忍著睏意看你們喜歡的文學作品,你來我的橄欖球比賽加油打氣。最終,二人的關係也由乒乓球台上的奪命扣殺,變為溫柔的你問我答。由此也可看出,即使原本不匹配的兩個人,若是抱有強烈的包容心和對外部世界探索欲,也可以在相處中慢慢走進彼此的內心,二人最終也逐漸從情感試探期到達情感期。那一邊在嘴裡罵著笨蛋,一邊流下的感動淚水,就是最好的證明。
3. 阿斯特和保羅,以及阿斯特和特里格
放在一起說,是因為兩段關係都僅止步於第二級,甚至是還未達到。簡而言之,這倆人完全沒有活在一個世界嘛。看看那些尷尬的相處場面,彷彿為了完成不情願的工作一般,全力配合著對方的演出。保羅和阿斯特完全是雞同鴨講,你聊文學,我說奶昔,而特里格的樂天主義與自我中心注定無法察覺阿斯特敏感的內心,導致後者一味隱藏自我,做出牽強的迎合。設想,阿斯特嫁給其中任何一人,她能夠收穫快樂嗎?當短暫的激情之愛褪去,當片面的欣賞變為全方位的了解,在接下來以年為單位的親密相處中,在其中一人不做出改變的情況下,彼此就有可能走進對方的內心嗎?誠然,當你把對愛情的希望建立在對方的察覺與改變上,就已經不知不覺葬送了自我,只剩下一個隨波逐流的結果。
三組關係排列出來,我們不難看出,穩定的幸福關係是建立在雙方心裡能量基本對等的條件上,持續的溝通與理解是必要的,在步入穩定關係之前,你總要捫心自問,自己要的到底是什麼?是the half of life?還是the half of love?
影片中看了很多書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的阿斯特難道不明白其中道理嗎?
片尾,面對艾麗的坦白,阿斯特坦言,我也不是從來沒有這麼想過。
她指的是信件另一頭的真實身份,亦或是自己畏懼改變的妥協式愛情?
什麼是愛?我需要怎樣的愛?我要如何愛別人?它是看客眼中的一清二楚,卻也是當局者搖擺不定的迷。即便是清晰、冷靜、睿智如艾麗,也在一陣糾結中得出了「混亂又複雜」的結論。
三、解決
什麼是愛情?青春未知數。我們每個人單單從自己的位置出發,都只解出了這道題的一半。
愛情電影之所以令人著迷,一方面是因為,愛情是幾乎人人都有過的經歷,易令人產生同理心,激發情緒,另一方面是,美好的愛情實在太過珍貴,電影在此用以彌補現實的不足。
那些美好的小互動,哪一個不十足令人動容?
特里格雖然迷之自戀,但為人心思單純敢愛敢為,行事熱血澎湃,即便與女友在興致上大相逕庭,仍不忘在每次出遊時努力與之互動。
保羅簡直是純情的典範,一邊打工兼職,一邊花大價錢雇人幫忙追女孩,絲毫不見吝嗇。體貼照顧,懂得分享。單純如斯,在試探性的發問惹惱對方後,一股腦把自個家底全給吐了個遍。在球賽緊要關頭仍對著喜歡的人揮手,為了多看你一眼,追著離別的火車奔跑。
堅強的艾麗,敏感的阿斯特,一個眼神,一句笑話,一人一筆的塗鴉接力,你看過的我都看過,你想到的我都渴望了解,將對方的內心世界當做太空宇宙去探索。在教堂裡情急之下站出來反對,冒著毀掉一切的風險,大膽地添上一筆。啊,我親愛的靈魂伴侶,請你不要假裝,請你直面內心,因為我所愛的你,就是現在的你,不需要做出任何改變的你。
即便是不同的人格,成長於不同的文化環境,有著不同的愛好和信仰,生而為人,我們對愛的感知與渴望,都是相同的。
愛是什麼?
愛是恆久忍耐?愛是仁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
這麼博大,還算是愛嗎?借用三毛的一句話,如果你給我的和給別人的一樣,那我情願不要。
所以,答案恰恰相反,它混亂又複雜,可怕又自私,但是,又很勇敢。愛不是要找到完美的另一半去追求完整與穩定,愛是不斷嘗試,並且勇於靠近,然後失敗,愛是自我突破,是甘願毀掉自己的好畫,只求換來擁有偉大作品的機會。
正如李銀河所說,世上沒有一樁愛情是錯誤的,愛情的降臨不是人故意為之,因此無所謂對與錯。在面對長久關係時,理性的分析和思考固然重要,但愛情降臨之初,又何必去懷疑呢?跟著感覺走,勇敢接受就好。你不去試一試,又怎麼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呢?
在電影中,我們也看到了眾人在勇敢嘗試下所獲得的積極改變。
艾麗終於鼓起勇氣踏上了格林奈爾的大學之路,向阿斯特獻上勇敢一吻,也得到了對方的認可;保羅收獲了艾麗的珍貴友誼,在艾麗的幫助下改良了香腸配方,實現了社會價值;阿斯特終於坦誠面對了自己的內心,不再戴著面具強顏歡笑,專心向藝術學校發起挑戰。
更重要的是,三人都在彼此的關係中,完成了對自我的接納與審視。
在這段關係中,沒有一個人收穫到了愛情,但每個人都得到了更加珍貴的東西。
原來,愛本身就是一種自我成長的過程。
最後,除卻內因,電影也就社會看法隨意勾勒了幾筆,結束了這幅完整的畫作。
「斯闊米什正在改變。」
「世間充滿邪惡與謊言。」
在封閉的小鎮上,傳統與現代正在發生割裂,在基督教家庭中長大的保羅,面對艾麗的出櫃,第一反應是指責其行為有悖神性,然而他隔天就打開電腦搜索起同性戀的認知成因,在被母親誤解後,竟得到了就算你是同性戀我也愛你的包容。阿斯特也不止一次提到信仰問題,然而身為牧師女兒的她,最終也接受了來自艾麗的同性愛意。在眾人打鬧嘈雜的教堂裡,面對艾麗的坦白,阿斯特勇敢地撕掉了自己順從乖乖女的標籤,憤然從禮堂裡走了出去。這時候,導演也藉著那位自始至終看透一切的文學課老師之口,發出一句感慨:「這就是上帝的旨意。」
你瞧,正是因為愛,這個微觀的小鎮裡也有好事發生。所以,不妨讓我們變化一下順序吧。
儘管「世間充滿邪惡與謊言。」
好在「斯闊米什正在改變。」